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攤設自助錢箱10年流水百萬 從未有人少給
今年46歲的李德才,家住河南省長垣縣,在縣城開了一個賣豆腐腦的攤子,已經有30年的時間了,做豆腐腦的手藝是父親傳給他的,兩代人做同一味道的豆腐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幾十年來豆腐腦的味道沒有變,所以來吃的人越來越多。李德才告訴作者,自己剛開始賣豆腐的時候是2毛錢一碗,10年前漲到了2元錢,到現在再沒有漲過價。 (來自:微言薄語)
李德才拿著盛豆腐腦的專用勺子說,這把銅勺子用了快20年了,打自己開始賣豆腐腦用壞了兩把這樣的勺子,其中一把還是父親傳下來的,豆腐腦雖然很嫩,看似不費勺子,但是有句古話說“水滴石穿”,不知不覺中勺子就磨透了。 (來自:微言薄語)
李德才說,收款的小木箱子,就放在豆腐腦攤前,這個小箱子已經用十幾年了,每次出攤都會擦的幹幹淨淨,這可是我們家的“聚寶盆”,一定得把它打理幹淨,大家來喝(吃,當地把吃豆腐腦說成喝豆腐腦)豆腐腦,幾乎都是街坊鄰居,自己拿錢往裏放,需要找零錢自己拿即可,十多年了算一算流水賬也有一百多萬元,從來沒有人多拿或者不給錢的。 (來自:微言薄語)
李德才說,剛開始跟著父親做豆腐腦真的感覺很苦,那個時候剛初中畢業,學習不好,沒有辦法,隻能跟著父親學這門手藝,現在好了,30年過去了,每天早晨還沒有出攤就有顧客起早在等了,回想這些年感覺蠻有成就感呢,孩子也養大了,小樓房也蓋起來了,全靠這門手藝。不過人的精力有限,現在做豆腐腦雖然不像以前那麼辛苦,可還是蠻累的,所以一天隻能賣一桶,這一桶能有300-400碗,賣小吃幾乎全年無休。 (來自:微言薄語)
很多顧客喜歡吃“豆臍”(當地一種油炸的麵食,配豆腐腦食用味道很美),李德才會把豆臍給每一位顧客盛的滿滿的。 (來自:微言薄語)
李德才的媳婦在為一名環衛工免費加豆腐腦和湯汁,她說,大家都是街坊鄰居,很多人一碗豆腐腦不夠吃,兩碗又吃不完,所以就為大家免費加湯汁,這樣能吃飽還不 用多花錢。 (來自:微言薄語)
來吃豆腐腦的客人大多是附近的鄉鄰,老人們習慣了這個口味,老人們帶著孩子從小就吃,孩子們逐漸長大也習慣了這個味道。 (來自:微言薄語)
一位顧客自己吃完豆腐腦以後,還要用飯盒帶回家一些,他說這是給家裏老人帶的,今天突然降溫,就不讓老人出門了。 (來自:微言薄語)
淩晨三四點就開始起來做豆腐腦,到了早上8點,一桶300多碗的豆腐腦快要賣完了。圖為李德才正在把準備好的“豆臍”,倒進一個盒子中。關注微信公眾號“微言薄語”還有更多民間小吃等著你。 (來自:微言薄語)
最後更新:2017-10-11 11: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