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2017年私募業績藏玄機:價值派“但斌”們笑嘻嘻 徐翔舊部原來去了這裏!

2015年三季度,股市異常波動捧紅了“單兵突圍”的量化;

火紅不過幾月,“做空”質疑把對衝高昂的頭顱一把按下;

轉眼就是2016,商品牛市又把小眾的CTA基金近乎神化;

年末收獲時節,股票私募盯著奪冠的期貨私募淚眼巴巴;

2017藍籌當道,價值派私募大豐收賀“公奔私”十年芳華。

商品市場動蕩,管理期貨收益八年“首負”擊穿此前神話。

……

咳。以上姑且稱為《市場教私募做人》吧。。

掐指一盤點,年複一年,在這市場中辛苦忙活的私募,竟有一種“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的宿命感…刨去Zoe醬這“感時傷懷”的文縐縐,一言以粗暴蔽之:天道好輪回,市場繞過誰。投資是一場長跑,尊重市場、敬畏市場,從不是一句套話。

這不,第三方機構的小夥伴終於陸續把2017年年度私募業績統計出來了。Zoe醬發現,在過去的2017年,市場行情分化犀利,私募收成格局也果然換了天地。價值派私募守得雲開、終能揚眉吐氣,部分2015年股市異常波波動中傷筋動骨、傷勢慘重的私募也喘過了氣。

另外,Zoe醬在盤點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一個彩蛋~~想知道徐翔之後澤熙舊部去了哪裏?

股票策略從“穀底”到“雲裏”

回望2017年,大類資產還是一如既往的“冷暖自知”。概括來說,商品期貨缺乏趨勢性行情、債券收益率持續走高,但股票在各大類資產中卻表現亮眼。

具體來看,上證50指數漲幅一度漲超30%,家電、消費、周期、非銀等細分行業的價值股、白馬藍籌股齊頭並進,上證綜指、深證成指等綜合類指數也取得了超過10%的穩健漲幅。

風水輪流轉,大類資產的表現十分直接地反應到了不同私募基金策略收益上。

猶記得,2016年底,股票策略淒涼墊底。現如今,換了天地,據數據,11.04%的年度平均收益直接將股票策略從“穀底”送到“雲裏”。

再反觀2016年稱王的商品期貨策略,縱然曾經大紅大紫,冠軍產品以百倍收益率震驚市場,但芳華過去的落寞,從“雲裏”到“穀底”的失落,還是得自己慢慢品。

據資管網數據,2017年資管網期貨單賬戶平均收益率-1.45%,8年“首負”。量化策略2/3賬戶虧損,1/2賬戶最大回撤20%以內,賺錢效應可以說是很不顯著了。小夥伴把單賬戶和基金產品合起來統計,管理期貨策略年度平均收益為1.04%,尷尬墊底。

另外你們知道管理期貨策略這一年的波動有多大嗎?據統計數據,上半年在業績排行榜前20的產品,到年終比拚時,絕大多數不見了蹤影。。

從2016到2017,股票和期貨,可真是蹺蹺板兩端的好兄弟。

價值派私募揚眉吐氣

盡管在大類資產中表現亮眼,股票市場2017年的行情卻也分化明顯。“漂亮50”和“奪命3000”、“指數在漲”而“股票在跌”,這一係列關鍵詞,對於散戶而言,說多了應該都是淚。

從具體數據來看,2017年股市個股兩極分化嚴重,六成以上個股下跌,以創業板指為代表的小市值個股調整幅度較大。在白馬藍籌當道的行情中,股票型私募也並非都能分到一碗羹。偏好中小票的私募自然苦不堪言,而價值投資派私募卻是喜迎豐年。

不得不提一嘴的是,放在陽光私募發展曆史上來看,2017年是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年。

10年前的2007年,大牛市催生了第一波“奔私”浪潮,淡水泉投資的趙軍、星石投資的江暉、朱雀投資的李華輪、從容投資的呂俊、世誠投資的陳家琳、鼎鋒資產的張高、民森投資的蔡明、武當投資的田榮華……

在這一群“奔私”先行者的影響下,陽光私募由此迎來了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重陽投資、千合資本、和聚投資等大型私募相繼成立並發展壯大。

恰逢“公奔私”十年,或是市場作好、或是機構成熟、或是價值投資優勢顯露、或者籠統起來稱為“天時地利人和”,這第一批“公募派”私募機構在2017年成為最大贏家,也算是為“公奔私”十年芳華獻上了一份賀禮。

