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2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服務:攪動公共雲市場的一江春水

點擊CC視頻雲服務關注

雖然人工智能已經不再隻是科幻影片中的話題,但這項技術對許多企業的IT團隊來說仍顯陌生。盡管如此,在應用方麵的一個趨勢卻非常明顯:公共雲是大多數企業處理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首選。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首席分析師羅布·科普洛維茨(Rob Koplowitz)說:“我倒不是說,人工智能不會出現在企業的數據中心,但是這種工作負載將主要出現在雲端。”

一些企業組織會選擇將人工智能應用軟件(尤其是含有敏感客戶數據的那些應用軟件)保留在內部,就跟它們出於嚴格的安全或合規要求對待其他工作負載那樣。不過總的來說,公共雲人工智能服務將是一種主流模式。

雲特別適合人工智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可進行嚐試。由於大多數企業組織仍在探究機器學習、預測分析或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潛在用途,它們想要一種環境讓自己可進行嚐試,沒有相當大的經濟投入或風險。

在眼下將公共雲用於人工智能的企業中,很大一部分將公共雲用作試驗床――這種成本低廉的方式便於開始入手,便於搞清楚哪些應用適合不同形式的人工智能。

比如說,公共雲平台讓企業組織得以試用不同的機器學習算法,看看使用數據可以取得怎樣的效果。之後,企業組織可以在兩條路之間作一選擇:及時叫停或擴大規模。

如果你的人工智能應用軟件將失敗,隨後你可以改而嚐試另外的應用軟件。如果擴大規模,那麼你已經處於能迅速擴展的境地……雲解放了你,可以進行這種嚐試。”

此外,企業組織之所以常常選擇公共雲來部署人工智能,是由於有眾多資源可供使用。

谘詢和專業服務公司埃森哲的人工智能業務全球負責人妮古拉·莫裏尼-比安齊諾(Nicola Morini-Bianzino)說:“在雲端,說‘我準備從一些自然語言處理開始入手’來得比較容易。然後,你可以將一部分數據移到雲端,決定搞計算機視覺方麵的不同應用,隻管在你已經創建的基礎設施和數據上擴展和使用那些API。”

公共雲還讓企業組織不需要購置許多人工智能工作負載所需的那種價格不菲的專用硬件。比如說,如今大多數大牌公共雲提供商提供基於GPU的雲實例,這些特別適用於計算密集型人工智能負載。

公共雲人工智能麵臨的挑戰

當然,任何新興技術(包括人工智能)都給企業出了一道學習難題。IT團隊可能不需要為部署人工智能全麵改動底層的雲基礎設施,但是它們得從其他方麵完善技能組合,奉行一種更加以數據為中心的理念。

想成功地部署人工智能,IT團隊就得磨礪其數據分析技能,學會識別龐大企業數據集當中的某些模式或關係,因為人工智能的價值完全取決於饋送給它的數據。

[機器學習]算法的價值與你讓算法處理的那些數據的價值直接有關。所以,要是數據不好,算法也不好。

IT團隊在搞機器學習項目時,數據分析技能越來越重要。一方麵是由於,就機器學習而言,IT係統能夠通過接觸數據而不是通過重新編程來不斷提升性能。

此外,基礎設施管理團隊應該竭力與開發人員一道消除障礙。管理員越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應用程序是如何構建和使用的,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他們所做的選擇就越明智。

由於[IT團隊]明白人工智能發展方麵的變化,以及這給基礎設施及使用帶來的影響,他們在如何購買公共雲服務來支持人工智能方麵會變得更明智。

挑選你的“大腦”

IT團隊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麵麵臨的另一大挑戰是,如何選擇一家稱心如意的雲提供商。由於諸多廠商以讓人眼花繚亂的速度發布新的人工智能服務,很難知道該從哪裏入手。

各大公共雲提供商還變成了主導性的人工智能廠商:每家廠商的優點、弱點和使用場合各不相同,但是它們各自提供的服務涵蓋幾項常見的人工智能特性:機器學習、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文本轉換成語音等功能。

AWS是公共雲采用方麵的領頭羊,它在2016年的re:Invent大會上就展示了三項基於人工智能的服務。亞馬遜Rekognition提供了圖像處理平台,亞馬遜Polly使用深度學習將文本轉換成語音,而亞馬遜Lex使用了與Alexa同樣的自動化語音識別技術,那樣開發人員就能用語音和文本構建對話式界麵。能夠整合AWS的各個計算、存儲、內容交付和開發工具,這種吸引力對企業來說不亞於亞馬遜人工智能套件本身。

除了作為一種人氣很旺的應用程序開發平台外,流行的亞馬遜Echo智能家居設備還為企業提供了這種便利:封裝與消費者交互的應用程序。

科普洛維茨說:“就像我們過去考慮捕獲眼球運動一樣,如果語音將成為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一種主流方式,那麼成為一種能捕獲所說單詞的係統將大有價值。去年聖誕節賣出了大量的亞馬遜Echo設備,我們通過這種設備聯係你的可能性很大。”

在5月初的Build大會上,微軟用微軟Graph吸引企業員工,這項服務可從員工的活動獲得洞察力,從而提高生產力,並且為項目安排會麵時間和合作人員。微軟認知服務提供了一係列廣泛的API,為人工智能開發人員帶來語音、語言、知識、搜索和視覺等技術。

微軟的Cortana前端自然語言理解(NLU)數字助理提供了與亞馬遜Alexa和穀歌助理相一致的另一項麵向客戶的服務,該服務還吸引著一些行業的企業客戶。

6月21日,在“雲+未來峰會”上,騰訊雲發布AI(人工智能)戰略新品——AI即服務的智能雲,這是騰訊雲在傳統雲計算結構上建立的新的服務層,旨在滿足市場對AI能力多維度的需求。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表示:“雲已經變成未來AI普惠化的一個關鍵,智能雲的推出正是基於計算和大數據能力的快速發展,是AI從概念階段、普通消費場景階段發展到規模化、工業化階段的產物,可以降低全社會創新的門檻,提升未來社會和商業的想象力。”

據介紹,騰訊雲將在軟件層麵、算法框架服務、基礎設施服務等多維度提供新的AI開放服務層,開放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三大核心能力。截至目前,騰訊雲圍繞這三大能力,已提供25種AI服務,包括應用服務8種、平台服務15種、框架服務2種。

在GITC全球互聯網技術大會上海站,金山雲也正式推出KAP(Kingsoft AI Propeller)人工智能雲,通過多層次人工智能布局,助力AI發展,為其走向市場打造堅實的基石。這也意味著國內領先的雲廠商均已全麵進軍人工智能市場。

人工智能服務:攪動公共雲市場的一江春水

每家雲提供商都已將人工智能視作重心,要是有誰能從人工智能領域脫穎而出,將開發人員吸引到其平台上,它很可能徹底顛覆雲計算市場。在未來,雲計算大戰將完全取決於哪些提供商在人工智能方麵有著最佳願景。

即使AWS在雲市場建立起強大的地位也不保險,因為競爭對手求助於人工智能,希望將來有機會對這座城堡發動勐攻。

大家都在找一塊鬆動的磚頭。而人工智能就是一把力道十足的大錘,更是攪動公共雲市場的一江春水。

最後更新:2017-10-23 20:37:11

  上一篇:go 機器人的時代在加速到來!其能否達到自我學習的地步呢?
  下一篇:go 隻有技術本身,人工智能創業者會死的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