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逆境如何生存?斯巴魯的“軟禁”生涯

高田氣囊遺風和內部質檢醜聞使斯巴魯深陷泥潭,受醜聞的影響,銷量開始下滑,采取降價策略的斯巴魯並未得到薄利多銷的效果,反而加速了斯巴魯的利潤下跌趨勢。麵對淨利潤下跌97%的境況,斯巴魯可謂是跌入低穀。

不受市場待見,被消費者“軟禁”

消費者買車前都會受到主客觀影響,自己不熟悉的車型和品牌一般不會選,大多數人不青睞的車型也不會選。品牌力驅動銷量的情況很正常,對於斯巴魯而言,產品宣傳明顯不是它的特長,直接導致消費者在購車前就對這個品牌不甚了解,從而不會過多的考慮斯巴魯。

對於中國市場而言,消費者更需要大氣的外觀、豪華豐富的配置、舒適的駕乘體驗,然而斯巴魯並不是走這條路線的品牌,旗下的車型也不算豐富,也不能靠所謂的“特供”迎合消費者的胃口。另一方麵,斯巴魯把成本花在了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例如標誌性的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四驅係統,在內飾做工和車身外觀上明顯不能夠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也就造成了斯巴魯不能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胃口。

畢竟眾口難調,不能滿足大部分消費者,那還可以嚐試滿足個性消費者,不可否認,斯巴魯確實收獲了一批個性消費者,然而忠實於斯巴魯的消費者依然是小眾人群中更小眾的一批。對於規模龐大的車企而言,旗下不乏個性車型,在目前降價的趨勢下,斯巴魯的競爭力被進一步打壓,難以依靠自身特色擴大市場。

事實上,斯巴魯旗下依然有不錯的車型,力獅在斯巴魯的轎車中,算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一員,然而事與願違,操控性優秀的特點對於中國市場的B級車而言完全不是剛需,甚至算不上主流需求,這樣一來,力獅失去了最大優勢,舒適性和空間表現上不如同級別對手,價格又沒優勢,隻有麵臨坐冷板凳的情況。

SUV方麵,森林人算是增加了斯巴魯的存在感,作為城市SUV,全時四驅的配置略顯多餘,就算森林人在動力表現,越野能力方麵優於其他競爭對手,可它同樣沒Get到中國消費者的痛點,這也是斯巴魯為什麼沒能在中國市場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三個和尚沒水喝,發展被“軟禁”

斯巴魯入華13年,曾經也做出過嚐試,早在1992年,斯巴魯以技術轉讓的方式讓旗下的REX車型進入了中國,這就是曾經的雲雀。然而貴航集團的錯誤舉措,使雲雀虧損7億以上,為了挽救這隻折翼的雲雀,貴航和斯巴魯選擇了合資,可依舊沒能得到市場的垂憐,2003年,雲雀徹底停飛。

這段曆史並不是造成斯巴魯在華境況下降的原因,2004年豐田掌握了斯巴魯16.5%的股份,然而豐田在中國已經有了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受製於政策原因,斯巴魯無法找到合適的合資夥伴,隻有依靠進口的方式,無疑失去了價格優勢。合資行不通,那就去找其他的合作夥伴,斯巴魯選擇了和代理商合作的道路,其中最大的代理商是龐大集團,得到了夥伴支持的斯巴魯春風得意了一段時間。然而代理商的合作方式存在隱患,最大隱患不僅僅在利益上,也在代理商的代理權利上,這樣的因素使代理商始終不能以合資廠商的視角觀察問題,出現了過分追求眼前利益的情況,不注重品牌的長期發展,促使斯巴魯在下坡路上漸行漸遠,經銷商不斷減少,4S店紛紛停業。

不能通過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這對於一個主打中端市場的品牌而言已經足夠致命,不僅如此,斯巴魯還沒能讀懂消費者的心,這樣的方式和道奇比較相似。放在20年前,有更好的市場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放棄中國市場仿佛未嚐不可。現在的中國汽車市場不可同日而語,不能在這個最大的汽車市場立足無異於失去了重要的支柱。就算斯巴魯不放棄中國市場,麵對這樣的境況,又有什麼解決辦法呢,不怪斯巴魯任性,而是他不得不任性。

總結:處處受製,是斯巴魯難有起色的最大原因。幾乎可以稱之為“軟禁”的情況下,想做大動作也難以實施,“好死不如賴活著”並非長久之計,尋求突破雖然可行,但需要資本作為支持。斯巴魯在中國踽踽獨行,既孤獨,又落寞,何時才能撥雲見日?

最後更新:2017-11-09 14:25:19

  上一篇:go 寶駿560後勁不足,五菱再用510套路,新推530用低價打天下
  下一篇:go 說話算“數”!傳祺GE3的實力究竟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