據格上研究中心的統計,在股票型私募基金中,今年公募派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平均獲得16.6%的收益,領先券商派等其他背景的私募;回撤方麵,公募派私募也控製得最佳,平均最大回撤低於8%,而其他背景的私募機構平均回撤在10%左右或超過10%。

根據統計數據,在2017年私募基金公司業績排行榜上,老牌價值派私募深圳東方港灣投資旗下3隻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達到了95.88%,位列排行榜第四位。

說東方港灣普通股民可能陌生,說“茅台幫幫主”但斌,那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老師,一個此生將與茅台深度綁定的私募老兵。

鑒於最近茅台漲勢驚人,股價接近800元/股,萬億市值大關近在眼前,為了避嫌,Zoe在這裏就暫且不列他的過往經典語錄了,就說最近的一句吧。就前幾天,但老師在參加某活動時公開表示,茅台就是“活菩薩”,給大家送錢的!

……友情附送一張但老師和茅台的合影。Zoe醬平心而論,但老師對茅台確實愛得深沉,無論是當年的塑化劑事件、反腐影響,都從來沒有動搖過他對茅台的愛。

但老師與看空者打過賭,公開喊過冤,也承擔過茅台股價表現不佳時的質疑和罵聲,更在2016年業績表現不佳時招致過質疑和調侃。

(是的這其中也包括本Zoe,嗬嗬噠)

不過,這一切,都在2017年一把翻盤。但老師在業績大豐收之餘,掛在嘴邊的還是那句“穿越時間的河流,與偉大企業共同成長”。Zoe醬注意到,自2017年12月以來,東方港灣旗下“漢景港灣2號”等8隻產品陸續開始分紅。不吹不黑地說,但老師的2017年,不錯喲~

除了但斌和他的東方港灣之外,上海地區百億級老牌私募景林資產旗下3隻產品2017年平均收益達到79.68%,位列排行榜第10位。公募派私募深圳望正資產等機構均榜上有名。

另據格上理財截至2017年12月下旬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規模50億以上私募中,高毅資產(59.68%)、源樂晟資產(57.8%)、淡水泉投資(30.05%)、千合資本(26.06%)、朱雀投資(24.77%)、民森投資(21.95%)等價值派股票私募2017年收獲頗豐。

澤熙舊部去了這裏!

除了一把翻盤的價值派私募,2017年的業績排行榜還有多處亮點引起了本Zoe的注意。

福建滾雪球投資旗下3隻產品2017年平均收益率為83.21%,位列排行榜第8位。是的,就是那個福建滾雪球。

這家機構曾經在2014年摘得私募年度收益亞軍,成為當年最大“黑馬”。聲名大噪之後,2015年7月(股市大幅波動時期)卻被傳出爆倉消息。事實上,福建滾雪球是那段驚魂動蕩中第一家被傳出爆倉的知名私募。

如今看來,經過2年的修整,福建滾雪球也在2017年喘過了氣。

再來看2017私募排行榜前三的私募機構,上海希瓦資產、上海湧津投資和上海優波投資旗下3隻產品2017年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35.96%、111.52%和110.05%,分別摘得前三名。

另Zoe比較驚訝的是,這三家機構均為此前不甚知名的私募,分別成立於2014、2013和2014年。

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信息顯示,冠軍希瓦資產法人代表、董事長和投資總監均為梁宏,在創立希瓦資產前擁有實業經曆。不過,公司官網對其介紹僅有寥寥數語,顯得較為神秘。

亞軍上海湧津投資的投研團隊信息相對全麵,CEO謝小勇曾在多家期貨公司有過工作經曆,2013年創立上海湧津投資。Zoe醬細細看了一遍團隊履曆,意外收獲驚喜。

公司的研究總監洪俊驊,曾是賣方分析師,後曾加入澤熙投資等知名私募擔任過研究員和研究總監職務。公司的研究副總監劉敬文,也曾在澤熙從事過投資研究工作。

嘖嘖嘖,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翔哥之後,澤熙的舊部原來是來了這裏!

(原標題:2017年私募業績藏玄機:價值派“但斌”們笑嘻嘻,徐翔舊部原來去了這裏!)

最後更新:2018-01-14 00:48:50

  上一篇:go 償還壓力減緩 2018年城投債券到期規模首達萬億
  下一篇:go 工信部巡視員辛仁周:創新需要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