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馬自達的駕控哲學 新CX-4 GVC技術解析

[愛卡汽車 科技頻道 原創]

今年8月份,一汽馬自達2018款CX-4上市。相比老款車型,新款CX-4在外觀上變化不多,但在實用科技和底盤技術方麵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實用科技方麵,不僅升級了全新的車載係統,還加入了主動安全功能;底盤技術方麵更是引入了馬自達引以為豪的“黑科技”:加速度矢量控製係統(G-Vectoring Control,簡稱GVC)。這個技術到底是何方神聖?他又有怎樣的表現?這篇文章,我就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一下。

一、馬自達CX-4的造車理念

SUV車型從誕生之初到現在,經曆了從純粹的越野車到城市SUV的轉變。而在近些年,城市SUV又開始進化,轎跑SUV這個概念進入我們的視線。與城市SUV相比,轎跑SUV保留了SUV車型較好的通過性,而在操控性方麵更突出,同時還有出眾的外觀設計和舒適性。一汽馬自達CX-4就是在這個前提下誕生的。另一方麵,對於擁有MX-5等注重操控車型的馬自達來說,“駕控感受”顯然是定位的重點,因此這也成為了CX-4的造車理念。

在剛過去的成都車展上一汽馬自達新CX-4正式上市。

二、注重駕控的造車理念如何實現

“駕控感受”是一輛車綜合實力的體驗,想要達成這個目標顯然不是因為某一方麵優秀就可以成功的,馬自達是通過發動機、變速箱、車身結構以及底盤係統的綜合優化設計來實現“人馬一體”的目標,如今搭載創馳藍天技術的車型都具備了同級領先的平順性和操控性。

創馳藍天車輛動態控製技術,整合控製車輛各個核心部件,實現行駛時的操控一體感,呈現最極致的駕馭感受。

而GVC技術則是將車輛潛能的進一步釋放:通過巧妙地控製發動機輸出,實現了車輛在彎道中更穩定的表現。

馬自達GVC技術:在創馳藍天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通過對發動機輸出的精細調整,實現了更穩定的彎道表現。

此前從來沒有人試圖通過縱向的動力調整來實現對橫向加速度的控製。如果說創馳藍天技術是賦予車輛深厚內功的話,那麼GVC技術可謂將深厚內功修煉成了獨門絕技。

三、黑科技GVC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分析

彎道是最能體現一輛車操控性能的路況,同時彎道也是最容易讓車輛失控的路況。我們所熟知的DSC(動態穩定控製係統)就是為增強循跡性而研發的功能,這套功能是ESP的延伸,可以通過刹車控製,防止輪胎打滑或者切斷輪胎動力,以此達成提升駕駛安全的目的。新款CX-4就在DSC的基礎上,增加了GVC係統,以發動機扭矩控製為核心,對操控進一步加強。

我們經常聽到的DSC實際上是對加速防滑控製或者循跡控製的進一步延伸。新款CX-4就配備了DSC係統,但這套係統主要在車輛失控或者即將打滑時介入,因此對操控的提升效果有限。

新款CX-4便在此基礎上額外加入了GVC係統。如果把DSC比作危機時刻的“速效救心丸”,GVC就是每天都可以吃的維生素片。它可以在車輛正常行駛時介入,不受車速限製。

它的作用效果也與DSC不同。在提升駕駛安全的同時,還能提高車輛的操控性、乘坐舒適性。

那麼問題來了,GVC加速度矢量控製係統是如何工作的呢?

我們知道:過彎時,合理控製重心轉移可以獲得更穩定的彎道車身姿態。馬自達就是通過這個簡單地道理,創造性地發明了GVC這套利用控製重心改善駕駛的係統。

GVC在工作時,通過控製發動機的扭矩輸出,合理“製造”重心轉移的效果,從而令前後車輪分別獲得更加合理的抓地力。

下麵通過一個典型的場景,來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這套係統是如何工作的:

1、在車輛入彎時,係統偵測到駕駛員開始轉動方向盤,此時降低發動機扭矩,實現減速的效果,從而重心轉移至前輪,前輪抓地力提升帶來更好的轉向響應;

2、當車輛在彎道中時,如果方向盤角度不變,係統則開始恢複發動機扭矩輸出,將重心轉移至後輪,這樣則無形中提升了車輛在彎道的穩定性。

通過這一係列的調整,車輛前輪和後輪分別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多的抓地力,從而令車輛變得更“聽話”。

而這個看似簡單地過程,實際上是由每秒200次的發動機扭矩改變完成,隻有這樣,車子才能獲得最佳的輪胎抓地力和車身姿態,最終實現精準的車輛循跡響應和車身穩定性。

GVC概念解讀

四、GVC的最終效果都有啥?

