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熱門ppt
PPT做得漂亮就年薪百萬?別逗了
職場上流行著一條鄙視鏈:
用Word的不如用Excel的,用Excel的不如用PPT的,用PPT的不如講PPT的,講PPT的不如聽PPT的。
關於這個,我既同意又反對。同意的是,單從薪資角度來看,這個段子描述的是事實;反對的是,這並不意味著PPT就能讓你在職場上平步青雲,走向人生巔峰。
今天的文章,Boy 就和大家聊聊關於PPT的那些事兒。
先說核心觀點:
PPT僅僅是媒介,它並不能化腐朽為神奇。真正讓你大放光彩的不是PPT,而是PPT背後所反映出來的你的思想,觀點和邏輯。
下麵進入正文。全文較長,堅持看完絕不後悔。
.......... 進入正文的分割線 ..........
我自己做了8年PPT,電腦裏保存著超過100G的方案,類型從營銷策劃,工作總結,EMBA論文,到數據報告,市場調研,戰略谘詢,應有盡有。先放兩張以前做過的PPT:
我做過的PPT
毫不慚愧地說,職場上幾乎所有種類的PPT我都見過。我自己也開設過PPT的課程。關於PPT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才是好的PPT我有很多經驗和感觸。
第一,PPT是媒介,不是內容
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看,PPT和Word, Excel,甚至Keynote 在本質上並無差異,它們的角色都是媒介,它們的作用都是展示內容。
內容和媒介是兩回事。內容,指的是文字,數字,圖片,圖表;而媒介,是展現內容的平台。Word, Excel, PPT,Keynote等所有電子形式的圖形文檔工具都是媒介。
同樣的信息內容,在Word 上,在Excel上,在PPT上都能夠展現出來。比如之前我和圈外在合作課程的時候,她們的課程都是用Excel來做,因為便於編程。但我不會用Excel,就用PPT做了一個和編程界麵完全一樣的內容模版。由此可見,媒介載體的不同並不會阻礙內容的傳遞,它們的差異僅僅體現在展現方式和使用者的習慣上。
我仿照編程界麵用PPT做的課程內容
Word 是文檔工具,適合展示純文字,字數量大的內容;
Excel 是統計工具,適合展示包含大量複雜數據的內容;
PPT 是演示工具,適合展示圖文並茂的內容;
它們被發明出來是為了針對不同的工作場景。它們的選擇完全根據展現內容的需求而定。哪一種更能夠生動、清晰、直白地將信息傳遞給受眾,就用哪一種。
能用PPT展現出最佳的效果,那就用PPT。不喜歡用PPT,用別的媒介也可以,哪怕是一張白紙,隻要能將信息傳遞到位。
我曾經參加過一次非同尋常的廣告提案。當時提案的創意總監同事一反常態沒有拿出炫目的PPT,而是從包裏掏出一張A4紙。他花了5分鍾,將紙上的故事腳本聲情並茂地念了出來。在場的客戶聽完,當場就拍板買了他的創意。
那張A4紙為公司帶來了上千萬的收入。
這個案例裏,A4紙取代了PPT,成為了展現創意內容的載體。實際上如果你願意,用Word或Excel 寫出來也是一樣。隻要能達到最終目的:讓客戶買單。
媒介和媒介之間並不存在鄙視鏈,它們都是依據使用者的習慣和展現內容的不同而定,並無高下之分。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文章開頭那個段子卻是事實呢?這就要說到第二點,PPT背後代表的意義。
第二,PPT是鏡子,反照出你的角色和價值
實際上,文中開頭的段子反映的是一個公司的組織結構。
做Word的:負責具體執行;
做Excel的:負責數據統計和財務帳目;
做PPT的:負責方案計劃;
講PPT的:負責商務拓展;
聽PPT的:負責最終拍板,也就是老板。
不同的工具,對應的是不同的角色和價值。越往後,角色的價值越高,所獲得的回報當然也越高。
就像前麵說的,PPT的作用是傳遞信息,如果你能用Word,用Excel,甚至其他任何工具都達到同樣的效果,那也無妨。我們不能神話PPT的作用,更不能以為隻要把PPT做得好看就能平步青雲。真正讓你發光的,是你對競爭態勢的認知,對商業機會的判斷,對未來趨勢的洞察。這些,你需要用PPT清晰有力地表達出來,而不僅僅是把它做得好看。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PPT的真正意義在哪裏。那麼如何製作好的PPT,而不僅僅是漂亮的PPT?我們接著往下看。
第三,PPT的終極奧義
很簡單,就三點:
a) 審美;
b) 邏輯;
c) 語文;
a) 審美
這是最容易學會的。現在市麵上大多數的PPT教程都是教你怎麼把PPT 做得漂亮。關於審美,我的看法是大道至簡。
PPT美化的目的,是幫助信息傳達。任何花裏胡哨阻礙信息傳達的“美化技巧”,全都沒必要學。
美化技巧一定讓位於信息傳遞,這是不可逆轉的順序。比如下麵這張PPT,雖然在設計上並不出彩,但精準地傳達了核心信息:新手機的運行效率將大幅提升。
記住,Less is more.
