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10 返回首頁    go 期貨


黃金投資者受騙概率為何高?

摘要

由於以前的禁令,普通大眾並不具備交易黃金的知識,無數美國人因此被騙。

  在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人選擇持有黃金作為投資這種行為才剛定義為合法,報紙和電視上就出現了欺詐廣告: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買入黃金。當時,某珠寶店搖身一變成了一家黃金交易所,隨後一年貴金屬的年銷售額達1億美元.

  購買黃金?小心遇到龐氏騙局

  沒過多久,開始有客戶投訴稱黃金出貨需耗費數月的時間,有些人甚至從未拿到手過。於是政府各相關部門開始展開調查,結果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當一名法院指定的律師到達公司位於美國羅德岱堡的辦事處並打開金庫時,發現了一堆被油漆塗成黃金模樣的木頭。受騙人數達2.5萬餘人,其中包括退休人員以及基督教牧師等人。

  這並非個例。在同一時期,有另一家名為Bullion Reserve of North America的公司對外宣傳有6千萬美元的黃金待售。但隨後在這家公司宣告破產後,調查者發現這家公司此前都是胡說八道,根本沒有這回事。

  美國國會調查聖莫尼卡一家名為Goldline的公司,隨後發現該公司將有標記的硬幣熔化後出售,平均加價幅度為90%,有一次達到了208%以上。雖然標記貨幣本身不違法,但調查者指出,以熔化硬幣兩倍的價格出售黃金,消費者隻能選擇黃金來維持投資的盈虧平衡。

  在2012年2月時,Goldline公司同意把4500萬美元如數退還給受害者,並留出80萬美元用做未來索賠。無人能數清世上究竟發生了多少起涉及黃金的欺詐案件。但到2014年,一個參議院委員會議員調查了34起聯邦案件,受害者有9000多名,損失超過3億美元。騙子的主要目標為美國老人以及一些搖擺不定的投資者。

  購金者為何頻頻中招?

  為何購買與出售黃金的行為中一直存在著欺詐行為?FX678報道,部分原因可能是在1933至1975年間,在美國,買賣黃金是一種非法行為。與禁酒令一樣,當時還滋生了許多地下黑市與黑心商家。在黃金重新合法化後,這些商人抓住絕佳的時機。由於以前的禁令,普通大眾並不具備交易黃金的知識,無數美國人因此被騙。

  另外一種說法是,在遭受了幾十年的黃金禁令後,美國政府對黃金的監管也大不如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表示,貴金屬不是證券,因此證交所也無法管理黃金。商品與期貨交易委員會也隻安排了一些黃金銷售崗。照道理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有明確的管轄權,但真正想要執行起來的話還是有困難的。

  推銷者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譬如,讓人們買入黃金期貨合約、購買金屬貨幣。這樣的話,即使是精明的投資者也容易被忽悠。FX678援引外媒的報道,有些問題可能隻是投資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在作祟。多數購入黃金的投資者都相信它是有價值的,且相信它未來會升值。這種想法會讓衝動占上風。

  當然,以上的這一切並不是說投資者一定要拒絕黃金交易,黃金交易一直存在,並以某種形式存在了3000年,之後也將繼續吸引合法的買家和賣家。以上發生的一切並非表示投資者要拒絕黃金的交易。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6-19 08:51:18

  上一篇:go 市場避險情緒升溫 銅價偏弱
  下一篇:go 期權收入型策略原理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