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5 返回首頁    go 期貨


擴大區域 覆蓋國內主要進口大豆交割口岸

  在此次黃大豆2號合約和規則調整中,大商所對黃大豆2號的交割區域進行了拓展,由原來的大連、南通、日照、青島、深圳5個口岸擴大至全國主要進口大豆交割口岸。大商所相關負責人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本次交割區域調整後,區域內可供交割量將大幅增加,可有效降低交割風險,同時有利於促進區域內壓榨企業參與交易交割積極性,更好地服務相關產業。

  據了解,原黃大豆2號交割區域包括遼寧、山東、江蘇等三省;交割口岸包括大連、南通、日照、青島、深圳5個口岸;指定交割倉庫包括中糧遼寧糧油進出口公司大連儲運貿易公司、大連港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南通糧油接運有限責任公司、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日照港(集團)嵐山港務有限公司共7家期貨交割庫。

  該負責人說,原來的交割區域僅能滿足遼寧、山東、江蘇的有限區域的企業參與。其他地區由於沒有交割庫,產業客戶接貨成本高,原有倉庫倉容緊張時不利於交割順暢,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客戶參與黃大豆2號合約的積極性。調整後的黃大豆2號期貨的交割區域擴大至遼寧、山東、江蘇、廣東、廣西、天津、河北、福建、河南、浙江、吉林、上海等省市。一是將全國主要進口大豆口岸設為黃大豆2號的交割口岸,在交割口岸附近增設相應的黃大豆2號期貨交割倉庫,客戶可在此進行交割。二是將交割區域內的部分進口大豆加工廠設立為黃大豆2號期貨交割廠庫,客戶可在此注冊廠庫信用倉單。

  之所以此次將黃大豆2號合約的交割區域擴大至上述12個省市,該負責人解釋說,首先,擴大交割區域後可以涵蓋主要進口中轉節點。我國大豆進口流向流量明晰,幾乎全部進口大豆都海運至沿海省份港口後,再轉運至本省或內陸壓榨企業,沿海港口是重要的中轉地和貿易節點。目前黃大豆2號交割區域相對較少,大連、青島、日照、南通4個口岸大豆進口量僅約占全國總進口量的33%,擴大交割區域後,所覆蓋口岸的進口量幾乎可以包含全國所有進口量。

  其次,擴大交割區域後可以覆蓋絕大部分壓榨產能。我國大豆壓榨產能主要分布於沿海省份,本次擴大交割區域後將覆蓋全國總產能的89%,更有利於壓榨企業參與交割。

  此外,國家質檢總局對各省份可以卸載糧食的口岸進行嚴格的名單監管,隻有在“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名單中的口岸才可以卸載糧食,包括進口大豆。因此,黃大豆2號的交割口岸必須在“進境糧食指定口岸”名單之中。

  在地區升貼水設計上,該負責人表示,中國主要大豆進口國集中在南北美洲,這些地區到中國沿海港口的運費相差很小。根據對現有數據的整理和分析,自南向北的港口大豆價差無遞增或遞減規律,且近年來各地區間價差明顯縮小。因此,各交割區域之間的地點升貼水為零。

  他繼續說,在交割倉庫的篩選和設立上,大商所主要考慮各地區的進口大豆到港量、區域內大豆壓榨企業數量等方麵,結合各港口的倉儲庫容、物流設施、裝運能力等條件,嚴格按照國家關於進口大豆期貨交割檢驗檢疫監督管理相關規定,開展交割倉庫考察工作。此外,大商所還將在未來引入集團交割的管理方式。

  該負責人說,大商所現有的7家黃大豆2號交割倉庫,仍可繼續進行期貨交割。此外,為保證調整後的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平穩運行,大商所將參照交割倉庫設立原則,逐步在沿海主要港口及各交割區域設立交割倉庫和交割廠庫,以滿足不同區域客戶的套保需求。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6-18 01:24:20

  上一篇:go 大商所:積極研究推出黑色係商品期權
  下一篇:go 大商所對兩名投資者采取暫停開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