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07 返回首页    go 优酷网


优酷秋集发布数十部剧集:阿里不设上限的豪华片单后还有什么

即将过去的2017年对于优酷而言,可以说痛并着快乐。一方面,随着优酷自身发力和阿里大文娱的协同,“超级剧集”在这一年迎来了爆发。然而,反观支撑视频网站发展的“另一条腿”——自制综艺,对比之下却反响平平,由此产生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尤其明显。

随着近日优酷2017秋集发布会在上海举行,现场不仅发布了37档多元综艺和58部最新大剧,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和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更就优酷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回应。

俞永福指出,“今天的大视频行业已经进入了下半场,面对新媒介、新内容、新生产,任何单体和孤立的模式或思考方式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在杨伟东看来,“未来内容方和平台方之间的链路将变得更深更长,共同长跑意识才是创造出大内容的前提。”

另外,在本次秋集上,优酷还公布了未来一年大剧和综艺的核心项目。剧集方面公布了“古装传奇、悬疑冒险、女性言情、现代都市、燃血青春” 5大类型;而在网综方面则将节目类别细分为“欢歌笑语谈恋爱、萌娃爱豆秀新奇、潮流生活泛文化”三大矩阵。

优酷提出“一同三不同”,能否延续“超级剧集”势头?

今天的优酷,已经迎来属于自己的“厚积薄发”的好时候。

今年4月,优酷提出“超级剧集”的概念,经过短短半年的发展,仅暑期档三大视频平台流量统计,优酷就占据了近一半的份额。如今,继“超级剧集”的概念打响之后,优酷又针对整体剧集做出了更加垂直、细分的类别定义。

杨伟东认为,利用审核的空间赢得网剧生存空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以播出平台属性来划分内容类别的时代也已经成为历史。因此,这三种类型的剧集应该坚持 “一同三不同”的原则,即同一审核标准,不同目标用户,不同排播媒介和不同商业模式。

按照媒体融合的趋势,优酷将剧集重新划分为:“黄金档剧集”、“超级剧集”和“网络剧集”三种类型:

黄金档剧集:顾名思义是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的长剧集,台网同步或者先台后网,它的题材相对超级剧集和网络剧集来说更大众,以老少皆宜的合家欢为主,商业模式主要是广告;

超级剧集:具备媒体的穿透力,主要先网后台或纯网播出,未来也会出现剧院版。题材上会相对新颖,核心用户是消费能力较高的中青年人群,超级剧集的商业化包括广告、会员付费以及衍生品开发;

网络剧集:纯网播出,是在符合审核标准的前提下,平台和内容方集中创新的剧集类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类型、题材和制作上有所突破,它一定不是大剧,也不服务广普人群,偏重年轻垂直用户,人群黏度相对更强,会员付费是最合适的商业模式。

以下为优酷秋集发布的超级剧集片单:

“古装传奇”类:

“悬疑冒险”类:

“女性言情”类:

“现代都市”类:

“燃血青春”类:

从“薄弱环节”到“创新引擎”,“一同三新”综艺布局能否让优酷后来居上?

这一边是“超级剧集”的强势爆发,另一边确是网综业务的进度缓慢。

网综市场出现了多档题材和形式都有创新的节目,比如开创了“萌娃+萌宠”的《小手牵小狗》;把亚文化推到大众面前的《中国有嘻哈》;还有吐槽类脱口秀《吐槽大会》,对此,杨伟东指出,网综已经快速跨过了对电视综艺简单模仿和重度依赖的阶段,成为了综艺行业的重要创新引擎。

“今天的网综创新方向可以总结为‘一同三新’,一同是同一审核标准, 三新是新视听、新故事和新知识。”杨伟东指出,要给观众新的视听审美、新的叙述方式和新的知识信息。未来的网络综艺需要围绕“三新”做内容的创新,才有可能赢得口碑和流量。在这样的思路下,优酷将网综节目类别细分为“欢歌笑语谈恋爱、萌娃爱豆秀新奇、潮流生活泛文化”三大矩阵。

以下为优酷秋集发布的网综片单:

杨伟东:“平台与内容方的共同长跑思维是创造大内容的前提”

在本次优酷秋集发布的片单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创造了高口碑、高播放量的《军师联盟》、《春风十里不如你》以及《白夜追凶》都确定会有续作推出。杨伟东认为,这些超级剧集的“续作”正在探索中国式季播剧模式。

“中国式季播剧不会照搬美剧模式或韩剧模式,而会形成中国自己的季播剧标准。”杨伟东指出,未来中国的季播剧将主要集中在超级剧集和网络剧集领域。而12集篇幅的季播剧并不适用于中国市场,这是中国用户的观看习惯和商业模式决定的,未来中国的季播剧篇幅会以每季24+/36+/48+集为主。

杨伟东表示,未来优酷将重点扶持中国的季播剧,推动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国产季播剧产生。而对季播剧模式的探索,需要基于平台和内容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进一步指出,今天平台和内容方已经由过去短期、简单的产购关系转变为长期、更紧密的共生关系:“如果还把内容方和平台的关系设定为简单的一锤子买卖,这样的内容方没有未来。”

