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魔獸
回首暴雪嘉年華2005:《魔獸世界》是當年的展會主角
本文由 魔法時代 原創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前言:第11屆暴雪嘉年華將於11月3日至4日(北京時間11月4日至5日)舉行,在接下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這個專欄“探索暴雪嘉年華”將把目光重新投向過去,逐一回顧曆屆暴雪嘉年華的故事,從中你會發現暴雪一直以來的悄然變化和成長。
暴雪嘉年華,2005年10月28-29日,安納海姆會議中心
從首屆暴雪嘉年華開始,安納海姆會議中心就是固定的舉行地點
讓時光回到2005年,在成立14年之後,暴雪娛樂舉行了首次暴雪嘉年華。2005年,對於我們來說已經很是久遠,那一年沒有微博沒有微信,沒有遊戲直播,沒有《爐石傳說》,沒有《守望先鋒》,沒有《暗黑破壞神3》,沒有《星際爭霸2》。隻有……《魔獸世界》,那個“一個世界在等待”的WOW。
那一年的遊戲業界在兩個世代之前,Wii、Xbox360及PS3唿之欲出,如今橫行業界的許多超級大IP,那個時候還隻是某個開發人員腦海裏的狂想。
那個時候,暴雪娛樂正因為《魔獸世界》的成功發售,成為業界MMO的重要力量,越來越多的玩家和行業人士開始把目光投向暴雪,暴雪身上的標簽不再隻是RTS或者ARPG,《魔獸世界》的名頭越發響亮。
2005年,暴雪嘉年華屬於《魔獸世界》
《魔獸世界》從1999年開始開發,2004年2月開啟BETA測試並於同年11月23日在北美、澳大利亞及新西蘭上線發售。隨後是2005年《魔獸世界》頻繁的動作:
2005年1月18日,《魔獸世界》在韓國發布上線。
2005年1月28日,《魔獸世界》史上副本BOSS首次被擊殺,奧妮克希婭被韓國服務器Elune的公會The Chosen首殺。
2005年2月11日,《魔獸世界》歐洲服務器發布上線。
2005年4月8日,Patch 1.4.0發布,帶來PVP榮譽係統。
2005年4月26日,《魔獸世界》在中國開啟BETA測試,第一個小時就有10萬玩家登記注冊。
2005年6月7日,Patch 1.5.0發布,引入戰場係統,當時包含兩個戰場:戰歌峽穀和奧特蘭克山穀。
2005年7月12日,Patch 1.6.0發布,黑翼之巢以及暗夜馬戲團加入遊戲。
2005年8月,《魔獸世界》全球付費玩家數量達到400萬。
2005年9月13日,Patch 1.7.0發布,祖爾格拉布副本、阿拉希盆地戰場及荊棘穀釣魚大賽加入遊戲。
2005年10月28日,首屆暴雪嘉年華暴雪公布了《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
2005年11月,《魔獸世界》全球付費玩家達到500萬。
可以說,暴雪的2005年屬於《魔獸世界》,《魔獸世界》帶給暴雪的是新的巔峰的開始。暴雪玩家數量的暴增,是推動暴雪舉辦嘉年華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舉辦這樣一個活動不僅利於自家遊戲新內容的公布和宣傳,還可以讓開發人員有機會向玩家們詳細講述《魔獸世界》這個極為宏大遊戲的方方麵麵。
回顧2005年暴雪嘉年華的日程,你會發現絕大部分內容都屬於《魔獸世界》。以下是首屆暴雪嘉年華的內容羅列:
主要活動:
《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發布
《星際爭霸:幽靈》介紹
牛頭人樂隊表演
Cosplay大賽
《魔獸世界》座談:
資料片DEMO演示
副本討論
地下城製作
故事及任務設計
專業技能及物品
角色職業討論
《星際爭霸》座談:
《星際爭霸:幽靈》DEMO演示
綜合座談:
遊戲行業職業座談
暴雪動畫設計
漫畫故事
電競比賽:
《星際爭霸》
《魔獸爭霸3》
《DOTA》
你會發現除了《星際爭霸:幽靈》有部分內容之外,整個2005年暴雪嘉年華的對外發布內容都被《魔獸世界》所包攬。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是暴雪首次係統性的、詳細的對外講解《魔獸世界》各個主要係統並與玩家和媒體交流。毫無疑問《魔獸世界》是開創性的,暴雪需要這樣一個窗口向外界傳達他們的理念和想法,外界也需要這個機會更多的了解《魔獸世界》的方方麵麵。
從2005年開始,暴雪嘉年華的結構成型
