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機器人
《一站到底》&搜狗汪仔,娛樂節目成為 AI 機器人的秀場
2017年度最火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一定是《一站到底》節目中的守關大神——搜狗機器人汪仔,自從年初首度亮相並且最終戰勝人類選手取得勝利,一時間在各種媒體、頭條號、公眾號和科技號中刷屏。
汪仔是“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問答機器人”,特點是語音識別和自我學習(背後又是一堆算法做支撐)。它就是去年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在輸掉《一站到底》比賽後,宣稱會回到舞台為自己複仇的智能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最大的特點應該就是能夠“聽懂”人話。
人類的語言對同類而言是信息的傳達,對於機器而言則隻是聲音,盡管以“訊飛”輸入法為首的語音輸入技術已經可以高比例實現語音識別,但是,在我看來,識別語音與理解語音還有不小的距離,就好像蘋果的語音智能助手Siri,每隔一段時間,網絡就會流傳新的調戲Siri的問題,然後引發網友效仿,而對於更多的提問,siri或者顧左右而言他,或者幹脆回答“對不起,我聽不懂你說什麼”。
而從《一站到底》節目中來看汪仔的表現,它是可以“聽懂”,“理解”和判斷出主持人提問的,不光能聽還能思考和說出答案,盡管搜狗本身也有搜索業務,但是讓一台機器,在短時間內對主持人的提問正確作答,還是需要一些牛逼技術的,尤其是中文這種可以名動形混用,不同斷句,甚至不同語氣都可以產生特殊含義的語言。
花,一朵花(名詞),為我花錢(動詞),某某是不是花心(形容詞);幹,本文的主幹(名詞),幹他一票(動詞),衣服濕的還是幹的(形容詞);日,呃咳咳,這段略過……
剛剛過去的情人節的情人二字,就可以組合出來若幹組合,可以搜到電影電視劇小說有聲故事各種新聞和八卦。
就目前的信息看,汪仔的技能都是基於語音技術的,給它一幅圖像,不知道它會如何處理,會要求人類描述這幅圖像的內容嗎?好奇。
有一個機器人可以勝任圖像識別這項工作,
這就是百度智能機器人小度。
看到沒,
盡管人工智能水平高速發展,
但是具體到應用領域上,
還是術業有專攻的,
盡管當前號稱都是模擬神經網絡,
依然沒有辦法用一個領域的長處,
通過機器自我學習,
去彌補其他領域的不足。
最後更新:2017-11-06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