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4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美食浙江行,用美食記錄一座城!

要想親近一座城市,美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獨特的味道成了城市的名片,記載著這個城市最具魅力的一麵。嘉善,既有山珍海味,也有便宜的有街邊小吃,且都是那種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的東西。用美食去記住嘉善,即使匆匆而過,也會變得深刻清晰。

飄著淡淡荷香的粉蒸肉

荷葉粉蒸肉自清末以來,一直以來就是嘉善人家餐桌上一道地道的家常菜肴。粉蒸肉在西塘,有著非常悠久的曆史。據《清稗類鈔》記載:“荷葉粉蒸肉者,以五花淨豬肉浸於極美之醬油及黃酒中,半日取出,拌以鬆仁末、炒米粉等料,以新荷葉包之,上籠蒸熟。食時去葉,入口則荷香沁齒,別有風味。蓋豬肉之油,各料之味,為葉所包,不泄,而新荷葉之清香被蒸入內,以故其味之厚,氣之芳,為饕餮者流所嘖嘖不置者也。”

1996年開發西塘古鎮旅遊之後,馬德偉和丁誌牛拜師學藝相繼注冊了“老馬粉蒸肉”“阿牛粉蒸肉”兩個品牌商標,使傳統配方得以傳承、發展,精益求精。

“老馬粉蒸肉”是西塘第一家粉蒸肉店。走進西塘古鎮,踏上古老的永寧橋,不時地有肉香與淡淡的荷葉清香隨風飄來,望煙雨長廊東端,“老馬粉蒸肉”的黑底金字招牌赫然醒目。“老馬粉蒸肉”銷售的唯一商品就是粉蒸肉,小店內幹淨整潔,一隻隻竹篾編織的小籃裝著包紮成扁圓形的粉蒸肉碼放整齊,一隻煤爐上一口大鍋內一塊塊粉蒸肉冒著熱氣,不時地吸引著遊客前來品味美食。

“老馬粉蒸肉”的特點就是,堅持選上好的五花肉,堅持挑上好的糯米與白米,堅持用上好的荷葉,再加上秘方調料,放鍋上蒸熟後,肉便帶上荷葉的清香和米粉的酥糯,變得更加可口。如今,配合著西塘古鎮旅遊的火爆,荷葉粉蒸肉受到中外遊客的青睞,特別是節慶假日,產品往往供不應求。

“窯工餐”到“家常菜”

餛飩老鴨煲是一道西塘的土菜。相傳,餛飩老鴨煲是本地的燒窯工發明的。窯戶常與客商來此菜館邊吃邊談交易,酒後喜歡吃些餛飩之類的重湯點心,窯工在窯上幹活,又熱又累,體力消耗很大,休息時來到店裏,也希望有一種實實惠惠,有湯有水。既能下酒,又可充饑的菜肴。老板為適合他們的胃口,創製出這道別具風味的佳肴。

餛飩老鴨煲是一道真真正正的“功夫菜”,除了需要“小火慢燉”,前期的準備工作也很費時間。配料之一的香菇、筍幹都需要提前泡發好,燉鴨之前還要把整理幹淨的鴨放進滾水裏氽燙,等血水和浮沫去除後撈起,再把鴨放在流動的自來水下衝洗一個小時。經過長時間的衝洗,可以使鴨子真正衝洗幹淨,熬出來的湯頭濃白而不油膩。不過據了解,一般嘉善人自己家裏做的話沒有那麼講究,都是氽燙後用水洗淨即可。

接下來,就是真正考驗人耐心的“燉”。把洗淨的鴨子放入砂鍋,水量淹過鴨子,加入一些火腿,等大火將水燒開後轉小火慢燉,時間控製在3個小時左右。燉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加水,以免稀釋湯的濃度。

餛飩老鴨煲不僅料足鮮美,更因其主角老鴨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髒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因此可謂是一道特別適合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分享的滋補佳品。

最地道的街頭小吃店——“涼來西”

跟嘉善人提“涼來西”飲食店,多數人都會伸出大拇指,直誇東西“好吃來西”。在他們的眼中,它不僅是美味早餐的代名詞,更是心中拂不去的記憶。“那可是家老店了,以前是製麵商店,它店麵雖小,但市民都愛去……”如果哪天您有興趣到“涼來西”一聚,說不準就會碰上很多愛講故事的老顧客,他們喝上一口豆漿,話匣子就慢慢打開了。

“涼來西”最早是製麵商店,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成了一家冷飲店,因此取名“涼來西”,但同時它也賣一些小吃類的麵食。後來,“涼來西”老店解散,當時在店裏上班的王雅英與其餘幾名老員工一商量,決定合夥經營,由此開始了“涼來西”全新的發展。

“涼來西”保持了嘉善點心小吃最純正的老味道,其秘訣在於其堅持了傳統工藝,無論用料、配方還是製作技藝,都力求和原來一樣。目前,“涼來西”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幾樣點心:方糕、立夏踏餅、青團子、燒賣、生煎包子、鵝頭頸、珍珠團子。

這其中又屬涼來西的燒麥特別受歡迎。涼來西的燒賣隻有一種餡——鮮筍豬肉。將筍子切丁,豬肉斬得越細越好,再添加水晶皮凍做輔料。筍多則澀,肉多則膩,其中分寸極難拿捏,每位師傅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比。

吃時先咬個小口子,讓皮凍化成的滾熱湯汁順著舌尖落進喉嚨,在冬天陰寒的早晨,似山間第一條破冰的溪流,所到之處春暖花開。再大口地咬下去,剩餘的湯汁裹挾著筍鮮肉香。這固然是燙嘴,但燒賣不能涼了吃,一涼就油滯肉腥,難以入口了。吃完一籠,牙間還須留著幾分膩口的滋味。

吃了就忘不了的管老太臭豆腐

臭豆腐不僅僅隻是紹興的專利,在嘉善,也有一個耳熟能詳的著名品牌——管老太臭豆腐。管老太臭豆腐遍布西塘的角角落落,而且味道也參差不齊,不過最正宗的管老太店鋪在石板路92號,是管老太的第三代傳人孫子媳婦開的,由於石板路屬於景區外,所以想買到正宗的管老太臭豆腐是要出景區的。

管老太臭豆腐的門店很小,小到幾乎不算有,臭豆腐攤邊豎著一塊不起眼的小牌子,寫著“管老太臭豆腐”。這裏經常有很多人圍著,有時候是老太太在賣臭豆腐,有時候又是老爺爺。管老太的臭豆腐炸的外焦裏嫩,吃著味道很香,特別是剛炸出來的時候,逐漸膨脹、變黃的臭豆腐,熱乎乎的配上甜醬很不錯,至於辣醬,與西塘所有辣醬一樣,看著紅但實際不辣而且偏鹹,可以少放一點。

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吃“管老太”家的臭豆腐?首先是選料有講究,她家選擇的是新黃豆製作豆腐幹,鹽鹵是用雪菜、大頭菜、莧菜梗、竹筍、胡椒、水等發酵3個月到半年,得到鹵水。其次,鹽鹵的配製也有講究,她家用的是傳統的發酵工藝,不含任何化學添加劑,別人用石膏點漿,那樣發頭大、產量高,但口味相對差些,管老太臭豆腐采用的是鹽鹵點漿,產量雖然會低些,但口感好。管老太臭豆腐的接班人管富金說,品牌全靠質量打出來,這樣老百姓才吃得放心、吃得開心。

最後更新:2017-10-08 04:06:33

  上一篇:go 炒菜時,用雞精好還是味精好?很多人都用錯了!
  下一篇:go 足不出戶,美食席卷東南亞,哪種糕點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