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19 返回首頁    go 美食


美食記:油潑辣子一道菜

許多人都知道,“油潑辣子一道菜”是關中八大怪中的一怪,也是關中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實與它密切相關的還有兩大怪,“麵條像褲帶”“鍋盔像鍋蓋”。此外,有一首民謠流傳甚廣:“八百裏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怒吼秦腔,一碗麵條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嘟囔囔。”

這些都生動地說明了辣子與老陝的密不可分,也說明老陝對油潑辣椒的喜愛和對辣子文化的傳承與光大。

根據辣椒傳入我國的時間和路線,綜合判斷考量認為,在辣椒傳入我國的第一時間,陝西富平人就捕獲了這個“寶貝”。因為辣椒傳入我國的路徑除海上外,還有一條更便捷的通道——絲綢之路,所以,加上秦巴山區的早期栽植,陝西富平人吃辣椒的時間在國人中應該是排在第一梯隊的。

很難想象,在當年,當白白的麵條和熱騰騰的蒸饃與紅紅的辣椒終於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定是歡喜得都醉了......

反觀曆史來看,應該說,辣椒圓滿了老陝的飲食文化,也完善了老陝的健全人格,而辣椒在陝西的待遇也一直高於全國其它地區。即使在辣名度頗高的四川、湖南,辣椒也僅是一種調味品。而辣椒到了陝西卻成了一道菜,成了無處不在的存在。這,既是辣椒的幸運,也說明老陝不僅嘴叼會吃,而且創新愛琢磨。

陝西人將吃油潑辣子作為一種美妙的享受,離開了它,即使山珍海味,也覺得沒味。無論是家常便飯,還是待客設宴,油潑辣子是無論如何不能少的。特別是油潑麵類,都離不開辣椒作伴。端上來一老碗,別說吃,先搭眼一看,就讓你口水直流,用筷子挑著一攪,那香、那味、那氣,真陶醉得你回不過神來。細細品嚐,那個帶勁與過癮勝過神仙過的日子。一碗咥完,滿頭大汗,紅光滿麵,人也精神了許多,渾身上下都感到舒坦。

當然,陝西人種辣椒、做辣椒、吃辣椒,是有其曆史地理緣由的。關中古代就是富庶之地,千裏沃野,土地平整,常年雨量充沛,適宜於各種農作物栽培,是中國最早的“天府之國”,所以種植的辣椒好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又因陝西地處黃土高原地帶,常年有西北風侵擾,為驅寒防冷,辣椒也成為極好的禦寒食品,久而久之,吃辣椒就成了陝西人的一大嗜好。盛產於關中地區的辣椒,其質量之優、辣味之純,早就有了“椒王”的美譽,它肉厚、色豔、型長、油大,用手一摸又綿又韌又光滑。

陝西人把辣椒不叫辣椒,叫辣子,這可能與連辣椒籽一起加工食用有關。碾成辣麵兒的辣子,用煎油一潑,吱吱發響,香味撲鼻。調到碗裏,油津津,紅豔豔,夾在熱饃裏,滲透了的紅紅的顏色讓人垂涎欲滴,吃起來真是帶勁、解饞、過癮。

在陝西,隨處都能看見辣椒,人們每頓飯離不開辣椒,家家戶戶掛滿了辣椒。所以,辣椒已成為陝西的一大名產和文化符號。

小編也是一名資深食辣族,對辣椒有著很深的感情和體味。小編以為,就吃辣椒而言,全國當數陝西,為何?因為四川喜麻辣,湖南喜幹辣,而唯獨陝西人咥的是香噴噴的辣子,“油潑辣子一道菜”,陝西人把辣子都做到了極致,做出了花樣,做到了經典。且不說油潑辣子辣子醬,還有八寶辣子醃辣子,涼拌辣子炒辣子,辣子無處不在,辣子人人離不了,頓頓不能少。

很難想象,在500多年前的漫長古代裏,我們的老祖宗們,在沒有辣椒的艱苦歲月裏,他們是怎樣熬過來的?麵和饃又是怎樣下咽的?

油潑辣子,滋養了陝西人的體魄,豐富了陝西人的飲食文化,造就了陝西富平人潑辣豪爽的性格,改變和豐富了陝西人的生活。

總之一句話,油潑辣子,使陝西人吃出了精氣神!

最後更新:2017-10-08 04:36:47

  上一篇:go 元寶餃子與清明粄,美食一樣可以很文學
  下一篇:go 不一樣的韓國旅遊記 美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