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搜狗
搜狗大戰百度預示中國創新角逐的規則在變
一、“中國互聯網專利第一案”有了最新進展
有“中國互聯網專利第一案”之稱的搜狗起訴百度專利侵權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
10月28日下午,百度表示已正式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搜狗侵權,訴稱搜狗旗下“搜狗拚音輸入法”、“搜狗手機輸入法”侵犯了百度輸入法多達十項技術專利,要求搜狗賠償金額一億元,法院已正式受理該案件。
同日,搜狗做出回應,稱截止目前沒有收到任何與此訴訟相關的材料或法院通知,並宣布去年10月搜狗起訴百度17項專利侵權案有了全新的進展,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對此案所涉17項專利中的5項專利做出全部有效審查判定,百度涉嫌侵權。據了解,其判定結果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法院的最終判決。
此案的紛爭始於2015年10月,彼時,搜狗公司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了8項專利侵權訴訟請求,訴稱百度旗下的“百度輸入法”產品侵犯了由搜狗所享有的輸入法技術相關專利,要求百度賠償人民幣8千萬元。隨後不到一個月,搜狗再次向法院提起9項專利侵權訴訟請求,指控百度輸入法侵犯其享有的專利權,並索賠1.8億人民幣。
搜狗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兩次訴訟百度輸入法專利侵權,訴項加起來達17個,且索賠總額高達2.6億人民幣。僅其中一項專利,搜狗就提出1億元的索賠額度,創下了國內目前專利訴訟個案索賠額的新紀錄,因此外界稱此為“互聯網專利第一案”。
二、專利戰背後是中國創新新規則
在搜狗去年第二次向法院提交對百度的指控不久,百度便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提請了搜狗相關輸入法的專利無效宣告,並被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正式受理。一年後的今日,百度再次起訴搜狗輸入法侵犯百度輸入法十項專利,索賠金額一億元。
競爭壓力迫使受威脅者采用非常規手段來競爭,究其原因,是以專利為代表的知識產權在互聯網企業的競爭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行業來看,重視專利並以此作為競爭手段,側麵反映國內市場氛圍的轉變,之前在國內搞創新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具備創新能力的人,在缺乏鼓勵創新的環境下也難於生存發展,創新技術很容易被競爭對手低成本複製,但創新者卻無法得到足夠的報償,久而久之,創新的成本高企收益卻過低,使得行業進行逆向淘汰,具備創新能力的人離開市場,而庸碌之人卻盤踞行業頂端,整個行業的發展都受到影響。
鼓勵以專利手段來進行競爭,是西方商業社會的遊戲規則,很多中國企業無法走出國門,大多是因為習慣了國內的粗獷,卻無從了解這種以專利為攻防手段的競爭環境和遊戲規則。現如今,國家全力倡導創業創新,從政策和引導上全力營造一個全新的市場環境,其中很大的一個目標是以創新和專利來提升整個民族的競爭力,以科技實現強國之夢。
隨著搜狗輸入法用戶體驗的提升和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百度麵臨著巨大壓力,在國內市場氛圍轉變的情況下,從前扭曲創新價值和忽略專利意義的做法已經無法再奏效,在專利戰上正麵迎接搜狗的維權,成為其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三、巨頭專利戰的示範價值
在過往的專利官司之中,訴訟幾方往往傾其所有投身廝殺,但幾年下來即便能夠在訴訟之中獲勝,但真正能夠獲得的賠償也遠遠無法彌補訴訟過程之中失去的價值——時機、市場、品牌等,因此在搜狗百度反複訴訟過程之中,很多人擔心複雜的司法程序將拖累商業端的發展。但事實上類似情況並未發生,兩家公司在產品和商業端的迭代和發展步伐並未減緩,搜狗和百度雙方一邊打官司,一邊不斷進行產品迭代——這意味著企業無論在思考問題的方式,還是在做法上,都已經逐漸與國際接軌了。
在國際道路上趨於成熟的另一個表現,是業界對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視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保護和鼓勵以專利競爭為代表的創新力競爭,已成為全行業的共識,一項好的專利意味著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利潤空間。早在2007年,穀歌拚音輸入法也曾因盜用搜狗輸入法的詞庫數據,而公開致歉並刪除有爭議詞庫。該事件被認為是國內互聯網企業第一次在與業界國際巨頭的知識產權糾紛中取勝,同時證明了在技術範疇內,搜狗包含的專利無一例外地重新“定義”了今天的中文輸入法產品,是搜狗在輸入法領域多年鑽研、沉澱與升華的結果,也為我們的輸入體驗帶來了質的飛躍。
從搜狗首訴百度,到百度反訴搜狗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作為國內一線互聯網公司的百度和搜狗,從PC時代延續到手機端的較量一直存在。專利攻防的拉鋸已經無法避免,這也從側麵顯示出搜狗在中文輸入法領域的優勢地位。
我們應當鼓勵這樣的專利辯論,此次搜狗和百度之間的專利訴訟戰意義也正在於此。它帶來的跟隨效應會使得無數被侵權的企業拿起法律武器,向簡單複製者進行維權,從而淨化行業風氣,讓真正的創新者脫穎而出。這也是中國創新的新規則,摒棄抄襲模仿的惡意競爭,重視創新價值和專利意義將在行業內形成良性循環,提升國內企業的創新技術,最終使我們具備和發達國家企業相競爭的能力。
最後更新:2017-10-08 01: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