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
期貨
期貨公司中報盤點:永安領跑 天風淨利同比下滑90%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2017年半年報陸續公布,截至8月25日,已有20家券商係和新三板期貨公司公布上半年財務數據。在已公布的半年報中,大多數公司實現營收和淨利潤正增長。永安期貨、浙商期貨、創元期貨等增速搶眼,華泰期貨、天風期貨等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據某券商係期貨公司人士表示,期貨市場上半年麵臨監管態勢,市場交易並不理想。不僅總體交易額下降,期貨公司間競爭持續加劇。根據中期協數據,2017年1-6月,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4.78億手,累計成交額為85.91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5.48%和13.52%。
雖然交易量有所下降,但上半年期貨公司整體營收和淨利潤整體實現正增長。1-6月期貨公司總營收125.15億元,同比增長18.55%;淨利潤為36.42億元,增幅達27.12%。
永安領跑
在已公布業績的期貨公司中,永安期貨持續領跑,業績亮眼,營業收入49.03億,同比增長108%;淨利潤4.72億,同比大增140%。
財報顯示,除主要業務穩步增長外,永安期貨創新業務占據較大比重。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 18.04%,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4.67%,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 23.18%。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14.49%,主要係公司全資子公司永安資本現貨銷售業務規模擴大。
另外,永安期貨投資收益非常可觀。財報顯示,永安期貨上半年投資收益達4.16億元。其中,長期股權投資收益達1.04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投資收益為1.76億元。長期股權投資收益主要來自聯營公司永安國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永安期貨方麵稱,“公司正開始向全資產配置轉型:一是抓好優質資產,以統分結合的方式,開發優秀投顧;二是加強大型機構資金對接;三是做好 FOF 等自主品牌的產品創設工作。”
永安期貨自 2011 年起監管評級為 A 類 AA 級,在中期協8月10日公布的期貨公司評級中,依舊為A 類 AA 級。
掛牌新三板的12家期貨公司中,除海航期貨和渤海期貨外,其他10家半年報全部出爐,除永安期貨淨利潤過億外,另外9家期貨公司的業務規模還是盈利能力在幾十萬到幾千萬不等,以中小型為主。
天風淨利同比降90%
在已公布半年報的期貨公司中,天風期貨淨利潤驟減90.17%的下滑速度引發關注。
天風期貨財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5933.37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79%,淨利潤214.13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0.17%。
從收入構成來看,資管業務下降幅度最大。2017 年上半年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為 4045.74 萬元,同比下降 35.79%,占營業收入比重為 68.19%。2017 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期貨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 1111.56 萬元,同比下降 18.88%;投資谘詢業務收入 1085.94 萬元,同比增長 840.98%;資產管理業務收入 1848.24 萬元,同比下降 61.62%。
天風期貨方麵稱,“2017年上半年天風期貨營業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7 年以來監管政策發生變化,資產管理行業管理規模普遍下降;公司受托資金減少,管理規模下降;市場行情發生變化,資產管理行業管理費率下調,公司管理費收入減少。”
天風期貨2016年業績也不甚理想,但彼時資管業務仍給公司業績貢獻了很大的部分。2016年公司營業總收入1.4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19%,歸屬股東淨利潤4015萬元,同比下降-16.04%。財報顯示,2016年資產業務管理收入9087萬元,占總收入的61.4%。
在“去嵌套、降杠杆、減通道、破剛兌”的監管環境下,期貨資管業務也在納入監管。2016年7月,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簡稱《暫行規定》),對規模高速擴張的期貨資管業務發展進行規範。在此情況下,期貨公司紛紛從通道業務抽身,回歸資管本源,提升主動投資管理能力,已成為期貨行業內共識。
防止資管業務“拖累”業績,部分期貨公司提升主動管理能力。2017年上半年,永安期貨主動管理型資產管理累計22.67億,占管理總規模的73.3%。東興期貨淨利潤同比大增81.1%,其在報告中表示,旗下期貨資管規模迅速增大,主動性管理能力有所提升,為其營業收入增長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也有期貨公司主動發展創新業務。長江期貨表示,上半年公司創新業務持續發力,新設資管產品11隻,規模為1.54億元。同時,長江期貨旗下風險管理子公司打造了專業風險管理平台,報告期末已與16家企業展開項目合作。
東海期貨副總經理邱海翔向記者稱,從行業發展趨勢和監管指向來看,做好主動資產管理,做好創新業務是主流趨勢。“主動管理還要看各公司的能力,差異化會越來越明顯。”
最後更新:2017-08-29 16: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