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0 返回首頁    go 美食


做飯到底該不該放雞精、味精、香菇精?

有人說味精雞精是化工產品

吃了對身體有害

真的是這樣嗎?

味 精 到 底 是 什 麼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胡小鬆教授為我們解惑說,小麥澱粉經過微生物發酵過程,然後經過一係列的提取過程、修飾過程,最終產生的一種氨基酸——穀氨酸,與鈉結合後形成的穀氨酸鈉,就是味精。

生產味精的原料可以是小麥、玉米、大米等糧食作物。

食 用 味 精 安 全 嗎

自1908年日本東京大學池田菊苗教授,發現穀氨酸鈉可以用於調味,致使味精誕生以來,人們對其是否有害的爭議始終不斷。

終於,在上世紀60年代,國際食品添加劑委員會第19屆會議總結20多年的科學研究後得出結論:使用穀氨酸鈉,俗稱味精,是完全安全可靠的。

雞 精 、香 菇 精、醬 油 P K 味 精

實際上,雞精就是有雞肉味的味精,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但由於添加了鹽、核苷酸、糖和其他香料,因此味道更豐富。

雖然一些高品質的雞精也會適當添加雞肉粉或其他肉類提取物,但一般含量較少。

香菇精則是在穀氨酸鈉的基礎上加入了鹽、白砂糖、香菇香精等,本質上和味精一樣。

此外,因為醬油中氨基酸態氮的含量越高,醬油的等級也越高。因此一些醬油也加入了一些穀氨酸鈉,增鮮提級兩不誤。

所以炒菜做飯時,雞精、味精、香菇精以及含有穀氨酸鈉的醬油一定要避免重複使用。

味 精 安 全 但 不 宜 多 吃

大家都知道鹽不能多吃,味精等鮮味劑也是同一個道理,味精含有鈉離子。鈉離子攝入過多容易引發高血壓。

此外,穀氨酸會抑製神經遞質的傳遞,如果攝入過多味精,容易引發頭暈、貪睡、肌肉痙攣等症狀,還會限製人體對鈣、鎂、鋅等離子的利用。

放 錯 味 精 = 白 放

貼士一 :溫度太高=白放

味精最好在70℃-90℃下使用,當溫度達到150℃時,便會脫水結晶。

若是超過200℃,穀氨酸鈉就會變成焦穀氨酸,也就沒有鮮味了。所以做菜或煲湯時,臨出鍋時加入味精最佳。

貼 士 二 :太酸太堿=白放

通常PH 值在5.5-8.0時,味精鮮味最濃;而PH值小於4時(酸),鮮味較弱,大於8時(堿)則會形成二鈉鹽,鮮味就不存在了,因此過酸過堿都會影響鮮味。

天 然 味 精 更 健 康

味精畢竟是化合物,長期食用並不利於健康,這些“天然味精”提鮮更美味!

第 一 名 香菇

香菇中富含遊離氨基酸,不僅營養豐富,味道也鮮美。將泡幹香菇的水加入菜肴便可提鮮。

第 二 名 胡蘿卜

胡蘿卜不僅能提鮮還能開胃,尤其和肉菜搭配還能消除肉腥味。

第 三 名 :魚蝦

蝦皮、銀魚等海鮮直接放入菜肴中可以提高鮮味,或是曬幹後研磨成粉,使用起來更方便。

哪些人群不宜多吃味精與雞精?

孕婦不宜吃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血液中的鋅與之結合後從尿中排出。味精食入過多會消耗大量的鋅,導致體內缺鋅。鋅是胎兒生長發育的重要微量元素。

嬰幼兒不宜食用味精雞精

穀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過多食用味精,會造成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緩慢,嚴重者會嚴重影響嬰幼兒的智力!

患有高血壓的人不宜食用味精雞精

患有高血壓的人如果食用味精過多,會使血壓更高。所以,高血壓患者不但要限製食鹽的攝入量,而且還要嚴格控製味精的攝入。

老年人不宜食用味精雞精

味精、雞精吃多了,常常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味精和雞精中含有鈉,過多攝入可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缺少納,老年人患上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的幾率更高。

最後更新:2017-10-15 07:09:44

  上一篇:go 美味蝦做法大全,吃到停不下來!
  下一篇:go 可怕!炒菜時做這幾件事,可能會讓全家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