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圈流行一个神秘的包子家族
包子,起源于魏晋时期,多用于祭祖后给宾客分食,那时候的包子是酒面的,米酒和面包上牛羊肉煮蒸熟。
美食圈里流行过狗不理,捧红过鼎泰丰也传唱过庆丰,包子是分地域的,东西南北各有不同,这些包子们隶属于同一个家族————“曼头”,曼头是包子的老祖宗,宋代时期曼头的叫法改为包子,也正是在此时包子的制作开始了南征北战,西进东突的发展。
南方包子以杭州包子为王,淮扬灌汤为尊,杭州包子讲究发面暄软馅料瓷实,个小而圆润。杭州小笼包是个演变物,小笼包特指上海灌汤包,也是宋朝时期开发的爆品,而杭州小笼包却更像是无锡风味,无锡面食更多是发面,所以确切的说杭州包子不该叫小笼包,北京遍地杭州小笼包店却没有一家好吃,面皮过厚馅料无彩,之所以称王仅仅是因为杭州小笼包的店铺遍地开花,从综合面积上来讲算得上王侯。
南方包子里淮扬灌汤才是正经的好物,和上海小笼一样半熟面和出薄皮,馅料和好冰冻一小时,制作灌汤包的关键就在于包子皮是否浸汤,馅料汤汁透而不露,拎起包子褶汤汁下坠,整个包子瞬间成箭矢形,汤汁微晃,皮薄而透。淮扬灌汤包吃起来也很讲究,拎起包子褶放在勺子里,咬开包子边轻嘬,吸满汤汁鲜香满口。上海小笼包也算淮扬灌汤的一个分支,上海小笼包淮扬灌汤的区别主要在于馅料口味,上海小笼包馅料偏甜腻,淮扬灌汤包馅料则是清爽的多。南方包子以淮扬灌汤为尊所言不虚。
北方包子以庆丰为王,山东大包为尊,庆丰包子是老北京人的一种记忆,几十年前庆丰包子并不叫这个名字,当时京城有家京城菜馆叫“万兴居”,很多老北京都对这个招牌念念不忘,只因为万兴居里有北京最好吃包子和最全的老北京小吃,万兴居的包子算是当时最标准的北京包子,中等大小,褶厚皮微薄,发面包子皮浸汤规整且馅料爆满,北京人爱吃实在的东西,万兴居的包子馅算是正中北京人下怀,一口下去面皮暄软馅料扎实,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馅可挑选,白菜猪肉,猪肉大葱,牛肉大葱是主流,那个年代的人每个礼拜都会买上一些包子回家权当改善伙食了。现在的庆丰包子馅料丰富了很多但是滋味却是没有小时候的那种香,可能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好对小时候憧憬的美味淡忘了些,不过庆丰包子的出品还是标准的,馅料用料和食材的选择标准算是最严格的。庆丰包子为王的说法一是因为其店铺扩张速度很快,二则是标榜其对食材的筛选严苛。
被称为尊的山东大包和山东人的性格一样,实诚而直接。山东面食算得上北方发面面食里最好吃的,北京交道口大街里有一家山东馒头店,这家店开了至少十几年,每天都是排成长队,更有人从四环跑过来买一袋子馒头回去,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山东大包和山东馒头齐名,同样是北方人追捧的爆品,山东大包足有成人手掌大小,包子大但是面皮却不厚,发面面皮极其暄软还带着阵阵面粉特有的香气,馅料饱满到真正的填满了整个包子,山东大包馅料特色是用肉粒而非肉末,无论猪牛羊肉馅儿的包子都是一口下去满嘴油汁流淌,咬的狠了馅料的汁水会顺着包子淌到手上,油汁晶莹,香气四溢。北方包子以山东大包为尊,不可争辩。
除了南北代表团之外还有来自广东的叉烧包,新疆的烤包子也都是这个包子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叉烧包严格上来说算是开口包子的一派,只不过不是用油炸而是发面蒸制,叉烧包用叉烧酱做馅,咸甜适口,面皮暄软带有奶香,叉烧包最早流行于录影带中,最早接触叉烧包都是在港片录影带里,感觉那像朵花一样,馅料晶莹的包子很好吃,但是北方人第一次吃叉烧包却是不易接受,97年去香港吃了第一口叉烧包,还记得那种甜甜咸咸的味道很是惊奇,不过吃过两次之后也就逐渐爱上了这滋味,叉烧包一定要去香港吃,无论大馆子还是街边小店都称得上美味。
新疆烤包子是包子家族中的异类,从形状到口味都不寻常,四方形的包子从馕坑里出品,外表焦酥馅料满实,以孜然羊肉馅为主,一口烤包子一口蒜就是新疆特有的味道。
每个家族里必然有些贵族,包子家族亦然。鼎泰丰就称得上包子家族里的贵族,蟹粉小笼包,黑松露小笼包都堪称殿堂级的美食,很多名人都对其盛赞不止。鼎泰丰的小笼包无一例外的汤汁爆满馅料鲜香,其标榜的用航天级标准制作小笼包也不是虚言,每颗包子都是5g的皮,16g的馅再加上18个优美的褶。鼎泰丰的蟹粉小笼包是我的最爱,蟹七肉三,鹅黄溶浆,汤腴味正,用阳澄湖大闸蟹蟹黄做蟹粉小笼包估计也只有鼎泰丰做的出了。
最后更新:2017-10-08 0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