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6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令人類智而不智?

人工智能使用大數據和概率數學,使我們能夠根據現有的最先進的知識進行外推,但總是會存在不確定因素——已知的未知數和未知的未知數,包括不可知的事物。

(資料圖)

沈聯濤/文

人工智能一直被大肆宣傳,由明星曆史學家變身未來學家的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認為,人類(智人)將演變為人神合一(Homo Deus),幾乎同神一樣,通過技術和科學來戰勝饑荒、戰爭甚至死亡(Vintage Books出版社,2015年)。

我們曾經對通過科幻小說認識新科技將信將疑,直到上世紀60年代在《星際迷航》中看到的大部分設備都成為了現實。電腦已經能夠擊敗人類最出色的圍棋世界冠軍。這些機器正變得比我們所有人都聰明。

《星際迷航》以及其他科幻電影之所以受歡迎,原因就在於它們以娛樂的方式探索科學的所有道德困境。機器人會不會最終殺死它們的製造者?當我們幹預一個新星球時,會不會消滅或不可逆地改變他們的生命形式?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到我們可以編輯自身基因,我們可以延長人類的壽命,或是創造出新的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

關於人工智能,需要記住的第一件事就是它是人類智能的衍生物。人工智能是人類知識積累的結果,每個發現、每個過程、每個創新、每個新機製都打開了新的知識領域。我們身處新知識爆炸領域的邊緣。

當前的人工智能是知識通過算法取得的發現,被定義為“可用於計算、解決問題、達成決策的一係列按部就班的步驟”(赫拉利,2015年,第83頁)。你可以為計算機或機器人編輯一套算法,讓它們學會學習和適應。也許電腦甚至可以學會如何識別和編寫算法。

人工智能從人類智能演變而來,就像人類先發明了一個傻瓜工具,然後是智能工具。今天,借用托爾金《指環王》中的說法,智能手機是“統治所有設備的一款設備”。事實上,iPhone已經裝載了傳感器來讀取地圖,監測用戶的心跳和步行數等健康數據,語音助手Siri可以回答你提出的愚蠢問題,並經常給出愚蠢的答案!

總體來說,人工智能和技術的發展速度之快,以至於有人認為它們將終結製造業,從而也終結中國製造業。以線性方式進行外推是未來學家常犯的錯誤。曆史並非以直線方式演變,而是由各種相互衝突又合作的力量塑造,它們以非線性方式推動進化。

現在是過去的衍生物,正如未來將是過去和現在的衍生物一樣。人們無法準確預測事件的發展。人工智能使用大數據和概率數學,使我們能夠根據現有的最先進的知識進行外推,但總是會存在不確定因素——已知的未知數和未知的未知數,包括不可知的事物。

諾貝爾獎得主、哲學家/經濟學家弗裏德裏希·哈耶克在其1945年的論文《知識在社會中的使用》中,比任何同時代人都更清楚,知識不是一致的或理性的,而是“不完全且經常相互矛盾的點滴知識,被所有個人所擁有”。因此,即使最大的人工智能電腦也不能扮演“機械之神”。它根本無法從周遭所有不確定性中計算出完美的答案。

因此,凡人不必在智能機器麵前感到自己愚蠢或不智。威脅並非來自機器,而是其他人通過使用更智能、更先進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來提升速度、規模和範圍的競爭力。

這並非人與機器的較量,而是人與人(加機器)的較量。人與人之間(如今是民族國家間)的競爭激烈,每個國家都試圖製定自己的工業4.0計劃。人工智能戰鬥才剛剛打響。

哈耶克的中心觀點是,我們根本不能打造終極計劃機器,因為市場或經濟秩序基於數百萬(乃至數萬億)分散的(經濟或非經濟)決策,優於所有機器之宗。他認為:“關於事實的知識分散在許多人手中,在這樣的體係下,價格可以協調不同的人各自的行動,就如同主觀價值幫助個人協調自身計劃的各個部分。”

當今世界的諷刺之處在於,在無序的情況下,秩序勝出;而在有序的情況下,無序勝出。

我們處於從單極秩序轉向多極秩序的局麵。美國是先進的技術強國,但其他國家正迎頭趕上。特朗普聲稱自己是團隊中智商最高的人,但已經被金正恩逼入僵局,因為即使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比朝鮮要強大得多,後者擁有核彈這一事實改變了遊戲規則。

換句話說,你可能智商高,但情商低。街頭智慧總是勝過學術智慧。希拉裏·克林頓一直沒明白她為何輸給了唐納德·特朗普。盡管她有各種借口,但她就是因為不理解知己知彼而輸。

世界從來都不公平。生存一直是弱肉強食。不學習的笨蛋為人魚肉。聖經一直聲稱“謙卑者將繼承地球”,不過聖經從沒好好解釋謙卑者能繼承多少。

(作者為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香港證監會前主席;翻譯:熊靜;審譯:康娟;編輯:袁滿)

最後更新:2017-11-09 18:25:30

  上一篇:go 德展健康: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妖王覺醒,遭主力30億殺入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公司Versa宣布獲得3000萬Pre-A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