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机器人
机器人都开始抢指挥家饭碗啦?
点击播放
GIF/385K
由机器人担任指挥的音乐会全球首演。当地时间9月12日晚,由ABB公司设计的双臂机器人YuMi,与意大利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一起合作,在比萨剧院威尔第(Pisa Verdi Verdi)奉献了一场盛会,并以此来庆祝星期五在意大利开幕的“第一届国际机器人节”。拥有古老传统的意大利,成为了第一个拥有机器人指挥家乐团的国家。

YuMi机器人为两首曲目担任了指挥,一首是波切利和乐团演绎的《女人善变》,另一首是Maria LuigiaBorsi演唱的《啊!我亲爱的爸爸》。 YuMi模仿的是指挥家安德烈·科隆比尼的手势。科隆比尼是卢卡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
首先需要对YuMi的性能进行编程,然后进行微调,使它的运动与音乐同步。科隆比尼表示,难以置信的是,YuMi可以完全复制指挥家的手势细节,这是以前僵硬的机器人无法做到的,整个过程“虽然具有挑战性但结果令人满意”。
“以前的机器人手势非常僵化,而在YuMi身上,指挥家的手势却可以被复制到难以想象的程度,细节之处也十分逼真,这真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一步”。
人工智能已经火热到人人都担心会被机器人取代的地步,连艺术家的饭碗都要被被抢了?
不过,尽管YuMi可以指挥某段特定乐曲,但它无法和演奏者互动,并且无法代替人类指挥的情感。科隆比尼坚持认为, YuMi和人类终究不一样,它不会在管弦乐表演中注入“情感”与“灵魂”。人类独有的感情与感受力仍是机器人无法取代的东西。YuMi可以精准的模仿指挥的每一个动作,却无法理解音乐中的情绪,传达出音乐的情感。
其实,人工智能更像是对人类变化角色的提醒,它是科技的必然发展方向,新的时代正在来临,在它的帮助下,人类能够极尽潜能,发现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而在音乐教育领域,智能教学也逐渐引入,成为了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这种现象引起了业内的激烈讨论,甚至出现了两极化的评价。
有的老师十分赞成将智能与科技引入传统的音乐教育之中,认为它们能为音乐教学带来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智能教学能够成为我们教学中的帮手,弥补课堂互动不足、孩子不愿意练琴等问题,我认为这个也是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老师应该好好学习与利用。”
有的老师则十分反对。
“音乐是一门艺术,不应该由机器取代。像一些带有纠错功能的智能工具,会不会让学生和家长误以为这些工具就能够代替老师的作用?这其实是很错误的看法。”
实际上,人工智能只能是音乐教育的一种辅助工具,永远无法取代老师的作用。我们应该做的,是思考如何将新智能融入到音乐教育之中,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探索更先进的教育方法。
纯理性的人工智能与纯感性的音乐艺术,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后更新:2017-10-21 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