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72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人工智能服务:搅动公共云市场的一江春水

点击CC视频云服务关注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不再只是科幻影片中的话题,但这项技术对许多企业的IT团队来说仍显陌生。尽管如此,在应用方面的一个趋势却非常明显:公共云是大多数企业处理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首选。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首席分析师罗布·科普洛维茨(Rob Koplowitz)说:“我倒不是说,人工智能不会出现在企业的数据中心,但是这种工作负载将主要出现在云端。”

一些企业组织会选择将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尤其是含有敏感客户数据的那些应用软件)保留在内部,就跟它们出于严格的安全或合规要求对待其他工作负载那样。不过总的来说,公共云人工智能服务将是一种主流模式。

云特别适合人工智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可进行尝试。由于大多数企业组织仍在探究机器学习、预测分析或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潜在用途,它们想要一种环境让自己可进行尝试,没有相当大的经济投入或风险。

在眼下将公共云用于人工智能的企业中,很大一部分将公共云用作试验床――这种成本低廉的方式便于开始入手,便于搞清楚哪些应用适合不同形式的人工智能。

比如说,公共云平台让企业组织得以试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看看使用数据可以取得怎样的效果。之后,企业组织可以在两条路之间作一选择:及时叫停或扩大规模。

如果你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将失败,随后你可以改而尝试另外的应用软件。如果扩大规模,那么你已经处于能迅速扩展的境地……云解放了你,可以进行这种尝试。”

此外,企业组织之所以常常选择公共云来部署人工智能,是由于有众多资源可供使用。

咨询和专业服务公司埃森哲的人工智能业务全球负责人妮古拉·莫里尼-比安齐诺(Nicola Morini-Bianzino)说:“在云端,说‘我准备从一些自然语言处理开始入手’来得比较容易。然后,你可以将一部分数据移到云端,决定搞计算机视觉方面的不同应用,只管在你已经创建的基础设施和数据上扩展和使用那些API。”

公共云还让企业组织不需要购置许多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所需的那种价格不菲的专用硬件。比如说,如今大多数大牌公共云提供商提供基于GPU的云实例,这些特别适用于计算密集型人工智能负载。

公共云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

当然,任何新兴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都给企业出了一道学习难题。IT团队可能不需要为部署人工智能全面改动底层的云基础设施,但是它们得从其他方面完善技能组合,奉行一种更加以数据为中心的理念。

想成功地部署人工智能,IT团队就得磨砺其数据分析技能,学会识别庞大企业数据集当中的某些模式或关系,因为人工智能的价值完全取决于馈送给它的数据。

[机器学习]算法的价值与你让算法处理的那些数据的价值直接有关。所以,要是数据不好,算法也不好。

IT团队在搞机器学习项目时,数据分析技能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是由于,就机器学习而言,IT系统能够通过接触数据而不是通过重新编程来不断提升性能。

此外,基础设施管理团队应该竭力与开发人员一道消除障碍。管理员越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是如何构建和使用的,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他们所做的选择就越明智。

由于[IT团队]明白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变化,以及这给基础设施及使用带来的影响,他们在如何购买公共云服务来支持人工智能方面会变得更明智。

挑选你的“大脑”

IT团队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如何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云提供商。由于诸多厂商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发布新的人工智能服务,很难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各大公共云提供商还变成了主导性的人工智能厂商:每家厂商的优点、弱点和使用场合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各自提供的服务涵盖几项常见的人工智能特性: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转换成语音等功能。

AWS是公共云采用方面的领头羊,它在2016年的re:Invent大会上就展示了三项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亚马逊Rekognition提供了图像处理平台,亚马逊Polly使用深度学习将文本转换成语音,而亚马逊Lex使用了与Alexa同样的自动化语音识别技术,那样开发人员就能用语音和文本构建对话式界面。能够整合AWS的各个计算、存储、内容交付和开发工具,这种吸引力对企业来说不亚于亚马逊人工智能套件本身。

除了作为一种人气很旺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外,流行的亚马逊Echo智能家居设备还为企业提供了这种便利:封装与消费者交互的应用程序。

科普洛维茨说:“就像我们过去考虑捕获眼球运动一样,如果语音将成为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一种主流方式,那么成为一种能捕获所说单词的系统将大有价值。去年圣诞节卖出了大量的亚马逊Echo设备,我们通过这种设备联系你的可能性很大。”

在5月初的Build大会上,微软用微软Graph吸引企业员工,这项服务可从员工的活动获得洞察力,从而提高生产力,并且为项目安排会面时间和合作人员。微软认知服务提供了一系列广泛的API,为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带来语音、语言、知识、搜索和视觉等技术。

微软的Cortana前端自然语言理解(NLU)数字助理提供了与亚马逊Alexa和谷歌助理相一致的另一项面向客户的服务,该服务还吸引着一些行业的企业客户。

6月21日,在“云+未来峰会”上,腾讯云发布AI(人工智能)战略新品——AI即服务的智能云,这是腾讯云在传统云计算结构上建立的新的服务层,旨在满足市场对AI能力多维度的需求。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表示:“云已经变成未来AI普惠化的一个关键,智能云的推出正是基于计算和大数据能力的快速发展,是AI从概念阶段、普通消费场景阶段发展到规模化、工业化阶段的产物,可以降低全社会创新的门槛,提升未来社会和商业的想象力。”

据介绍,腾讯云将在软件层面、算法框架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等多维度提供新的AI开放服务层,开放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三大核心能力。截至目前,腾讯云围绕这三大能力,已提供25种AI服务,包括应用服务8种、平台服务15种、框架服务2种。

在GITC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上海站,金山云也正式推出KAP(Kingsoft AI Propeller)人工智能云,通过多层次人工智能布局,助力AI发展,为其走向市场打造坚实的基石。这也意味着国内领先的云厂商均已全面进军人工智能市场。

人工智能服务:搅动公共云市场的一江春水

每家云提供商都已将人工智能视作重心,要是有谁能从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将开发人员吸引到其平台上,它很可能彻底颠覆云计算市场。在未来,云计算大战将完全取决于哪些提供商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最佳愿景。

即使AWS在云市场建立起强大的地位也不保险,因为竞争对手求助于人工智能,希望将来有机会对这座城堡发动猛攻。

大家都在找一块松动的砖头。而人工智能就是一把力道十足的大锤,更是搅动公共云市场的一江春水。

最后更新:2017-10-23 20:37:11

  上一篇:go 机器人的时代在加速到来!其能否达到自我学习的地步呢?
  下一篇:go 只有技术本身,人工智能创业者会死的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