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機器人
收藏!一份人工智能、新能源、大數據、機器人、3D打印……龍頭股名單
本周各大指數跌多漲少,中小創成重災區:
上證50走勢最搶眼,TMT板塊、周期板塊雙殺,消費板塊漲聲一片。在市場短期熱點漸漸低迷後,大資金再現“抱團”:
9月以來重倉前20的股票相對上證綜指的超額收益表現得相當亮眼,16支股票跑贏大盤,尤其是消費股。
機構再“抱團”,買什麼性價比最高?
消費裏麵,這10隻潛力最大(中信證券)
我們認為,隻要市場依舊保持低波動,繼續“抱團”會是不錯的選擇。對於消費板塊,不論是必需消費,還是可選消費,目前都已經迎來增配的良好時機。
其中,必需消費板塊增配的核心邏輯:
1)價格因素利於消費板塊收入增速改善;
2)地產銷售向下,對消費擠出效應趨弱,有利於零售數據邊際改善。
另外,針對可選消費的配置邏輯,具備天時、地利、人和:
1)地產銷售周期步入尾聲,加之相對穩定的經濟增長以及房價趨勢,住房相關開支下降後其他可選消費的支出潛力得到釋放,此為天時;
2)國內品牌服飾、化妝品、金銀珠寶、奢侈品等可選消費行業本身的競爭格局也經曆了洗禮開始趨於穩定,龍頭企業的戰略調整也已經初見成效,此為地利;
3)站在2017Q4,作為全年相對滯漲且基本麵出現明顯拐點的行業,相較其它前期強勢的板塊(周期、電子、耐用品消費、新能源和金融),從相對收益角度有短期的博弈價值,此為人和。
行業配置上建議重點增配品牌服飾、金銀珠寶、化妝品、奢侈品和休閑旅遊。個股建議關注:
最後,從三季度披露業績增速與估值匹配程度來看,消費類行業配置的性價最高:
一份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新能源..
14隻龍頭股名單(平安證券)
最近2年,似乎一夜之間,很多黑科技就湧現出來,其實我們已經站在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邊緣,具有指數級的發展速度、驚人的規模化效應等顛覆性特點,新興產業的產業化速度可能會大幅快於預期。
新興產業才是中國未來支柱產業的發展方向:
(1)從世界新興產業發展來看,新興產業成為主流的速度可能快於投資者預期。大部分的新興技術將在未來 10 年內成為主流,並給世界經濟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2)根據世界新興產業的成熟度和發展空間,我們認為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大數據、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機器人和 3D 打印等七大產業未來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支柱的新興產業。
出於提高安全邊際的考慮,我們建議投資者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來降低新興產業的投資風險:
選擇具有真實業績的“真成長”公司;
持有新興產業行業龍頭;
可以靜等新興產業化迚一步成熟的時候進入,這時候行業的盈利增速會有所下降,但 PEG 可能下降的幅度更大,從而帶來更高的安全邊際。
對於新興產業的推薦標的,我們推薦投資者關注 PEG 相對合理、在新興產業布局優勢明顯、具有較強技術壁壘的上市公司,推薦投資者重點關注:
大牛市邏輯未變!
堅定看漲4隻鈷龍頭(光大證券)
今年周期大牛市中,鈷無疑是最閃耀的那一顆星,披著次新股的寒銳鈷業這一輪暴漲超過158%,華友鈷業全年漲超148%,但近期跟隨周期股一同調整,周五再度蠢蠢欲動,寒銳鈷業再度封板,華友鈷業大漲7%,第二輪是否要起?
鈷的牛市邏輯:
1、供應單一,供給大概率將有序釋放
2016年全球已探明陸地鈷資源儲量約為730萬噸。全球範圍內的鈷資源分布較為集中,剛果(金)、澳大利亞和古巴三國儲量之和占了全球總儲量的71%。
根據安泰科統計,2016年全球鈷供應量為10.75萬金屬噸,2015年為9.8萬金屬噸,同比增長9.6%。其中嘉能可,自由港兩家鈷供應商在2016年分別對全球提供了2.45萬、1.68萬噸。兩家合計提供4.13萬鈷金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40%。根據2011~2016年全球鈷供應複合增速(6%),同時基於鈷資源稟賦和單一供給結構,我們預計未來供應增速仍將維持6%。
2、新能源的風口之下,需求有望持續爆發
鈷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電池已成為全球鈷消費結構主力軍,電池在鈷消費占比由2011年的34.6%增長到2016年57.7%。
隨著動力電池市場擴容以及三元材料使用率上升,我們預計三元材料將引爆鈷的需求。預計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對鈷需求量為3.96萬噸,是2015年的11倍,占總需求量比提升至23%(15年為3.6%);國內新能源汽車對鈷需求量為1.95萬噸,是2015年的14倍,占國內總需求量比提升至26%(15年為3.5%)。
結論:
我們預計未來5年全球鈷消費量複合增速為11%,產量複合增速為6%,由於鈷資源集中、供給單一,據此推算2018年鈷供需有望首次迎來拐點,鈷價長期上漲趨勢仍可期。
個股推薦:
洛陽鉬業(資源為王)、華友鈷業(鈷加工行業領先)、寒銳鈷業(鈷粉龍頭)、格林美(鈷回收前景廣闊)。
發現一隻被低估的黑馬
每年都有重磅催化劑(招商證券)
從明年開始,信立泰每年都有望獲批 1~2 個首仿或創新藥,研發管線非常突出,是市場忽略的創新藥黑馬。
1)信立泰成功挑戰重磅藥物,仿製藥上市時間或將超預期。
替格瑞洛是抗血小板領域的重磅藥物,2016年全球銷售額達8.4億美元,過去三年複合增長44%,是2020年有望超過20億美元的重磅品種。
此次信立泰(002294)挑戰成功的是替格瑞洛的最核心化合物專利,原本是2019年專利才到期。如果不能挑戰成功,即意味著信立泰隻能到2019年才能上市銷售,但是挑戰成功之後,信立泰首仿獲批就可以上市銷售。
預計信立泰的替格瑞洛首仿藥明年2、3 季度獲批上市的可能性較大,大大早於預期。
2)借助現有渠道,信立泰有望快速打開替格瑞洛市場
替格瑞洛對氯吡格雷(信立泰的主打產品)的替代是市場一直擔心的風險點,如果明年信立泰的替格瑞洛就能夠首仿獲批,則無需擔心這一風險,替格瑞洛完全可以借助信立泰現有的銷售渠道,替格瑞洛完全能夠快速放量。
3)被低估的創新藥研發黑馬。
市場一直認為信立泰是單一品種公司,忽視了公司研發方麵的持續投入,預計從明年開始,研發進入收獲期:
格拉替雷首仿藥明年有望獲批;
骨質疏鬆生物藥重組PTH即將申報生產;
1.1類糖尿病新藥 DPP-4抑製劑複格列汀正在2、3期臨床階段;
1.1類抗腫瘤新藥信立他賽正在1期臨床;
治療糖尿病足的基因載體藥物重組SeV-hFGF2/dF注射液正在I期臨床;
……
按此進度,從明年開始,信立泰有望每年獲批1~2個首仿或創新藥,研發管線非常突出。
我們認為,創新藥才是醫藥行業的長期主線,研發能力優秀的信立泰,未來每年都將有重磅品種獲批上市,將迎來估值的持續修複。
未來主題事件前瞻:
本文研報內容綜合自中信證券、平安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最後更新:2017-10-22 20: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