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晋城我的家,阳城麦芽面馍的故事
从小生活在美丽的阳城,没去上过大学之前一直以为大家过冬的时候都是烧煤火的,过年走亲戚的时候都会带上馍馍,秋天的时候都会去田地里摘酸枣,当然还有全国人民都在吃烧肝。
上了大学后在外地水土不服的时候,才知道住在心里的除了家,还有家乡。
记得有一次有同学问我你们那儿是不是有种泡麦芽面做的馍,我说有呀,完了他就开始各种介绍我们的阳城馍……我当时想不就是走亲戚时带的馍馍么,我们那儿每家每户都做,从小吃到大的呀。
后来村里的馍就莫名开始外卖,有年过年在姨姨家见了一个从北京来的外乡人,见他一次买走了几百个,还说是要带回去北京送礼的。他走后姨和我说,这几年来村里买馍馍的越来越多了,北京上海各个地方的都有,村里每年都有人做,而且每年全村要卖好几万个了……
是么?我怎么没觉得有多好吃。
馍馍是每年过年的时候才做的,是用发芽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做的,此时小麦有部分淀粉转化成了能被人类舌头尝出甜味的麦芽糖及葡萄糖,所以自带甜味,而且小麦发芽过程中会将内部的大分子物质转化成更容易被人类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它制做工期长,人们每天大概三四点就要起床,要拿碳烧大火,考虑到菌类的生长,厨房的温度和湿度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而且总工期大概需要四五天,准备的话,一般都是夏季的时候就需要开始了。
真正开始的时候都是要找邻居亲戚来帮忙的,邻居亲戚有时候也会带上面粉把过年走亲戚需要的份一并做出来。所以每年的制作对每家每户来说都是大事,还要根据个人经验做出合理的人员分工。总之,麻烦我是知道的。
从记事以来每年的走亲戚就是我们小孩的事,每年都要去亲戚家吃一肚,13以前还有压岁钱收,后来也没有了。每年去,亲戚都会把过年自家做的馍拿出来用蒸锅溜一下,烩上一锅菜,我们走的时候也会把从自家带来的馍给亲戚留几个,辈分不一样,留的个数也不一样,一般都是主家自己留的。最后亲戚把我们送到家门口,每年都如此。
后来人们渐渐富裕了,把以前走亲戚搭配馍馍的甜点换成了方便面,后来又换成了古城,换成了伊利……但唯独馍馍每年都做,每年我都要被派去亲戚家吃一肚。也许是觉得只有那付出了自己辛勤汗水做出来的馍馍才能给亲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吧。
这就是我们的阳城馍。也许这才是外乡人真正看重的地方。
这几年临镇的人开了做膜厂,开始了商业化。姨姨自豪得和我说,外地人每次来阳城买馍都会到临镇买上好几百个,再来到我们村里少买上几十个,姨姨问他,他就说那几百个是送人的,这几十个是自己吃的。
有时候也会有点小惆怅,因为商业化迟早会代替费力费时的手工。
最后更新:2017-10-08 01: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