在电视媒体时代和视频发展的早期阶段,“观众”是关键词,内容变现主要基于“观众量”的广告,内容方和平台方的长尾相关性不强。今天随着视频商业模式的发展,“用户”代替“观众”成为关键词,内容营销制作、数据营销、会员付费、衍生开发等商业模式都是围绕“用户画像”展开。

杨伟东在演讲中指出,电视台时代,一个内容采购完成,两方基于这个内容的合作关系就基本结束。而今天,内容方和平台方在内容筹备阶段就开始建立关系,筹备、策划、制作、播出、宣发、商业化、系列化,都要求内容方和平台基于用户建立长期和深度的关系,都要求内容方和平台围绕用户做深度互动。

2016年10月,优酷开始加入阿里大文娱的整合,在一个大文娱的体系下用生态的思维去做内容。借助阿里文娱旗下的影业、文学、音乐以及阿里系的电商资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最近刚收官的爆款剧集《白夜追凶》在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上都有所斩获。

而支撑平台和内容方关系转变的因素,除了商业模式的多元化,还有基于用户运营的内容宣发。此前,杨伟东在优酷春集上提出大内容要匹配大运营、大宣发,从地铁里的十里桃花林、掀起集卡热潮的军师卡,到《白夜追凶》热播时的“千万不要去淘宝搜白夜追凶”,优酷在大运营、大宣发层面积累大量的成功经验。

“平台和内容方的共同长跑思维是做出大内容的前提。”杨伟东指出,在新发展阶段,平台方要深度参与到生产环节中,和内容方一起制定可管理的产供流程。更需要内容方理解平台特质,理解平台的用户数据,参与平台的用户和内容运营。

俞永福:“全世界进入一个周期,叫硅谷和好莱坞的融合与碰撞”

回顾这一年以来优酷与阿里大文娱的融合,俞永福表示,“关键在于树立让当下的品牌、当下的团队更成功的目标,而不是让原来的品牌和团队消失。”他形容自己和杨伟东,“从出发那天起,就进入了阿里优酷永福和阿里优酷伟东的状态,所以彼此间的磨合比大家想象的要少得少。”

但关于优酷的成功,还仅仅是第一阶段的成功。在俞永福看来,整合无外乎要考虑三件事,即团队、战略和业务结果。“首先,关于团队的整合,我和伟东之间明显是互补的。”而关于战略的整合,俞永福曾不仅一次强调阿里大文娱的战略版图,即一个定位:一个阿里大文娱、两个使命:让年轻人的快乐更阳光,帮助产业基础设施升级、三个C:Consumer、Content、Commerce。

至于业务结果,根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7年度Q3在线视频独播剧集流量排行榜显示,TOP10剧集中优酷占据6席,其中《白夜追凶》更以豆瓣评分9.1成为第三季度口碑最高的剧集。而骨朵发布的暑期档剧集数据报告同样显示,优酷暑期档剧集播放量占市场总量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但同时,面对自制综艺这块短板优酷也并未否认。在杨伟东看来,“优酷的综艺战略没有太大问题,但战术上确实有点保守了。”未来优酷将以“更快”、“更开放”、“更新”的姿态,全情投入综艺发展。“我们的战术是快速与果敢,同时不怕试错,因此整体的淘汰率会很高。”用杨伟东的话来说,优酷综艺主要面向三类人群,“年轻人、女性和对于喜剧特别感兴趣的泛人群。”因此,优酷在大力发展喜剧和语言类节目的同时,也向年轻人和女性倾斜,对他们的审美做出反应更快的洞察和判断。

在俞永福看来,内容产业的本质不是“竞”的关系,而是“造”的关系,因为内容产业是不可群举的,不可能形成“一家全都有”,因此这是一个投入周期长、投入规模大的实业领域,和养女儿的道理相似。他强调,“文娱产业的商业发展绝不是一年战斗就能结束的,10亿美金在里面根本只是一摊水,这个业务要走出来要以百亿美金的方式往下去打,这才是竞最终的能力和挑战。”

所以过去一年,阿里文娱对优酷的支持采取的是投入无上限的原则,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优酷回归行业领先位置,未来依旧将坚决秉持“富养女儿”的心态。在俞永福看来,全世界都进入一个周期,叫硅谷和好莱坞的融合与冲撞。但截止到今天,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跑马圈地的冲锋战不再常见,所有的维度皆是阵地战。

他提出,未来“一个大文娱”将成为文娱产业的常态,用户触达、内容生态以及商业化是未来文娱产业最终比拼的三项能力。“大视频行业进入下半场,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只有将产业上下游相互拉通、衔接,外延式成长、集团式作战,才能在全链路地积蓄自身优势和竞争力。”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后更新:2017-10-27 01:04:59

  上一篇:go 这场发布会,优酷拿出了什么“内容秘籍”?
  下一篇:go 接档《白夜追凶》、《将军在上》21小时破亿,优酷超级剧集再添一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