在PPT裏用圓形還是方形好看,標題用紅色還是藍色好看,正文用圖表還是文字好看,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圓形和其它形狀(比如三角,或其它有棱角的形狀)搭配起來會造成突兀和不適感,從而減少了信息閱讀的友好性;
重要的是,標題文字紅色是暖色調,PPT背景橙色也是暖色調,兩者放在一起沒有反差,會讓人難以看清標題;
重要的是,你要傳遞的信息是業績展望而不是概念闡釋,文字表達要寫50個字,而圖表隻用寫10個字,一目了然;
這些才是你真正需要去考慮的“美化”問題。
多去谘詢周圍做設計或用戶體驗的朋友,或者找幾本視覺設計的書來看看,知道一些基本的設計原理和技巧(比如黃金分割,焦點追蹤,留白,透視),你也能把PPT做得好看。
b) 邏輯
沒有哪個PPT教程教過這個,因為邏輯根本就不是PPT領域裏的東西,但它卻是主宰PPT最終質量的“幕後黑手”。
原因很簡單,PPT的目的是信息傳達。而邏輯,決定了你怎樣傳達信息。關於這一點,我之前寫過很多文章,大家有興趣可以翻閱,這裏不做贅述。
邏輯思維好的人,在寫PPT之前一定會構思好提綱,而不是想到哪裏寫到哪裏。這就跟寫小說,寫論文,寫結業報告一樣。提綱的目的,是搭建框架,統領全局。
小說《指環王》的作者托爾金,花了多年時間來構建整個故事的世界觀,包括種族,文化,語言,曆史,各地的神話借鑒等。直到一切設定都敲定時,才開始動筆寫。這麼做的好處,是保證了故事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不會出現前麵挖的坑後麵填不上,或者故事情節前後矛盾。
PPT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提綱的作用,也是邏輯的魅力。
c) 語文
語言和文字的表達能力。這是最最最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點。所以Boy 最後重點來講。
在這個時代,語文是最被低估的能力,也是最被濫用的能力。
很多人喜歡拿百度的PPT說事(比如下麵這張),認為這麼Low的PPT放出來簡直丟人現眼。但這個車禍現場的PPT的本質問題並不是美觀,而是語文表達。
仔細看,這張PPT的標題是:“互聯網從業者的前行業變化趨勢”。這句話是有問題的,正確的寫法應該是:“互聯網從業者來自各行各業”。
為什麼要這麼寫?因為下麵的內容決定了上麵的標題。4位美女的前職業分別是平麵設計,遊戲,時尚編輯,車模,這四個職業本身互相並不存在邏輯關聯,所以隻能用“各行各業”來描述。而這4個人的前行業,並不能看出任何變化趨勢,硬掰都掰不出來。
這張PPT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底色用藍色很醜,或者照片沒有加效果也沒有裁剪。
這張PPT最大的問題,是什麼觀點都沒說,並且標題和內容南轅北轍。
而這份PPT的製作者的語文水平,應該還停留在小學生階段。
很多人喜歡喬布斯的PPT,但如果仔細看你會發現,喬布斯的PPT根本就沒有用什麼美化技巧,就是一張Keynote 模版加上圖片或一兩句話組成。可是這裏麵的語文功力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拿上麵這張舉例,精髓在於“Reinvents” 這個單詞。Reinvent 的意思是徹底改造,重新發明。如果你熟悉iPhone 的發展曆史,知道這款劃時代的手機在誕生之初經曆過什麼,那麼你就會知道這個詞是多麼傳神。
Apple reinvents the phone.
寫出這句話的人是大神。此時不需要任何美美的圖片,也不需要各種視覺特效,一句話就足夠。再配上喬布斯那富有感染力的演講,這才讓蘋果的發布會能成為業界楷模。
這是語文的力量。
比起花心思想著怎麼把自己的PPT做得絢麗多彩,不如花更多時間去磨練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關於這點,Boy 隻有一個建議:
在特定語境中耳濡目染。
語境,就是你所處行業或領域中的語言和情境。谘詢行業有谘詢行業的語境,廣告行業有廣告行業的語境,互聯網行業也有互聯網行業的語境。想讓自己的PPT變得更加專業,就去學習這些語境中的專業人士都是怎麼表達的。多去看看行業新聞,垂直大號的文章,行業大咖的訪談等等,去記住人家的語言,文字和表達方法。
同樣一個東西,不是品牌營銷語境的人寫出來可能是:
“我們的產品要被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來買,大家談論我們的時候都會讚不絕口,還會推薦自己的朋友來購買。”
而品牌營銷語境的人寫出來的是:
“我們的目標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用戶口碑。”
專業不專業,就體現在這些遣詞造句上。
最後,把今天的文章做個小結:
用PPT的並不比用Word 和Excel 的人高級到哪裏去。PPT隻是媒介,真正讓你價值得到體現的是觀點,思想和邏輯。比起學習PPT的美化,你更應該學習表達自己的方法。
PPT做得漂亮並不能讓你年薪百萬,但思想可以。
以上,謝謝大家的時間 =)
最後更新:2017-10-08 02: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