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15 返回首頁    go 期貨


加快推出玉米期權、生豬期貨

  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在第十屆中國玉米產業大會上表示

  第十屆中國玉米產業大會(更多相關報道見2版)9月20日在大連召開。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在大會致辭時表示,大商所將加大創新力度,加快推出玉米期權,全力推動生豬期貨上市。

  王鳳海說,在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的關鍵之際,市場各方利用玉米產業大會這個平台,深化交流、深度合作、互利共贏,在更高層麵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東北經濟發展。中國玉米產業大會始創於2007年,十年來,在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大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商所麵向全國,先後在大連、長春、南昌、成都、武漢等地成功舉辦,累計參會人員6000餘人,產業客戶比例超過70%。玉米產業大會已經成為玉米上下遊企業與期貨行業交流的盛會,成為共贏發展的重要平台。

  他說,中國玉米產業大會召開的十年,是中國糧食流通體製改革不斷深化的十年,也是中國期貨市場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提升的十年。十年來,大商所見證了國內玉米產業的改革之路。2008年國家出台的玉米臨儲政策,對鼓勵農民種植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以來,根據市場形勢,國家取消了臨儲政策,實行市場化定價,並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推動玉米市場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麵,玉米種植麵積連續兩年調減;另一方麵,玉米消費渠道更加多元化,國家鼓勵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的生產與消費,已經出台相關政策。此外,玉米下遊的飼料、養殖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相關企業加快了在東北地區布局。當前玉米市場迎來了新的發展局麵,同時隨著價格波動的加大,農業經營主體避險需求大幅增加,這為期貨市場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他表示,十年來,大商所持續完善規則製度,不斷推進期現結合。大商所堅持貼近產業需求、貼近市場變化,持續開展了一係列的規則製度創新,著力解決市場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在玉米品種上,大商所不斷修改完善玉米交割質量標準,優化交割流程,相繼推出了“三步交割法”、玉米延伸交割、集團交割等製度,交割區域從遼寧港口擴展至東北三省一區,企業交割成本進一步降低,服務了國家收儲製度改革,得到了國務院相關領導同誌的充分肯定。十年來,大商所不斷探索服務“三農”的有效模式,堅持共建、共享、共贏的原則,聯合相關部委、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信息機構、期貨公司、保險公司等,相繼開展了“千村萬戶”“千廠萬企”市場服務工程以及場外期權試點和“保險+期貨”試點,為國家解決農產品價格補貼問題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

  王鳳海表示,為更好地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三農”,大商所將加大創新力度,提升服務水平。一是將紮實做好新品種、新工具的上市,加快推出玉米期權,為企業提供更為豐富、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和交易策略;全力推動生豬期貨上市,為相關企業提供更為完善的避險服務。二是穩步推進規則製度創新,將玉米交割區域擴大至全國,努力推動玉米市場從北到南、從產區到銷區、從水路到陸路的全麵融合和暢通。三是加快推出農民種糧收入保障計劃,大商所將繼續聯合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相關機構,穩步擴大“保險+期貨”、場外期權、基差貿易等試點,為農民和涉農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綜合性風險管理服務,有效促進農民穩收、增收。

  大會還特別對過去十年積極參與、支持玉米產業大會的單位和個人頒發了“特別貢獻獎”,包括南華期貨、永安期貨和東證期貨3家期貨公司和大連圭澤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顧眾、浙江文德進出口有限公司穀物事業部總經理肖強和中國玉米網創始人、首席分析師馮利臣等6名個人。

  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相關行業協會、現貨企業、種糧大戶、投資機構等多方代表900餘人參加,規模創曆史新高。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9-21 08:48:49

  上一篇:go 蔡丹青:美聯儲如期宣布縮表 金銀短線急挫
  下一篇:go 黃金價格繼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