閱讀757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貨到人”機器人係統在商超零售行業的應用

《倉儲機器人係統在商超零售行業的應用實例》

項目簡介

2017年5月,機器人智能物流專家極智嘉(簡稱“Geek+”)與國內某大型商超零售企業進行合作,規劃部署“貨到人”機器人倉庫,這是“貨到人”機器人係統在零售行業的首次應用

倉庫於2017年7月開始正式運營。該倉庫使用的核心設備是Geek+所研發生產的P500型號機器人。

項目一期機器人數量30餘台,貨架數量400多組儲位數量約為12000。商品類目以商超/食品為主,作業信息為B2B門店訂單揀選,每個工位的規劃能力為300行/小時(是傳統人工作業效率3倍左右)。

項目一期的存儲方式采用存揀分離:存儲區放置高位托盤整箱存儲,拆零揀選區放置拆零商品,做零揀的訂單履行,SKU數約為3500

作業流程

機器人配合後台係統來完成自動揀貨任務。智能揀選係統通過移動機器人搬運貨架實現“貨到人”揀選,揀選人員隻需根據顯示屏和播種牆電子標簽的提示,從指定貨位揀取相應數量的商品放入訂單箱即可,打破了對照訂單去貨位找貨的“人到貨”模式。

方案特色及亮點

1. 提高效率,柔性拓展

開啟3~5工位實現每小時揀選能力達1000行左右;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工位和機器人數量隨需而變,靈活拓展;通過增加機器和開啟工位數量,實現柔性拓展。

2. 提高存儲能密度

機器人揀選係統的存儲能力比普通隔板貨架高約35%以上,且整個倉庫沒有揀貨員行走,無需設立過多主通道;其次,貨架擺放密度高是的倉庫麵積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另外,分散存儲+隨機存儲的方式將同一種商品分散到不同貨架的不同貨位,令同一個貨架上的SKU組合盡可能多,可大大提升庫位利用率。

3. 大幅度節省人員

在傳統揀選作業中,隨著訂單處理量的不斷增加,人員行走的路徑就越長,而“貨到人”揀選能夠省去的人員行走路線就越多,對人員的節省效應就越明顯。

4. 存揀一體流程化

目前的傳統倉庫揀選主要分為上架、補貨、揀選三個環節,設立整托盤揀選和拆零揀選兩種模式,需要補貨至拆零區,增加流程環節導致延長作業時效;且傳統上架方式為“人到貨”上架,人工補貨,“人到貨”揀選,路徑和工作強度都較大,揀選效率較低。機器人倉庫可以實現揀選流程簡化,合並存揀貨為一體,設立機器人托盤存揀一體區以及機器人拆零存揀一體區。通過移動機器人搬運貨架實現“貨到人”上架,最小化補貨,“貨到人”揀選,大大提高揀選效率,並改善倉庫作業環境。

5. 完善的係統算法

機器人倉庫是通過機器人和後台軟件係統配合來完成揀貨任務,因此完善的係統架構和算法就顯得尤為重要。軟件係統的架構主要包括:

機器人調度平台:可與客戶WMS/MES對接,根據客戶業務特點靈活拓展各種揀選、搬運和分揀的解決方案。

智能倉庫管理模塊:可獨立作為WMS幫助客戶管理庫存、訂單並實現各種優化策略。

算法仿真平台:驗證各種算法效率及對業務場景的適配性,確保係統效率最優。

在係統算法層麵采用以下幾種優化策略:

關聯挖掘+聚類分析

全局聚類:提總再分

動態批次:任務均衡

6. 業務流程層麵的優化

(1)動態貨位分配Slotting

根據門店訂單波次以及業務特性,動態調整貨位位置,根據不同商品SKU的熱銷度來安排貨架位置,以最大程度優化機器人搬運距離。

(紅色到紫色代表商品動銷率由高至低的排布)

(2)業務流程可根據實際作業情況靈活調整

機器人係統可根據不同作業的業務點切換為不同流程;工位模塊可在上架、揀貨、盤點中切換;流程可切換為日常流程和促銷流程;貨架的尺寸和形式也可以根據業務特性進行調整,充分體現機器人倉庫的靈活性。

項目實施效果

1,機器人智能倉庫的部署,可大大提高商超零售行業的倉儲作業效率,減少人工成本的投入,並能在較短時間內視線投資回報。

2,該項目針對商超行業特有的倉庫作業特點,機器人係統實現了多批次、小批量的門店補貨,響應未來門店配送目標實現當日配送的門店從全部門店數量的40%提高到70%,同時減少庫存量,保證了門店業務的發展,也應和了時下的“新零售”趨勢。

3,相比傳統人工作業方式,機器人“貨到人”係統在上架、理貨、訂單揀選的環節中都大幅度提升了作業效率。在上架/理貨環節中,機器人係統通過“貨到人”方式優化揀貨效率至人工的1.5倍;在訂單揀選環節中,可將效率提高至人工揀貨的2-3倍

4,該項目增加大倉解決方案,整箱拆零合並作業,以及門店解決方案,前置倉智能揀選等等,最大程度的實現倉庫自動化作業,為客戶創造價值。

(信息來源:Geek+,視頻製作LogTV;轉載請注明來源!)

《LogTV 60s》是LogTV推出的物流技術相關原創短視頻,每周三晚於本公眾號首發。

商務合作:

最後更新:2017-10-08 07:13:09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3.0時代來襲,誰會是下一代霸主?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第一龍頭暴跌74%至7元,中報業績暴增6841%,有望趕超贛鋒鋰業十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