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盐亭一定要吃的一道美味-“米粉二两,美味悠长”
回盐亭,你吃米粉了吗?
遥想在成都读书耍朋友的那些年,
男友(现在老公)时常骑着摩托车带着我,
走街串巷的找“米粉”!
有时候,看着店名进去了,
老板把“米粉”端上来,
男友吃一口就皱眉嘟囔着“这哪是米粉”
老板却理直气壮的说这明明就是米粉的嘛!
那个时候就在想,
这“绵阳米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后来结婚跟随老公回到盐亭,
吃的第一家就是“宽面”家的米粉!
终于明白,当初老公为什么那么纠结了!
米粉
全国米粉的流派虽多,
绵阳米粉则位居前列。
2016年,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大赛中,
共有十个来自四川民间的小吃
荣获“中国金牌旅游小吃”称号,
而在这10个四川小吃中,
绵阳米粉又位居榜首,
可谓美味中的美味。
绵阳米粉历史悠久,传闻已有1800多年历史,其来源故事亦充满趣味。
相传三国时,蜀主刘璋与刚入川的刘备相会于涪城(今四川绵阳)东山,刘备早就听说四川人擅长烹饪,就提出品尝当地美食。
刘璋就说:“闻此山中一人家,其妇善烹饪,祖传以大米磨浆,制成丝,辅以鸡鱼肉等自制作料,开水烫熟即食,汤鲜味美,百里名盛。”
于是,刘璋命令手下将这名主妇叫上山来做了这道奇妙的菜。
还没上桌,刘备及众将就闻到一股香辣的味道。
一会儿工夫就吃了个精光。吃完饭,刘备顿时来了精神,手下众将一个个也都神采奕奕。
再看上下,水肥稻丰、牧笛声声。
刘备禁不住抚掌感慨:“富哉,今日之乐乎,美味也!”
后来,四川民间争相仿制,遂在绵阳遍地飘香。
而故事所传之粉亦非如今之粉,与他粉一样,绵阳米粉起先仍为“粗粉”,形似“米线”,又有一则传说道出其演变历程。
传闻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蒋公琰,不仅是军事政治家,亦是美食家。
一日其微服私访于绵州街头,品尝绵阳华龙旗下诸葛后裔店家连锁米粉后,提出建议原料由粗变细,更方便入味。
是故,绵阳米粉一改变细,形成全国独有之细米粉特色,流传省内外地区细米粉至今视绵阳米粉为鼻祖。
所以绵阳米粉与其他米粉之最大不同在于其粉条更细,也为其至尊美味奠定科学基础。粉细,则质更软糯,汤料则更易入味。
地道的绵阳米粉分为红汤和清汤两大类,红汤米粉以酸辣牛肉及肥肠口味为代表;清汤米粉以鸡汁及三鲜口味为代表,汤汁清澈,油光见底。米粉泡在汤中,加以鸡块或竹笋、海带等,还可依口味可加酸菜或香葱,清香扑鼻。
在盐亭,随便找个地儿,
出门随便左转右转,
不出百步,必有一家米粉店,
路过门口总能闻到阵阵飘香,
可谓闭着眼睛都能吃到米粉。
对盐亭人民来说,
便捷、耐饿、实惠而味美的特点,
让米粉在本地的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
云溪小学门口的开元米粉,文同小学门口的胖米粉,云溪幼儿园门口海带豌豆米粉,回香园的牛肉米粉,四海香的牛肉米粉,鸿宇广场的开元米粉,望江楼市场的李米粉,每个店的米粉各有特色,味道各有各的巴适,个把月就想吃上个一两次。其实小盐最喜欢吃的还是“宽面”店的牛肉米粉,不过如今已经没有了……
打油诗
米粉
举箸尚未食,鲜香急扑鼻,
入口柔而滑,色泽艳且丽,
啖粉为疗饥,谁料竟痴迷,
盐亭多美味,独此难忘记。
悠悠四季,天晴或雨,
每个早起的清晨,盐亭米粉都用
这一抹醉人的鲜香迎接每一位食客,
每个疲惫的黑夜,盐亭米粉都用
这一碗温暖的浓汤抚慰每一位归人。
改编自:西部射洪网 作者:花吃
点击播放
GIF/32K
最后更新:2017-10-08 1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