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热门ppt
PPT造车“2018交卷”倒计时,百日鏖战上演“生死时速”
对于立誓要在2018年前实现量产的新势力造车企业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仅有最后100天。2018年前量产不仅仅是嘹亮的口号,也是事关生死、考验商业模式的“淘汰赛”。量产前夜,前途不一定光明,但道路注定坎坷。
新势力造车企业们想要摆脱PPT造车的“头衔”,就需要真正意义的量产车型来证明自己。在这个阶段,快一点交出量产车成为了这些野蛮人的心声。
也许是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新势力造车企业一改以前“低调”的姿态,频频放出关于量产车型的消息。
出镜率最高的,要数蔚来首款量产SUV蔚来ES8。从实车的谍照曝光,到ES8内饰曝光,再到其疑似参数的曝光以及新车上市时间的确立,ES8正在一点点揭开神秘面纱。与此同时,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频频出现在公众面前,为ES8的上市宣传背书。
与李斌一样奔波于宣传自己即将量产车型的还有车和家的创始人李想。自从其首款量产车型试生产下线后,车和家新的融资信息和代工厂的确立等消息不断被曝出。
车和家的造车友军FMC近日也是消息不断,其中最大的动作是确立了新的品牌名称BYTON拜腾。同时,FMC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还对外公布了FMC又获得了共计2亿美元的融资信息。
频频放出利好消息自然能缓解一部分舆论压力,而对于这些初出茅庐的传统汽车颠覆者而言,在距离2018年仅剩不足百天之时,这些挣扎在造车门口的新面孔们还面临着哪些门槛和挑战?谁会最终破茧成蝶?谁又会成为第二个乐视?答案即将揭晓。
融资新动向
到目前为止,今年新能源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发生在北汽新能源身上。8月14日,北汽新能源对外透露了其B轮融资共筹集了111.18亿元人民币。
另外,8月份戴姆勒入股北汽的消息进一步发酵,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对汽车头条APP表示:“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的有关事项,正在正常地进行。”
融资之路一路顺风顺水,其背后有着政策对新能源领域的力挺。双积分政策即将落地的消息以及全球范围内拟禁售燃油车等政策的释放,让各路资本对新能源市场充满热情,这也让发力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分得了一杯羹。
FMC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前不久外公布了FMC获得了共计2亿美元的融资信息;南京开发区给予了长城华冠或其旗下控股子公司20亿元资金扶持其生产新能源汽车。
此前有消息表示,在刚刚获得了6.2亿A3轮融资的车和家正在进行B轮融资,目标金额为30-40亿人民币。
小鹏汽车近日也被传出正在进行A+轮融资的信息。据媒体报道称,小鹏汽车A+轮融资金额为5亿元。而在2018年初,小鹏汽车将启动B轮融资,预计BAT之一领投,具体的融资金额尚不得而知。
据汽车头条APP统计,包括车和家、小鹏汽车正在进行的融资,新势力造车企业已经在2017年完成了125亿到135亿人民币的融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一些新势力造车企业并未公布其融资的具体数额,以上数据仅仅是在粗略估计下而成的。
未来3个月是否还会有新的融资信息尚不知晓,不过可以明显看出,2017年新势力造车企业的融资速度在逐步加快,为其车型的量产储备充足的资金。据悉,新势力造车企业目前完成的融资数额已经超过了前两年总数的一半。
大咖加盟助阵
虽然新势力造车企业饱受业内质疑,但这并没有阻挡传统车企大咖加盟其中的步伐。在经过了2016年的“挖角”大战后,2017年传统车企大佬转战新势力造车企业的迹象并没有减弱。
2017年伊始,便不断曝出传统车企大佬“出走”新势力造车企业的消息。今年1月,原上汽集团CFO谷峰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爱驰亿维,并担任CEO一职;2月,沃尔沃中国前CEO童志远加盟长江汽车;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朱江也于今年2月向雷克萨斯提交了辞呈,加盟蔚来汽车;前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奠定者Roland Gumpert于今年8月加盟爱驰亿维,胜任CPO首席产品官。
关于爱驰亿维最新的人事动向是郭孔辉院士于9月23日正式与爱驰亿维签约,今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专业技术、资金、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建立长期、稳定、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新能源造车产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上的全面发展。不难发现,爱驰亿维是今年挖角大咖最频繁的企业。
而在今年最后三个月里,根据小鹏汽车此前透露的消息,其可能将迎来更多大咖加盟。下半年,小鹏汽车启动了大规模人才招聘计划。据悉,到 2017 年年底,小鹏汽车将在广州、北京和硅谷三地实施人员扩招,团队人数将达到 1500 人的规模。另外据媒体报道,自从原UC联合创始人何小鹏加入小鹏汽车后,将会有更多“大牛”加入小鹏汽车。
冲刺100天
据媒体报道,中国正在考虑允许外国汽车制造商在自贸区内建立独资电动车业务,该政策最快将在明年实施。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取消自贸区内外资电动车企业持股的限制,特斯拉则可能在上海独资建厂进行国产。
这一则消息的流传可能让中国新势力造车企业不仅要与时间赛跑,还将面临来自特斯拉等外资企业分食中国市场的压力。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新势力造车企业一直以来标榜的都是要做“中国版特斯拉”,而如今狼真的来了,在马斯克大举入侵之前,这些纷纷打着“中国版本特斯拉”的信徒们自然要快马加鞭了。
此前承诺了将在2017年实现量产的车企包括蔚来汽车、云度新能源、小鹏汽车、奇点汽车,无疑是为了抢占先机,跟特斯拉打时间差,正在从各个方面促进量产的实现。
从曝光的各种信息来看,蔚来ES8的造车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正在做上市的最后准备工作。据媒体报道称,蔚来ES8续航里程为355公里,百公里加速为4.4秒。ES8限量版首批5000辆车型已经预定一空,第二批5000辆的预定正在进行中。
云度新能源的两款即将量产产品π1和π3先后进入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被获准上市。早在今年年初,云度新能源获得了发改委颁发的新建纯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
另外,π1和π3这两款产品的具体信息也不断被曝出。8月29日,π1正式下线,据媒体报道称这款车已经被越南某企业购买了1000辆。其最大续航里程200km,50公里加速时间约为6秒,上市时间被定在今年第四季度。
从π3曝光的车身尺寸来看,其比π1大了一圈,续航里则程超过300km,也将在今年年底上市。
为了尽快实现量产,此前选择自建工厂造车的小鹏汽车前段时间又敲定了其代工合作方海马汽车,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促进量产。与小鹏汽车一样,车和家也在前不久和华晨汽车达成合作,一边自建工厂一边通过代工的方式双重保障产品的量产。
不过与前几家企业相比,奇点汽车的造车进度稍缓,其目前正在进行各种测试,后续将申请新能源产品目录。
最后更新:2017-10-08 07: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