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智聯招聘
中概股在美屢遭“歧視” 智聯招聘殺回中國開辟新戰場
9月25日,智聯招聘 (紐交所:ZPIN)在特別股東大會上宣布,股東已表決通過智聯招聘、S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Pty Ltd.(母公司)、Zebra Mergerco,Ltd.(合並公司)所簽署的並於2017年4月6日公布的合並協議與方案(以下簡稱“合並協議”)。,合並交易完成後,智聯招聘將成為私有公司,其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也將全部停止交易並退市。智聯招聘最大股東SEEK International,以及高瓴資本、方源資本合稱的買方團提出以每股18.2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全部智聯招聘已發行流通股。
大多數中概股公司麵臨“估值普遍偏低、流通性偏弱、融資受阻、遭到惡意做空”等困境,顯而易見的是,智聯招聘上市後各項指標均表現良好,作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領先者,服務企業數和注冊用戶數量穩居行業第一,在上市之後也連續8個季度在營收都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而這樣的成績卻未能很好的反饋到美股市場的估值上,今天的急流勇退顯然是個明智之舉。
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網絡招聘行業》數據顯示,2016年網絡招聘市場規模已達46.1億元,2022年將突破百億,實現翻倍,而做出退市決定的智聯招聘,將會在未來扮演怎樣的角色,值得進行評估。
美國市場低估中概股已是普遍現象
事實上,美國市場對於科技中概股長期以來一直有著極為謹慎的態度,很少給出慷慨的估值,這其中的原因在於同行中國公司,不能與美國科技公司在業務模式上有著完全的匹配。
以典型的阿裏巴巴為例,其在2014年赴美上市之後,雖然其財報保持著強勁勢頭,但是股價卻屢屢發生過山車,而直到最近階段才一點點獲得了美國投資者的信心,開始穩步增長,市值超過亞馬遜也終於成為大概率事件。
但其他電商公司就沒有這麼幸運,例如唯品會雖然同樣有著年年增長的漂亮財報,但是美國市場就是不願意給出慷慨估值,而其他電商公司也隻能活在阿裏的陰影下殘喘。
整個招聘行業,同樣沒有獲得美國市場的青睞,依然整體處於被觀望階段,即使智聯招聘從上市至今,交出了平均每季度接近20%穩定增長的漂亮財報,例如最近的Q2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5.08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4.4%,但是卻對其股價並沒有帶來太大影響。
反而是那些長期在中國投資市場摸爬滾打的投資機構,卻更能夠清楚的看到其中的價值,此次SEEK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高瓴資本以及方源資本等等,全麵支持其私有化戰略,並給出18.2美元的估值協助其強勢退市,信任其未來的反彈空間。
不過,另一個看點在於智聯招聘在退市之後的下一輪動作,將會打開全新的增長空間,這也才是各方資本願意冒險押注其退市的根本原因。
招聘市場下一個戰場在於大數據
當前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已經告一段落,各行業的江山格局短期內也不會發生太大變數,不過不同的是,目前各行業也都在進入全新的大數據爆發階段,而數據對於招聘行業來說,尤為重要。
未來的大數據價值將會從以下三個方麵為整個行業帶來全麵的增長,而這也是智聯招聘所押注的方向。
1)人力資源數據進入質變階段,價值有待挖掘
智聯招聘此前主要的收入在於傳統廣告,這也正是由於招聘行業發展早期,各方數據不夠,而企業如果想要盡快吸引優秀人才,那麼最為有效的方法則是廣告。
