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
美食
炒菜的時候有這3個壞習慣,會使致癌物成倍增加
許多朋友為了省事,往往第一道菜炒完後就直接炒下一道菜。然而,這個小細節卻隱藏致癌危險,炒完菜的鍋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溫加熱時,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
《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丙烯酰胺》報告結果發現:炒菜時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產生的丙烯酰胺越多;炒菜油溫越高,食物顏色越加深,產生的有毒和致癌物相對更多。
因此,建議大家每炒完一道菜,都要將鍋清洗幹淨後再炒下一道。這樣不僅減少了有害物質的產生,還能防止上一次炒菜的調味料和殘渣影響下一道菜的口感和賣相。
隻吃一種油
食用油是一個大家族,各地廚師對炒菜油都有自己的偏愛,不過有的油對健康不利,盡量少吃為妙。
如各類動物油、可可油、椰子棕櫚油等,這類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八九成,不飽和脂肪酸則低於一成(主要為單價不飽和脂肪酸)。這些油對升高血脂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影響較大,所以經常吃方便麵、肥肉、葷油的人容易患動脈粥樣硬化。
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建議選擇對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影響較小的植物油:茶籽油、亞麻籽油、橄欖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這些植物油中,單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約占40%~65%,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與飽和脂肪酸含量接近。
並且建議,各種植物油最好輪換著吃,這樣所獲得的脂肪酸比例會更加平衡,對健康有好處。
炸過東西的油仍用來炒菜
許多人不舍得倒掉炸過東西的油,還會用來高溫炒菜或油炸,原來這種做法非常錯誤。使用多次用過的油,油裏邊會有殘留致癌物,主要是苯並芘的成分,還有些醛類、雜環化合物等。因而,食物油最佳隻用一次,在操控好油溫情況下,最多2-3次。
最後更新:2017-08-23 1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