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27 返回首页    go 优酷网


阿里再度发力短视频:推“竖屏资讯平台”,优酷能“一竖成名”吗?

短视频这股风还在吹。资本依然在不断为这片红海添火,巨头如阿里也从产品、内容、广告等方面发力短视频。

今年的秋集上,优酷宣布推出“优酷资讯平台”,入局直播、短视频领域。此次推出“竖屏视频”概念,实际上也是试图从“形式”上突围如火如荼的短视频行业。

如今,每个视频平台或许将进入到“精细+工艺”的阶段。各大短视频平台的竞争或许已经从“如何吸引新用户”转移到“如何留存已有用户”上。

从“横屏”到“竖屏”

10月24-25日,优酷秋集会在上海举行。优酷自去年首创“春集”和“秋集”的全新概念后,一年两度对外发布重磅策略和内容新品。

在今年秋集新资讯论坛上,优酷宣布推出新资讯产品矩阵“优酷资讯平台”。同时,优酷也宣布全网首推竖屏资讯。

不是专门做短视频的优酷却成了国内第一家吃螃蟹的视频平台,率先打出了“竖屏”这张牌,并开始试水资讯类短视频。

据了解,优酷新资讯产品矩阵由三大产品构成:

一是以“辣报”为核心品牌的场景资讯,包含了整点资讯、现场资讯等;

二是直播资讯,优酷推出了直播资讯栏目《此刻 live》,将现场直播覆盖全球大事件;

三是长视频深度资讯,用访谈+现场的形式挖掘内容深度。

由此可见优酷的野心,这三大产品涵盖了三种形式,“辣报”用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定位移动短视频场景资讯;“直播资讯”则是采用直播的形式,实时直播大事件;“深度资讯”则是长视频,倾向于内容的深度挖掘。

小红观察到,优酷APP上的“优酷辣报”账号下已经上线“今天 你该知道的事”、“辣报”、“每日热点TOP100”、“谣言集”、“法制奇案”等内容,目前更新至719集,累计播放量达到1.2亿。

(刷爆朋友圈的金拱门)

不仅如此,在“播单”子栏目下,已经有“辣报竖版视频”的合集,共有35个视频。可以看到,未放大的时候,视频画面大概占据三分之一的画面,以竖版的形式位于中间,放大之后则自然地充盈整个屏幕。

至于“直播”,在优酷APP也早有入口,不过是位于频道栏的最后一个位置,比较难注意到。相对于直播平台而言,优酷的直播显得比较简单,多为一些明星、体育赛事等内容。

至于直播资讯栏目《此刻live》,目前在账号“此刻live”下仅有9个视频,除了前三个节目聚焦于全球好玩的事情如东非动物大迁徙之外,其余的视频为“国庆特别直播”,聚焦于边疆军营、边防战士。

据优酷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优酷接下来将与国际台联合制作大型系列直播《行走“非遗”》,以直播的形态用“知识”解读“历史”。

对于“长视频”的深度资讯形式,小红在优酷APP上还没有找到相关内容。

总而言之,优酷一口气用三种形式呈现资讯,在内容方面下足了功夫,但似乎并不满足于此。除

了推出资讯产品矩阵之外,优酷也推出了“竖屏资讯”的形式,试图优化用户的观看体验,这也成为了一大亮点。从“横屏”转向“竖屏”,优酷改变的不仅是“横竖之分”。

“竖屏”更适合短视频?

优酷高级总监徐昊如是表示“竖屏”的优势:“竖屏视频是符合移动互联一代语言、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创新体验,竖屏让用户可以完成一指缠(一只手完成所有点、划等动作),一眼见(一眼看见重点看懂内容),一心用(不走神不分心沉浸式消费)。”

在美拍、秒拍、梨视频等短视频平台上,“横屏视频”占据的比例远远高于“竖屏视频”,尤其是PGC内容。比如在“秒拍”首页推荐的视频中,小红没找到一个竖屏视频,进入观看时均无法跳过“横竖屏”切换的步骤。

虽然只需要耗费短短一两秒的切换时间,再加上调转手机的动作,却会对观看体验、内容的连贯性造成干扰,无形之中消磨用户的观看兴趣。尤其是如果短视频开篇有广告植入,很可能就会在切换之间被忽视,弱化了广告效果。

