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tower
法律人如何用 Tower 管理项目
文/古城 陕西稼轩律师事务所律师 无讼学院第十期学员 公号:legalrisk
任何一款产品的背后都有他独特的思维,比如微信的思维是连接、无讼阅读的思维是网络法律媒体。今天我们要谈的这款产品叫Tower(https://tower.im/),它的思维是项目管理。
接触 Tower 是在笔者参加无讼学院之后,Tower 是无讼学院极力推荐的一款产品,被称为“团队协作的利器”。但笔者认为,Tower 作为项目管理的利器更为合适。接下来笔者就按照项目管理的五大流程(下图)来看看 Tower 是如何帮助我们实现有效的法律项目管理。
法律项目管理来源于《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这本书,其中提到未来法律人的一种职业为“法律项目管理师”,对此笔者深表认同,并心向往之,也诱发我通过 Tower 来进行法律项目管理的想法。我们以笔者目前进行的 ERA(企业用工风险评测)项目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 Tower 进行法律项目管理。
一、组建团队
《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这本书中还提到一个理念——未来的律所是一种无边界的律所,未来的法律人之间会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协作。其实不用等到未来,现在就可以实现“无边界律师”。
ERA 思路确定之后,笔者通过 Tower 邀请(图1)拉入三个劳动法律专业人员,两个深圳,一个陕西,三个人分属于不同的律所,而后创建 “ERA 研发小组”(图2),形成了 ERA 研发小组团队(图3)。
具体操作如下:
图1
图2
图3
注意事项:ERA 项目之所以可以进行无边界合作,根据在于 ERA 本身是一款用工风险评测工具,对各地企业具有普适性,因此可以形成“合作开发,成果共享”的合作模式,避免了因利益分配造成的合作障碍。
二、项目讨论(启动阶段)
团队形成后,我们需要通过讨论落实 ERA 项目的启动,由此我们借助 Tower “讨论模块”做项目启动的讨论(图4)。
ERA 项目的启动讨论是按照四个框架进行:
(1)ERA 项目的目标客户
(2)ERA 项目的设计思路
(3)ERA 项目操作流程
(4)ERA 项目具体分工
图4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再启动》一书中提到“企业成立立新项目真正成功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三’,尤其是在开发新产品时”,如此高的失败率何难说和项目启动阶段的前期沟通没有关联。因此,项目思路拟定之后,团队成员曾多次就 ERA 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对项目设定框架、确定分工、进度、并就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预先设定解决方案。
充分的沟通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
三、项目规划阶段
启动阶段是项目的宏观准备阶段,而规划阶段则需要将宏观的设想具体化,即规划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做些什么”“谁负责做”“该如何做”“什么时候完成”“需要耗费哪些成本”“需要哪些资源”,以及如何预防及减轻风险。
该阶段我们按照 ERA 框架使用 workflowy 这款新型工具(这款工具笔者随后会在《workflowy 的产品哲学》中介绍,此处不做赘言)来完成(图5):
图5
四、项目执行阶段
ERA 项目目前团队已经进入执行阶段,在执行阶段出现的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
团队成员分属于不同地区、不同单位,需要一个系统对成员做任务分解和分配(图6);
确保 ERA 项目和成员的工作不冲突(图7);
确保 ERA 项目进度,需要对成员任务设定时间限制(图7);
以一周为单位做项目总结和问题梳理(图8)。
而这四方面的问题,我们均可以通过 Tower 来解决:
图6,是按照 WBS 方式对 ERA 的第一阶段任务,即用工风险识别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后的具体任务分配到人;
图7,Tower 中对任务设定了级别功能,即通过“!”标示可以将任务标注为优先级,成员可以按照紧急/重要的标准,对所有的任务进行优先级的排序。
同时,Tower 对每项任务均允许设定完成时间,在完成时间的前三天 Tower 会通过微信或者 Tower 信息的方式提醒任务负责人到期时间,方便成员做任务的时间管理。
图8,Tower内置周报模板,自动对一周任务进行归纳,团队管理者或特定成员可以通过周报掌握项目进度,督促项目按时完成。
五、项目监控阶段
项目监控阶段要求在项目过程中不断监督及控制各个流程是否均符合项目规划。一旦发现有偏差,就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将任务导回正轨;但是若已无法还原,也要做出修正或弥补,以应对新变量加入之后所产生的影响。
ERA 项目我们团队自上月底启动之后尚进入执行阶段,不过“一法通万法通”,ERA 项目监控阶段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员流动和时间控制风险,对此我们也设定了提前的应对措施。
再者,因为使用 Tower,我们可以很容易通过 Tower 周报(图8)和 Tower “动态”功能随时监控项目的动态(图9)。
图9
六、收尾阶段
收尾阶段是项目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对法律项目来说,尤其是研发类法律项目,收尾阶段重点在于做好知识成果的保管和梳理工作。
从笔者以往做团队知识管理的角度看,知识成果的保管和梳理难点在于:
知识管理和日常工作的冲突,成员往往会认为知识管理工作是浪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知识成果的采集困难。ERA 项目预定的是 25 大模块,260 个风险点,每个风险点均包括风险点评估文件、相关法律文书、解决方案文书,如此会形成巨量的信息,如何采集整理就成了关键问题。
对此我们简单介绍下 Tower 做法律知识管理的功能。虽然这些功能尚未用到,但不妨碍我们先对此熟悉下:
图10,Tower 设定了任务面板功能,可以通过面板对任务进行梳理、排列,而不会出现任务找不到或者找不全的现象。
图11,文件模块是 Tower 中做文件管理的利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件均可以适时保存在文件夹中,方便在项目完成后对成果进行梳理以及检索。
如此,我们借助 Tower工具就实现了法律项目管理的五大流程。本文不足之处在于ERA项目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项目,与 PPP、新三板、VIE等复杂法律无法相比。但不论任何法律项目,其基本的框架也离不开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的五大流程。
对复杂的法律项目,我们还是可以本着拆解的工作方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进而实现法律项目的解决。而对于 Tower 工具,重点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去接触、去运用,让 Tower 逐步成为我们工作的一种习惯。
最后更新:2017-01-07 18: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