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美食
出發瀘西,領略四洲市交匯之美——美食篇
舍姐這幾天有事兒忙著,就來不及更新,請各位寶寶原諒,那麼話不多說,答應你們的瀘西美食介紹就在下麵,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瀘西特有的一道風味小吃—青玉米粑粑,也是人體健康的食品。青玉米粑粑香、甜、鮮、嫩、糯、味美可口。青玉米粑粑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成份,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可減少冠心病和高壓血壓的發生。
油香是回族人民的傳統食品,凡是在瀘西縣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習俗,每逢開齋節、 古爾邦節、聖紀節,家家都要煎炸油香。以麵粉加酵母,用溫開水和好。發酵後的麵用堿水中和後摻進雞蛋等輔料,在案板上揉好後攤成碗口大小的圓餅,表麵劃二三條刀紋,然後放在鍋內用香油炸熟,色紅鬆軟,味美。
八大碗實際上主要是由豬肉製作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當時儒家與道家文化盛行,人們崇拜“八”這個數字。當時酒家講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個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葷四素組成。四葷: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材料精選肘子肉,後臀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帶、粉條和農家時令菜蔬(如蘿卜、白菜、茄子等)。
蕎麥五色餅:五色卷以糯米粉混合蕎麥粉,加上雞蛋揉搓成皮,再包裹進青衣魚柳、雜菜、紅蘿卜、冬菇、青椒、明太魚、雞蛋絲便是一道可口的菜肴。
蕎粑粑蘸蜂蜜:懂的人,到瀘西吃飯時,首先點的一定是“蕎粑粑”。它是用當地高原特產優質苦蕎麵粉調製烙出來的,吃的時候,蘸上當地土蜂蜜,密甜中稍透微苦,清涼可口,醇香而不膩。
羊湯鍋:瀘西東山的羊滿山跑、食百草、肉鮮美、功效好,成為當地“綠色食品”。清、鮮、爽、脆,把全身是寶的東山羊美食發揮得淋漓盡致,“涮”出風味。
瀘西縣的洋芋種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三塘鄉、向陽鄉,由於兩個鄉鎮氣候、土壤等優勢,兩個鄉鎮洋芋曆來以個頭大、質量高、口感好而倍受廣大客商青睞,瀘西的消費者也非常喜歡吃洋芋,炒、蒸、煮、煎、烤等種類繁多的洋芋在各類餐桌上隨處可見。而當地的村民每到洋芋收獲的季節,采用煮、曬傳統手工藝辦法加工成幹洋芋片。
老砍刀:賣的是小鍋單煮,當街的爐灶甚為龐大,紅紅的炭火把銅鍋燒得唿啦啦作響,用的銅鍋和碗也比一般店鋪的更大一號。
瀘西的苦蕎茶不僅綠色好喝,而且還具備苦蕎的功效:清肺涼腑、消炎解毒、開脾健胃、預防高血壓,它是旅客們為親朋好友帶禮品的首選。
瀘西自釀的蕎酒它以高寒山區的優質苦蕎為原料,用得天獨厚的阿廬古洞地下礦泉水係“觀音寺”井水,把蕎籽蒸煮、糖化後精心釀製而成。色清透明、甜而微苦、回味餘香,去瀘西一定要品一品它的甘洌、清醇。
瀘西香椿是各大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它的營養豐富充裕,嫩葉內富含大量的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卜素以及大量揮發油和磷、鐵等礦物質,各種營養素比較全麵、均衡。多食用香椿還有理療人體各器官的作用,對感冒,風寒、風濕、胃痛等特別有效。
大部分瀘西人都有吃酸辣椒的嗜好,而且不論是城裏鄉下,幾乎家家都有一壇壇自製的酸辣椒。酸辣椒看上去水靈靈、黃亮亮,吃起來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飯菜。熟吃時,炒肉類、魚蝦、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進酸辣椒,別有風味。
瀘西逸圃“花生糖”是用白糖和蜂蜜熬到沸點後下花生仁,等糖水再次升到沸點時加蓋熬約5分鍾。待溫度到115℃時揭蓋,再煮片刻,邊炒邊熬製,至140℃左右時端鍋。下鍋後炒動20~30次,即可上案板,攤開、刮平冷卻後用刀切成1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
最後更新:2017-10-08 0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