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创新之道,博古斯实战经验,厨师节的精彩都在这
厨师节落幕了,但厨师们对烹饪的热情不会结束。
10月13日,第27届厨师节在重庆如期举行。此届厨师节不仅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名厨名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中华美食峰会,也开展了第七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全国烹饪技艺大比武总决赛等多项比赛,2017(第14届)中国餐饮食品博览会同期进行中。
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厨师节,经过27年的积累,已然成为了名厨传承烹饪技法、厨师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这次,名厨团队除了为大家带来了美食峰会上的两场精彩直播(谈创新、谈实战经验),还为大家带来了厨师节的一手报道。
阅读要点
兰明路的创新川菜
林韦龙与博古斯之梦
峰会之外的精彩
兰明路的创新川菜
厨师节来到重庆,自然不能不关注川菜的改良与发展。受主办方邀请,川菜大师兰明路在此为我们演示了他的川菜新做法。
了解传统,对创新至关重要,现场演示的东坡牛肉和宫保虾球,以川菜传统的24味为底进行创新,兰明路认为川菜创新的基础,就是掌握传统的川菜技法和文化,脱离了传统谈创新,总是“有点飘”。
东坡牛肉
东坡牛肉,由东坡肉演变而来,改为牛肉是为了给食客提供更均衡的营养。但牛肉如何酥软,是关键。
兰师傅提醒说,选肉和火候是关键:牛肉最好选用牛肋排;先大火封住肉汁,加上香料,用中火(不可用小火)慢慢煸干,小火慢炖,大火收汁,这样才能酥软可口。
宫保虾球
宫保虾球最大的特点是虾球外部酥脆,凉了也不会变软,里面却非常Q弹,保持了虾肉特有的口感。兰师傅介绍,保持虾肉口感的秘诀在于两个细节。
第一遍小火炸定型之后,把油温升高复炸,以此抽去虾肉中约50%的水分;裹宫保汁时,先把汁收干,浓稠后再裹到虾球上,这样虾肉在烹饪过程中一直吸收不到水分,就不会变软。
林韦龙与博古斯之梦
作为名厨的老朋友,林韦龙师傅分享了自己征战博古斯的经历,他曾两次取得中国区冠军,并以中国区冠军的身份前去法国,参加了博古斯里昂决赛。
参加如此专业的比赛,团队配合非常重要。第一次面对新加坡队时,他就发现对手不仅菜品精致,而且团队配合流畅,反观自己有些手忙脚乱,降低了烹饪的效率。
多次博古斯的参赛经历,也让他认识到中国厨师需要团结起来,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厨师的能力,像去年美国队夺冠,便是凝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起努力的结果。
另外,林韦龙也现场演示了香煎法式羊排配根茎类蔬菜,将低温慢煮后的羊排经高温煎制,配上根茎类蔬菜,营养健康。
厨师节:峰会之外的精彩
除了金龙鱼2017中国非遗美食峰会暨八大菜系大师师徒传承峰会外,会场的另一侧也聚集了不少观众——这里是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烹饪协会名厨委员会承办的“劲霸鸡汁杯”第七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以及“劲霸青芥辣杯”第三届中国厨师职业技能大比武。
汇聚在这里的厨师之多,菜品之盛,可谓是“蒸烤煮炸烹不尽,调制东西南北味”。
两天的比赛中,各地的厨师选手展开了紧张激烈的比拼,无论是考察刀工、火功、冷拼、雕塑等项目的技能比武,还是考察继承传统、发扬创新的创新大赛,厨师选手们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希望得到评委们的认可。
激烈比赛中
最终,经过裁判委员会的认真评判和详细考察,第七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共决出创新能手10名,金奖16名,银奖30名,铜奖40名,创新进步奖10名,并根据菜品适应性和创新价值,决出最具推广价值奖和最佳创意奖各5名。
在着重考察厨师基本功底的第三届中国厨师职业技能大比武中,各项目的优秀选手,除了常规的金奖、银奖、优秀奖以外,还被授予 “刀工王”“火功王”“冷拼王”“面点王”“雕塑王”等荣誉称号。
(注:因比赛人数较多,只呈现部分比赛结果,不出现具体获奖选手)
参赛选手的优秀获奖作品,由主办方供图
10月15日,第27届厨师节落下了帷幕。本次厨师节上,我们领略了各派大师的风采,也感受到了年轻厨师对于烹饪的认真和执着,虽然厨师节已经落幕,但是厨师们对烹饪的热爱是永不落幕的。名厨也将继续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直播与独家内容。
-end-
最后更新:2017-10-17 15: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