优酷并非第一个推出竖屏视频形式的平台。据媒体报道,国际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早已经推出了一个垂直的视频播放器,以适配人们用手机观看视频的习惯。同时,视频团队也将在手机拍摄的垂直视频直接在该播放器中呈现。

今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也先后在Snapchat开启了竖屏资讯的尝试。

小红还看到了关于《华盛顿邮报》推出竖屏视频之后,《华盛顿邮报》解释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与 Snapchat 的兼容:那上面的视频主要都是竖屏的。

这意味着,资讯类短视频首先开启了竖屏资讯的尝试,而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虽然距离成为主流的表现形式还很遥远,不是专门做短视频的优酷却成了国内第一家吃螃蟹的视频平台,率先打出了“竖屏”这张牌。

在阿里大文娱优酷副总裁郑蔚看来,在移动为主要载体的互联网媒体中,在产品形态上没有更新,其实相当于一篇文章永远写的是八股文。

她表示,竖屏是结合了所有的思考和理解想出来的一个产品方式,她相信竖屏会对这个行业有非常大的推动。

目前,“竖屏”仅在资讯短视频试水,优酷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动作还不得而知。“今年会大力推竖屏,同时会拿出首页很重要的资源来推竖屏版的产品,12月1日会全线上线。”不过,郑蔚透露出了优酷今年对“竖屏”的重视程度。

虽然“竖屏”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小红认为,并非所有的短视频内容都适合用“竖屏”形式来呈现。比如有故事、场景类的短视频节目,相当于“微电影”、“微电视剧”,用“竖屏”的形式反而会弱化画面的内容承载能力。

举个例子,搞笑类短视频《陈翔六点半》以优秀的制作水平着称,但由于是“情景短剧”,用“竖屏”的形式反而会显得突兀,影响内容质量。

由此可见,“竖屏”并非适合所有的短视频类型,而是需要考虑具体的视频内容,否则会面临有了形式、却少了灵魂的尴尬情况。

短视频如何突围

短视频这股风还在吹。

资本依然在不断为这片红海添火,巨头如阿里、腾讯等也卯足了劲,从产品、内容、广告等方面发力短视频,这股火越烧越旺。优酷推出了“竖屏”这种全新的产品形态,实际上也是试图从“形式”上突围如火如荼的短视频行业。

在郑蔚看来,如果短视频市场已经接近被争夺完了之后,每个视频平台都将进入到“精细+工艺”的阶段。

小红认为,“精细”意味着精耕细作,“工艺”则是能够另辟蹊径地推出新产品形态,优化用户体验。也就是说,各大短视频平台的竞争或许已经从“如何吸引新用户”转移到“如何留存已有用户”上,这其实更考验平台的功力。

短视频尝鲜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短视频这样的形式,将其视为获取资讯、阅读内容的常用方式

相较于众多短视频平台而言,优酷或许不具备竞争短视频流量的优势,但背靠阿里这棵大树、有优质内容作为支撑,优酷竞争短视频流量的实力不可小觑。

除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之外,优酷推出“竖屏形式”也希望能够让广告主得到更好的流量入口、更高的曝光价值和更适合的呈现方式。

也就是说,“竖屏视频”所具备的沉浸式体验、重点集中等优势将会更受广告主的青睐,将更利于短视频的变现。

当每个视频平台都进入到“精细+工艺”的阶段时,短视频行业需要新的尝试,寻找新的突破方向。“竖屏形式”的出现让短视频创业者眼前一亮,无疑值得摸索和尝试,或许将带来一股“竖屏视频”热潮。

但小红认为,赛道越拥挤、市场越狭窄,越要保持清醒。如何深耕本身的内容,开创独特而更适合自身的工艺,而不局限于追逐风口,或许将成为短视频下半场的新赛程。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先获得授权。

最后更新:2017-10-26 23:04:48

  上一篇:go 接档《白夜追凶》、《将军在上》21小时破亿,优酷超级剧集再添一翼
  下一篇:go 优酷秋集发近百部热综大剧,阿里大文娱2018年这样“富养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