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也不是什麼鍵盤車手,恰好我的同事又參加了2018款CX-4的秘境探索活動,所以GVC的實際效果部分我將結合自駕遊的動態體驗給大家呈現。

1、減少行駛中方向盤修正次數

有經驗的司機都知道,我們在日常駕駛中,通過轉動方向盤來令車輛保持理想的線路前進,然而事實上由於路麵情況千變萬化,車輛很多時候很可能並不會那樣地“聽話”,因而我們就需要通過轉動方向盤進行修正。

而GVC係統通過精妙的調整,可以令車輛更加“聽話”,從而大幅降低駕駛員修正方向盤的幅度和頻率,這樣一來,無形中加強了車和人之間的聯係,令駕駛員開起車來更加自信。

有了GVC,極大減少了轉向修正的次數,從而提升駕駛員的自信。GVC大幅減少了修正方向盤的幅度和頻率,使得駕駛員不易疲勞。

2、提高緊急並線或轉向時的舒適度

由於GVC係統提升了車輛的操控潛力和穩定性,甚至在車輛進行緊急並線時,也能夠提供更好的穩定性。先用一個視頻給大家展示:

從視頻可以明顯的看出:具備GVC的車輛(左側)能夠提供更加舒適和安全的乘坐體驗。

而用我們同事的話或許更貼地氣:“如果沒有GVC,這輛車的座椅感覺就沒有什麼包裹度,而開啟GVC就相當安裝了包裹度很強的運動座椅。”

所以總結GVC的第二個實際效果就是:係統會讓新款CX-4擁有更穩定的車身姿態,而這就意味著乘客在座椅上被動移動的範圍更小,從而為乘客提供了更舒適的乘坐體驗和更安全的感覺。

五、創馳藍天技術體係的支持是GVC係統的關鍵

GVC技術從原理和實現機製上來說,看似並沒有什麼複雜之處,但實際上GVC係統需要由發動機、變速箱、車身、底盤四部分協同合作,才能發揮出最大功效,缺一不可。

首先,GVC在工作時會對發動機不停的進行扭矩控製,最小時能達到0.01G加速度的改變。因此,發動機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動力響應必須要快,二是發動機動力輸出必須很線性。

一汽馬自達CX-4上使用的創馳藍天係列發動機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台發動機進氣形式為自然吸氣,因此會有動力輸出會非常線性,其次這台發動機壓縮比為13:1,同時創馳藍天技術還使用了低摩擦的零部件,因此響應會更快,同時油耗也更低。綜上所述,通過創馳藍天技術的發動機,GVC才能實現每秒200次的扭矩輸出控製。

2018款一汽馬自達CX-4所采用的底盤懸掛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調校,包括優化轉向比和懸掛係統的幾何參數。

有了一台優秀的發動機,接下來一套具有絕佳運動屬性的底盤就成了重中之重。作為“創馳藍天”技術重要的一部分,2018款CX-4所采用的底盤懸掛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調校,包括優化轉向比和懸掛係統的幾何參數,最終的結果就是“人馬一體”,令車身在任何速度時對駕駛員的任何指令都能夠做出預料之中的響應,這同樣也為GVC技術的實現提供了硬件基礎。

新款CX-4精心設計的車身結構和高強度材料的使用,不僅提升車輛碰撞安全,也令車身剛性更強,在運動表現更紮實。

有了出色的發動機和底盤技術,這就相當於我們的內功已經修煉完畢。想成為一名武林高手,還需要出色外功相對應,這就是車身結構。科學的車身結構和車身剛性不僅可以提升車輛的安全係數,更是車輛運動性能的保證。

  編輯點評:注重操控的馬自達對增強運動性的技術很有一套,GVC獨辟蹊徑,從DSC中“殺出重圍”。在創馳藍天技術體係的支撐下,為新款CX-4帶來了更好的駕駛體驗。

最後更新:2017-10-08 03:24:03

  上一篇:go “路人”有讚有貶!馬自達居然這樣造發動機!
  下一篇:go 特斯拉無法“上牌”非個案 購新能源車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