2005年的暴雪嘉年華規模並不大,大約有8000人參加,當時隻占用了安納海姆會議中心的一部分場館,並且第二屆暴雪嘉年華直到2007年才舉辦。但是首屆暴雪嘉年華就確定了隨後曆屆暴雪嘉年華的結構形式。
從首屆暴雪嘉年華開始,發布會、開發者座談、最新內容試玩、電子競技比賽、Cosplay比賽、閉幕式演唱會、暴雪嘉年華大禮包就成為雷打不動的“暴雪嘉年華標配”並延續至今。
特別要說的是,暴雪嘉年華的大禮包贈送《魔獸世界》魚人寵物的傳統也是從2005年開始,當年贈送的就是藍色魚人“奔波爾霸”,啊……當年誰會想到後來這個小魚人會成為要火的《風暴英雄》裏的一名英雄角色呢?除了魚人寵物,當年的大禮包裏還有以下給力的內容:《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測試KEY、暴雪嘉年華T恤、暴雪主題紀念品等。
如果當年你去了現場並拿到魚人寵物,那麼說明你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的骨灰了。
2005年暴雪嘉年華的電競比賽同樣是眾星雲集。
《星際爭霸》比賽的參賽選手有8位,其中4位韓國選手4名非韓選手(都是邀請參加),最後由著名蟲族選手YellOw奪冠,前四都是韓國人,亞軍到第四名依次為Reach、NaDa、Nal_rA。
《魔獸爭霸3》比賽的參賽選手有8位,剛好每個種族各2人。最後是Grubby奪冠,亞軍到第四名依次為Zacard、Tod、Shortround。
不過當年的比賽獎金和現在相比是相當寒酸了,當時隻有冠軍和亞軍有獎金,冠軍獎金10000美元,亞軍獎金3000美元。沒錯,單個項目總獎金隻有13000美元。
你可能會問,那《DOTA》比賽呢?
現在已經很難考證當年那場《DOTA》比賽的情況,當年的新聞報道鮮有提到,我在搜索的時候甚至找到一個暴雪嘉年華期間的老貼,裏麵多位玩家都在問《DOTA》比賽到底怎麼樣但是沒有人回答。
這可以理解,當年所有人關注點都在《魔獸世界》。
暴雪嘉年華2005,現在看來一些有趣的事
12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人和事。
2005年暴雪嘉年華是那個被遺忘的遊戲《星際爭霸:幽靈》的最後一次公開亮相,大家都知道這個遊戲最後胎死腹中。這個遊戲最初於2002年在東京電玩展被宣布,暴雪當時想通過這個遊戲重回家用主機市場,但隨後幾次波折之後該項目被取消,後來暴雪再次在家用機上發布大作就已經是2013年的《暗黑破壞神3》主機版。
暴雪嘉年華2005現場的《星際爭霸:幽靈》小冊子
2005年暴雪嘉年華不僅發布了《星際爭霸:幽靈》的開場動畫,還給大家發了遊戲的宣傳小冊子,看起來很棒但是誰知道後來就……

等到第二屆暴雪嘉年華於2007年8月舉辦的時候,由於《星際爭霸2》已經於同年5月19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的暴雪全球精英賽上公布,所有人都在談論《星際爭霸2》,沒有人再提起《星際爭霸:幽靈》。
無論怎麼說,最終諾娃還是在《星際爭霸2》擴展任務包中當上了主角。
Jeff Kaplan現在作為《守望先鋒》的開發總監而被大家所熟知,然而在2005年,他還是《魔獸世界》開發團隊的一名設計師,出席了當年的暴雪嘉年華並主持了幾個《魔獸世界》座談,不得不說當年他看來年輕得多……
2005年暴雪嘉年華中的Jeff Kaplan
Jeff Kaplan於2002年加入暴雪,之前他和暴雪的Rob Pardo同在一個《無盡的任務》公會。有一天暴雪發布了一個《魔獸世界》的開發職位,Rob Pardo就推薦給Jeff Kaplan,後者申請了那個職位並成功入職暴雪。最初Jeff參與了《魔獸爭霸3》的QA工作,隨後轉入《魔獸世界》團隊與Pat Nagle成為最初的兩位任務設計師,這段時間他和Chris Metzen緊密合作。後來Jeff的工作不再局限於任務設計,加入了PVE內容設計,因此在2005年的暴雪嘉年華中,他是《魔獸世界》副本座談的主講人。
2005年的Jeff Kaplan站在暴雪嘉年華的講台上,麵對熱情的《魔獸世界》玩家,肯定沒想到許多年後他會參加代號“泰坦”項目的開發並遇到失敗最終又帶領團隊崛起造就了大紅大紫的《守望先鋒》。
本期結語:
2005年的暴雪嘉年華較之後來雖然規模不大,但奠定了暴雪嘉年華的基本傳統(發布會、開發者座談、最新內容試玩、電子競技比賽、Cosplay比賽、閉幕式演唱會、暴雪嘉年華大禮包),暴雪玩家從此有了麵對麵與開發團隊溝通和交流的機會,一個時代悄然展開。
最後更新:2017-10-24 11: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