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工信部巡視員辛仁周:創新需要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

“貿易保護主義一再加強,這些年來,我們國家是收到雙反最多的國家,給我們的製造業和進出口帶來很大的影響。”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巡視員辛仁周在“2018中國製造論壇”上表示。

在辛仁周看來,目前全球製造業發展有三個趨勢:一是老牌的國家、一些主要的發達國家,包括日本、韓國都在重新重視製造業的發展,比如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夥伴計劃、德國工業4.0、法國新工業計劃等;

二是製造業發展是製造業和新興技術融合,具體表現在智能製造方麵,各國都把智能製造作為高端製造業一個重點,作為未來競爭的一個焦點、重點,比如工業4.0提出要實現網絡化、智能化趨勢;

三是經濟全球化,具體來說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要素流動,總的來講還是逐漸趨於更加便利的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配置,盡管有些曲折,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特別在製造業領域全球資源配置不斷地加速。

辛仁周認為,這些趨勢對成本形成了挑戰。據了解,從2011年到2016年短短五年的時間,我國的勞動人口減少了將近兩千萬,與此相適應的帶來勞動力成本上漲、其他要素的成本上漲,對我國製造業特別是中低端製造業的發展帶來較突出影響。

“過去主要是靠要素的投入,現在中央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治理與環境汙染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從資源條件來講,現代國家,包括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60%,銅礦、鐵礦對外依存度非常高,有的高達百分之八九十,這意味著我們不能用原來的模式來換取增長了,這是我們要迎接的突出問題。”辛仁周說到。

目前,許多中國企業麵將轉型升級,辛仁周認為在上述大趨勢下,中國企業麵臨著很多問題,但優勢也不少。“麵臨世界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發展趨勢,我們國家至少發揮三方麵的優勢。”

在他看來,其中之一就是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這是各個產業發展非常有利的一個條件,有些產業在其他國家有了技術,發展不了,隻有到中國來發展,比如高鐵,隻有中國握了之後,能夠很快成為世界領先的產業。”

其次是最完整產業鏈的優勢。據辛仁周介紹,在列入聯合國統計所有的產業當中,中國是最全的,有些產業甚至連德國、英國、日本都沒有,隻有中國有。盡管中國在能源等方麵的成本優勢跟發達國家比可能高了一些,但是還是有很多企業,包括美國的企業仍然看好中國市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在中國市場配套容易,中國市場產業鏈完整。

最後還有就是創新潛力大。據了解,中國近年來在創新能力建設方麵取得了很大進步,特別在“十二五”期間超額完成任務,但是R&D占GDP的比重實際上是沒有達到規劃提出的要求。辛仁周認為,今後需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包括政府體製創新方麵,放管服改革方麵,還有在技術創新方麵等各個方麵都要增加研發的投入。

“中國創新不僅需要培養頂天立地大的企業,還要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辛仁周以佛山舉例,“和其他地市比較起來,佛山的品牌、知名商標最多,要把這些馳名商標不斷地轉化為隱形冠軍、單項冠軍、世界冠軍,隻有這樣我們的製造業才會發展,步伐才會更加穩健。”

(原標題:工信部巡視員辛仁周:創新需要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

最後更新:2018-01-13 23:48:40

  上一篇:go 2017年私募業績藏玄機:價值派“但斌”們笑嘻嘻 徐翔舊部原來去了這裏!
  下一篇:go 巨大黑幕曝光:報廢汽車竟被拆解回流市場!可能已安裝到你家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