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熱門ppt
PPT邏輯:少了我,PPT做再美也白搭!
在很多人對PPT認知中,以為PPT做好看就可以了,於是熱衷收藏各種漂亮的模板,等到需要做PPT的時候,直接套PPT模板而忽視了PPT的本質:更精準的表達!而承載它的靈魂就是「邏輯」!
缺少邏輯性做支撐的PPT,不僅讓PPT製作者效率低下,更讓PPT觀眾不知所雲。
而好看的模板就相當於漂亮的衣服,沒有好的身材、氣質,即使穿上了漂亮衣服,也會感覺像是買家秀和賣家秀(也許真不是衣服的錯)。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我的建議是,在沒有縷清楚邏輯和大綱框架之前,不要打開PPT。
1.三個明確
在動手之前,我建議先問三個問題:
PPT呈現的對象是誰?
觀眾希望獲得什麼樣的信息?
演示的時間是多長?
先來說PPT呈現的對象,不同身份的對象所處的角度和思維方式都是有很明顯差異的,所關心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
-
對象為上級或者客戶,可能更偏向關心結果、收益或者特色亮點等;
-
對象為同事,可能更關心這份PPT跟我有什麼關係,如果有關係最好單獨列出來;
-
對象是下屬,可能就更關心需要我做什麼,有什麼樣的要求和標準。
一次好的演示一定是呈現觀眾想看的,而不是一味站在講者的角度呈現想講的,所以需要多從觀眾的角度出發。這樣觀眾才會覺得跟自己有關係而不至於打瞌睡或玩手機。
最後就是演示的時長,時間的長短直接決定了內容的多少,當出現內容或節奏把握不當而導致了超時的時候,整場演示結果就會直接減分。如果時間充分,可以完整敘述,如果時間緊張,最好挑選重點進行呈現。
2.金字塔原理
在搭建PPT邏輯結構的過程中,推薦使用【金字塔原理】。
它不僅是國際著名谘詢公司麥肯錫近四十年的經典培訓教材,也是管理者和谘詢者的行業標準。
他的基本形式結構就是:一個中心思想,下麵是分論點,然後下麵是它的論據。采用金字塔原理最直觀的三個特點就是讓PPT的思想觀點:重點突出、邏輯清晰、主次分明。
其中,為了更好的知道邏輯框架的搭建,可以從它的四個原則進行展開:
1、結論先行:每個PPT隻有一個中心思想,並放在PPT最前麵
2、以上統下:每一層次的思想觀點必須是對低一層次思想觀點的概括
3、歸納分組:每一組的思想觀點必須屬於同一範疇
4、邏輯遞進:每一組的思想觀點必須符合邏輯順序
3.三種子結構
金字塔中最主要有三種子結構:序言結構、橫向關係(疑問/回答式對話)、縱向關係(演繹或歸納)。
1、序言結構:講故事式
在確定好中心思想後,開篇就非常重要了,需要持續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常用的一種序言結構:背景(S)-衝突(C)-疑問(Q)-解決方案(A)
S:situation(情景),從觀眾都熟悉的事物和場景引入,拉進距離,增強帶入感。
C:complication(衝突),實際情況往往和我們的預期和要求有衝突。
Q:question(疑問),如何解決問題?
A:answer(解決方案),詳細闡述解決方案
使用這樣的敘事結構,既能吊足觀眾的胃口,也能非常有邏輯的把故事敘述完整同時形成說服力,在大型的公開演講中也不少見,比如柴靜的《穹頂之下》就用到了這樣的結構。
當然順序也不一定要固定,也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運用,比如開門見山式、突出憂慮式、突出信心式等。
2、縱向關係:疑問/回答式對話
縱向關係的實質就是建立一種疑問/回答式的對話,從而使讀者帶來極大的興趣了解你的思維發展。
比如現在需要完成年底招商1000個品牌的目標,還有兩個月時間,隻完成了50%,剩下的50%該如何完成?
當提出個疑問後,就會思考相應的回答,可以從維護老品牌和挖掘新品牌兩個方麵入手。
、維護老品牌:已經有了合作信任基礎,多交流增強互信和感情,讓老品牌多幫忙邀請,也是能幫助其他品牌多一條銷售渠道。
、挖掘新品牌:多出去參加各種展會和發布會,提升平台曝光率,同時多對接一些正在拓展銷路的新品牌。
然後根據剩餘時間,製定詳細的招商計劃。
所做的每一個表述都應當引起觀眾的疑問,而你也必須在這一表述以下的層次上橫向對疑問予以回答。
3、橫向關係:演繹或歸納邏輯
在組織思想時,歸納和演繹是僅有的兩種可能的邏輯關係。
演繹的思路就是從大前提加小前提最後推導出一個正確的結論。
比如,所有的職場人都要會做PPT(職場基本技能),而你如果是一名職場人,就能得出你也要會做PPT的結論了。
而歸納論述的思想則要求對相互關聯且為同一屬性的內容進行判斷,並往上推論出一個總結性的結論。
例如:小王做PPT的時候,可以快速搭建框架,輕鬆玩轉排版,更能做出專業的配色。
通過以上幾個可以歸納得出,小王是一個PPT達人。
當然,無論是采用演繹法還是歸納法,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主題,在選擇上也會有所側重。
如果你的演示更偏向於傳達觀點或者思想,說服觀眾,使用演繹法比較合適;
如果呈現解決方案是你的演示重點,那麼采用歸納法會更合適。
4.案例展示
初學者在構建金字塔原理的過程中,建議采用“自上而下法”。
步驟為:確定主題確定問題給出答案檢查情境和衝突是否導致該問題證實答案填充關鍵句。
平時在工作中比較常見的年終總結和競聘匯報都建議采用自上而下法構建。
通用的架構可以采用這樣的形式,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調整。
5.思維導圖
邏輯這種抽象的事物必須要具象化以後,才能更好的指導我們的工作,推薦使用思維導圖來整理邏輯和梳理大綱,這裏推薦三款思維導圖工具:
1、XMIND:功能強大、大部分實用功能免費;
2、百度腦圖:免安裝(網頁版)、雲存儲(一個百度賬號即可)、可跨設備使用
3、Mindmanager:功能強大,非常經典,但限時免費(收費)
雖然思維導圖工具有很多種,但使用難度不高,基本操作也是相通的。
比如新建同一級主題:ENTER;新建下一級主題:TAB;調整主題:鼠標拖動等。
在製作前,用思維導圖做出一個整體框架會讓製作事半功倍。
當然,不少小夥伴習慣使用Word文檔來列大綱也沒關係,梳理清架構然後一鍵轉PPT也是不錯的選擇(可參見【超實用】word天!一招搞定word文檔轉PPT!),如果是正文內部的邏輯關係,可以嚐試使用內置的SmartArt(可參見內置神器SmartArt,讓PPT不再「殺馬特」!)或者使用插件來輔助完成。
總結一下
1、別急著做PPT,先明確三個問題
2、梳理邏輯推薦使用金字塔原理
3、金字塔的三種子結構
4、金字塔原理的案例展示
5、思維導圖工具的使用
“邏輯是核心,內容是血肉,演示是歸宿”,對PPT而言,很容易出現「形式大於內容」的情況,過度關注設計與美化是一種舍本逐末的行為,內容和邏輯才是PPT說服力的關鍵。
最後更新:2017-11-01 2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