但現在的互聯網招聘行業已經走過十幾年的時間,擁有著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記錄著求職者們從實習生成長為管理人員的全部數據。
也就是說智聯招聘擁有的不僅僅隻是求職者的一份份簡曆,更擁有著求職者的全麵綜合畫像數據,而這些數據的價值在此前一直處於量變階段,但現在已達到質變階段。
憑借其擁有1.4億職場用戶,實時動態行為數據,以及企業的職位需求數據,智聯招聘於今年7月發布的“企業智贏計劃”,徹底取消了企業的職業發布費,並轉向以大數據精準推薦的效果付費。
這也意味著其將放棄高額的廣告收入,而將贏利模式全部押注於大數據的精準匹配,也可以算是一場豪賭。
2)新求職者單位價值越來越大,平台轉型是必然選項
招聘市場是一個不斷有新用戶湧入的市場,因此每一個進入招聘平台的用戶,其各種數據行為的增加,其數據價值也就越大。
在過去的一年中,智聯招聘平台共產生11億人次主動求職,6億次企業主動招聘,而智聯通過即時通信內核的支持來促進線上匹配,為5600萬人撮合了麵試機會,且每年的數據都在翻倍增長。智聯招聘針對求職者和用人企業建立了多維度的數據標簽。通過求職者用戶畫像和雇主畫像等信息建立了龐大的人力資源數據庫。
通過用戶畫像,通過平台再現了一個求職者的職業畫像,並通過求職者與企業交互的動態數據鎖定求職者的興趣、所吸引的企業、以及求職決策等信息。除了全職工作信息,智聯還全麵捕捉求職者的培訓經曆、兼職情況、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互動等動態數據,這樣的數據可能比求職者本人更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崗位。
在這個基礎上,隨著數據的不斷沉澱和交互,算法的不斷升級,智聯即可通過智能的數據分析從多個維度,為求職者匹配各種機會,而這些機會也不再局限在一份工作,而是一切可以將人力資源轉換成價值的機會。
在這一過程中,智聯招聘又掌握了更多維度的精準數據,因此可以將適合的人才輸送給每一個企業,形成整體的良性循環,建立起每一個人才資源的長期價值。
由於每一個新求職者被收集了更完整的數據,因此其相對以前僅僅隻有一份簡曆的用戶來說,當前新求職者的單位價值也越來越大。
這也是智聯招聘從簡曆交易價值到人力資源價值的轉型。
3)人力資源數據將拉動全產業發展,或成新增長點
招聘網站的數據不僅隻是用作於自身發展,更可以作為推動全行發展的燃料。
在今年7月舉行的網易雲創大會上,智聯招聘副總裁表示,此前智聯招聘與金融平台合作,打通相關數據,結果發現一些在智聯招聘上頻繁離職的人員在某借貸平台上有著極高的違約率,因此雙方如果能夠提前進行打通,則可以很好的為借貸平台降低風險。
而目前智聯招聘正在打造一個人力資本生態,即讓智聯招聘的數據與其他各個相關產業實現打通,金融場景、教育場景、消費場景等等進行關聯,這樣一來,各行業的發展也將受惠於智聯招聘,同時智聯招聘也能夠獲得更多有效數據,為求職者以及應聘公司雙方提供更精準的匹配。
而事實上,一個人的求職數據真實的反應著一個人的工資、消費能力等等,因此離金融行業非常之近,未來有著極大的可衍生空間。這也可能是招聘行業未來的全新增長點。
智聯招聘此時退市對招聘行業的啟示:
智聯招聘的退市,一方麵是由於美國市場對於科技中概股的普遍低估,而另一方麵,更重要的是由於其看到了數據正在成為招聘行業的新燃料,正在押注下一輪戰略轉型,因此也希望避免營收波動帶來的市場影響,更專注於未來業務。
而回過頭來看,招聘從本質上來說要解決的依然是匹配效率,廣告投放隻是一個中間過渡階段,而數據才是解決匹配效率的核心,智聯招聘的全麵轉型,也預示著行業正在進入全新拐點。
作者:首席發言者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互聯網招聘競爭者眾,風雲之下誰主沉浮?
李文星事件映射出互聯網招聘圈怎樣的亂象?
從拉勾網獲1.2億美元戰投看互聯網招聘網站的新生
最後更新:2017-10-08 06: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