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
天猫
天猫打开“首都北伐”战场 2000万北京人敢不敢接招?
两年前,阿里宣布实施杭州、北京“双中心”战略:不设上限投入北方市场。两年后的今天,阿里全面出击,到达北京战场,放出大招!
8月6日,天猫宣布加码北京,启动北京中心战略——开启北京专享城市平台,为北京消费者提供专属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天猫还将联动盒马、苏宁、银泰、易果生鲜以及众多品牌合作伙伴,在北京率先启动“三公里理想生活区“计划,为消费者提供基于位置以及线上线下贯穿的全方位“理想生活”。
马云的“北伐战争”之路
自从马云提出“新零售”战略以来,整个阿里巴巴体系全面开动,调动组织、人员、技术、资本等等资源加强落地。很多人看到的是,阿里巴巴入股了联华超市,在上海开盒马鲜生,在杭州开了无人超市,很多人猜测新零售的重心应该是在沪杭一线。可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视角,会越来越清晰的发现,北京也许已是阿里巴巴和天猫零售的核心。
过去,北京是N分之一,现在,北京成为了及杭州之外的二分之一,成为了阿里系的双总部之一。
阿里大规模北上始于2015年4月,当时由俞永福率领的移动事业部在北京集结,马云曾表示“北京是我们竞争对手最强的地方,只有在北京深深扎住,才能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2015年9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启动“杭州+北京”双中心战略,并将以北京为大本营,高强度推进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战略执行和业务发展。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的中心,阿里巴巴已经有约三分之一的重要业务在北京。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阿里巴巴启动“杭州+北京”双中心的战略,只有两地联动,才能更好地服务北方乃至全中国的消费者。
2015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开始推进北京总部建设工作时,阿里集团在北京的人数只有7000人,办公地点只有不到十处。两年过去,截止今年8月初的统计数据显示,阿里巴巴集团18个BU(事业部)的主要业务已经全部落地北京,其在京员工数也已经从两年前的约7000人增加到目前的12000多人。在两年时间内,阿里巴巴在北京的新增员工数超过了5000人,在绝对值上更是超过了杭州的新入职人数。
2017年6月1日,天猫在北京北锣鼓巷以快闪形式开了家回忆超市,穿越20年的北京记忆,带给消费者具有年代回忆的独特购物体验。此外,小龙虾馆、小酒馆相继亮相北京,通过独特的线上线下联动,可以看出阿里越来越了解北京。即将开业的天猫小镇的项目位于北京延庆四季花海景区,占地18万平方米,交通便利,距离冬奥会的比赛场地只有半小时车程。
阿里巴巴在北京的业务密度、服务能力和管理深度,都已经到了总部规格。两年时间,阿里完成了北京中心建设,也完成了北上的第一步,让阿里巴巴和天猫的市场更加均衡,前景也更加广阔。北京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继杭州之后的第二主场,而时至今日,可以明确的说,阿里巴巴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商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原生力量。
“北京攻势”的先头部队是天猫
天猫已开通“北京频道”,并在手机淘宝首页设置常规入口,只有常用收货地在北京的用户才可以进入。北京频道会基于天猫海量消费者数据、本地化商品运营数据和本地化选品,为北京人民提供专属商品、智慧推荐和专享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天猫超市会以周为单位,为北京消费者提供主题化、场景化的贴身购物解决方案,每周天猫超市将为北京消费者提供总额为188元的折扣优惠,还会不定期为北京人民送上各种福利。
每周一二,天猫会为北京消费者精选一款北京人喜爱的生鲜新品;每周三四,是天猫超市囤货日,用户可以购买重货和日用品;每周五则延续了此前的‘吾折天’传统,用户可以领取满176-88元券,享受全品类最高五折优惠。
与此同时,天猫将启动“三公里理想生活区”计划,天猫超市、天猫生鲜和盒马鲜生等业务和板块都将加入其中,以北京为起点,为消费者提供基于位置的“理想生活”。天猫未来不再只是购物平台,天猫新零售战略将会让线上与线下彻底融为一体,积极布局北京,实现城市中的一个个生活组团——说白了,“三公里理想生活区”就是要比“卫星城”更高级的一个概念,它是线上线下无缝同步的服务整合,是你能见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区服务整合”的终极形态。
当然,阿里布局北京的核心依然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天猫,这一切线上线下的服务绝大部分由天猫超市和天猫生鲜提供,而盒马鲜生等线下方面的业务和阿里云的大数据、高德的地图以及支付宝的支付服务则是这套“三公里理想生活区”的支撑,同样不可缺失。
北京为何成为新宠儿?
在国内“北上广深”四地齐名,但为什么要把北京变成阿里巴巴“双城记”的中心之一?
一是北京政治力量雄厚。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人才中心。因此,阿里把大文娱板块的总部定位于北京,既是历史沿革,也是为了发挥北京的区域战略优势。马云曾说过,不要和政府结婚,要和政府谈恋爱。
从经济维度来看,2016年,中国GDP为70万亿,阿里的贡献占比超过了5%。粗略测算,如果阿里是一个省份,那么阿里省的2016GDP总额排名第六,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超越了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其他26个行政区。
从科技创新维度来看,在去年19个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重任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中,阿里参与筹建了其中两大实验室。一句话,阿里不仅是企业,还是社会企业、国家企业,就像三星之于韩国,苹果Google之于美国,奔驰大众之于德国,成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阿里成为国家企业,是业务和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并非阿里和马云一厢情愿的迎合。既然阿里已经到了这个位置,和政府多做沟通,在首都设立双总部,就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二是北京兄弟公司有带动作用。目前,阿里巴巴北京员工增加到目前的12000人。全球用户量最大的第三方浏览器UC浏览器、国内第二大互联网地图软件高德、阿里健康总部都设在北京。而阿里线上线下联动的合作伙伴苏宁和银泰商业均在北京有多年的深耕。众所周知,阿里投资参与的中国最大视频网站优酷、最大社交网站微博,总部也在北京。
三是北京是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竞争市场。马云曾说“在北京地区,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业务、独立的管理模式。北京是我们所有竞争对手最强的地方,但是我希望员工能够让北京因为有阿里北京而感到骄傲。”阿里宣布双中心战略,标志着阿里巴巴在中国北方市场全面发展,而众所周知,阿里巴巴电商的竞争对手京东就是以北京为基地的。就电商而言,过去一个阶段的竞争,在于买得到,提供确定性的产品和服务,而电商的下一幕,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天猫要想继续在北京保持就竞争优势,就必须落地更个性更精准更本地化的服务。落子北京,成为了必然选择。
关于版权
消费金融行业评论
投稿、广告、商务合作请联系
最后更新:2017-08-19 23: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