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期貨
大商所:加快推出玉米期權和生豬期貨
摘要
9月20日,“第十屆中國玉米產業大會”在大連召開。在大會開幕式上,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在致辭時表示,將紮實做好新品種、新工具的上市,加快推出玉米期權,為企業提供更為豐富、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和交易策略;全力推動生豬期貨上市,為相關企業提供更為完善的避險服務。
9月20日,“第十屆中國玉米產業大會”在大連召開。在大會開幕式上,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在致辭時表示,將紮實做好新品種、新工具的上市,加快推出玉米期權,為企業提供更為豐富、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和交易策略;全力推動生豬期貨上市,為相關企業提供更為完善的避險服務。
他表示,為更好地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三農”,大商所將加大創新力度,提升服務水平。除了品種、工具創新之外,還將穩步推進規則製度創新,將玉米交割區域擴大至全國,努力推動玉米市場從北到南、從產區到銷區、從水路到陸路的全麵融合和暢通。此外,加快推出農民種糧收入保障計劃,大商所將繼續聯合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相關機構,穩步擴大“保險+期貨”、場外期權、基差貿易等試點,為農民和涉農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綜合性風險管理服務,有效促進農民穩收、增收。
王鳳海指出,中國玉米產業大會召開的十年,是中國糧食流通體製改革不斷深化的十年,也是中國期貨市場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提升的十年。十年來,大商所見證了國內玉米產業的改革之路。2008年國家出台的玉米臨儲政策,對鼓勵農民種植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以來,根據市場形勢,國家取消了臨儲政策,實行市場化定價,並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推動玉米市場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麵,玉米種植麵積連續兩年調減;另一方麵,玉米消費渠道更加多元化,國家鼓勵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的生產與消費,已經出台相關政策,此外,玉米下遊的飼料、養殖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相關企業加快了在東北地區布局。當前玉米市場迎來了新的發展局麵,同時隨著價格波動的加大,農業經營主體避險需求大幅增加,這為期貨市場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品種體係建設方麵,大商所圍繞玉米產業鏈條,分別於2013年、2014年上市了雞蛋和玉米澱粉期貨品種,連同已上市的豆粕期貨、豆粕期權,初步形成了集原料、加工、飼料、養殖於一體的完整的避險產業鏈條。同時,玉米期貨市場規模不斷壯大,今年1-8月份,日均成交65萬手,日均持倉142萬手,較2007年同期分別增長了3倍和2.3倍;市場結構明顯優化,單位客戶持倉占比達到42%,目前國內主要的貿易、加工和飼料養殖企業均參與了我所玉米和玉米澱粉期貨交易,一些玉米企業已經開始使用期貨點價方式開展貿易活動,玉米期貨市場功能逐步強化。
王鳳海表示,十年來,大商所持續完善規則製度,不斷推進期現結合。服務實體經濟是期貨市場的根本宗旨。大商所堅持貼近產業需求、貼近市場變化,持續開展了一係列的規則製度創新,著力解決市場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在玉米品種上,大商所不斷修改完善玉米交割質量標準,優化交割流程,相繼推出了“三步交割法”、玉米延伸交割、集團交割等製度,交割區域從遼寧港口擴展至東北三省一區,企業交割成本進一步降低,服務了國家收儲製度改革,得到了國務院相關領導同誌的充分肯定。在雞蛋品種上,今年通過實施新的交割製度,實現了主力合約連續,成為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第一個主力合約連續的品種,市場運行質量明顯提升,有效滿足了相關企業的避險需求。
(原標題:“第十屆中國玉米產業大會”昨日在大連召開 大商所:加快推出玉米期權和生豬期貨)
(責任編輯:DF353)
最後更新:2017-09-21 05: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