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96 返回首页    go 期货


十年磨一剑 期市绽锋芒

  ——访国泰君安期货总裁王桂芳

  引言

  十年磨一剑。国泰君安期货成立整整十年。公司经营范围目前涵盖商品期货、金融期货、资产管理、期货投资咨询、风险管理等各项业务,业绩屡创新高,客户权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关键指标近年来一直位居行业前列。

  瞄准目标突显自身优势

  “回望历史,国泰君安期货自诞生伊始就肩负着打造一个与母公司行业地位相匹配的‘期货及衍生品交易服务平台’的目标。十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创建一流,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开创了众多的行业第一,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正值国泰君安期货十周年,公司总裁王桂芳骄傲地对期货日报记者如是说。

  王桂芳表示,国泰君安期货定位于集团公司“金融衍生品平台”,坚持围绕母公司“成为植根本土、覆盖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的企业发展愿景,以及“稳中求进、扎实推进创新转型”的总体要求,确定了“立足于期货及衍生品金融服务,力争把期货公司打造成为期货及衍生品交易服务最佳提供商”的战略目标。

  王桂芳告诉记者,国泰君安期货积极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不断促进与母公司各业务条线的协同协作,同时在公司内部促进总部与分支机构、各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此外,公司还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内部经营管理流程,提升整体竞争力。

  谈及国泰君安期货在行业内的优势,王桂芳如数家珍。“一是品牌优势显着,行业声誉良好,背靠母公司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有着竞争对手所难以比拟的品牌竞争优势,以及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二是人才储备雄厚,专业能力突出,公司拥有行业内首屈一指的人才队伍,在行业研究及各类创新业务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三是业务综合全面,创新能力较强,公司业务涵盖了经纪业务、资管业务、国际业务、风险管理业务等各类期货及衍生品服务;四是管理模式科学,业务促进作用显着,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四个统一’原则下的分类分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内部管理效率;五是资本实力排名靠前,抗风险能力强,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净资本在行业内位列第二,资本充足率大幅高于行业标准。”

  王桂芳还特别提到一项优势:国泰君安期货高度重视合规风控,致力于将合规风控能力打造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泰君安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我们秉承母公司‘合规、风控为本的企业文化’,注重通过建立健全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了包括董事会、经营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与分支机构的四级风险管理架构,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不断提升风控技术水平,打造行业领先的合规风控管理系统,完善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预警、风险处置、压力测试与风险应急机制,不断改善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未来,国泰君安期货致力于成为期货市场一个以专业见长的负责任的大公司;立足金融市场,全方位服务实体产业;融入集团,彰显期货特色,努力实现更进一步的飞跃。”王桂芳说。

  立足产业服务实体经济

  “国泰君安期货对服务产业尤为重视,为此特别设立了产业服务研究所,以及围绕产业客户开展工作的部门和机构,真正实现了立足产业、贴近实体。”王桂芳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开拓产业客户,国泰君安期货扎实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产业客户开发和服务模式创新。作为券商系期货公司,国泰君安期货不仅具有得天独厚且被市场检验过的金融期货的全面优势,同时管理层坚持“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并重”,双轮驱动,秉持“贴近客户、贴近市场、贴近业务”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进产业客户开发,服务实体经济。

  “国泰君安期货在黑色等产品研究和服务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特色。产业服务研究所黑色团队与黑色行业的众多大型金融机构和产业客户保持着顺畅的信息交流,提供定期及不定期的路演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套期保值方案。”王桂芳介绍,在开发服务客户的同时,国泰君安期货还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概念,努力拓展金融服务的外延和内涵,为产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传导和策略推介。

  二是积极参与“保险+期货”项目。国泰君安期货积极参与“保险+期货”项目,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跨界合作的金融创新有两大意义:一是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并通过衍生品市场转移赔付风险,对于完善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二是改变原有的农产品价格风险转移方式和国家补贴方式,是传统价格保险产品的升级,能有效利用期货市场承接、转移和分散农产品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王桂芳说,目前国泰君安期货获得了上期所橡胶“保险+期货”、大商所玉米“保险+期货”的立项,使“金融扶贫、精准扶贫”走进农户,走进产地,助力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三是推进发展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期权服务。“立足服务实体经济,运用资本运作模式和专业化的管理理念,为产业客户提供一揽子以期现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个性化服务产品,已成为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王桂芳告诉记者,在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风险管理子公司在创新工具、助力企业规避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特别是场外业务发展迅速。子公司采用“场外期权+场内期货对冲”模式,为产业客户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场外市场跟企业的生产周期完全合拍,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做到了多方参与,多方共赢。”

  资管时代期市持续向好

  资管时代,结合公司业务实践和市场发展现状,公司坚持“巩固后台,增大规模,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兼顾业务规模和收入,力争实现在资管产品数量、受托资产规模以及资管业务收入等方面的目标。王桂芳解释道,近期外部监管环境持续趋紧,通道类业务未来将持续萎缩。而对于自主管理业务来说,期货公司在人才储备上同券商和公募基金尚存在差距,整个行业的自主管理规模相对较小,不过期货市场的良好机遇促使期货公司不断加强和深化风控方面的理解,这有助于未来期货行业自主管理业务的发展。公司将从“通道业务为主”朝着向“主动管理”为主的业务模式转型,并持续强化政策配套,充分整合公司及母公司资源,切实拓宽期货资管业务发展渠道。

  对于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王桂芳认为,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金融现货交易的避险市场,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在进行商品价格套期保值,以及股票、股指、国债的风险对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未来,期货行业可以围绕证券、保险、基金在业务创新方面的需求,加强主动沟通和交流,加快设计与之配套的期货及衍生品产品,满足日益多变的客户需求、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

  “我们有理由对期货的发展前景保持一个乐观态度。”王桂芳表示,从经纪业务方面来看,随着原油期货、商品期权等新品种、新业务的推出,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潜力。从资管业务方面来看,主动管理型业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在大类资产配置、财富管理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相关创新业务也将继续推进、拓展,比如做市业务以及海外业务等,期货行业发展将持续向好。”

(责任编辑:DF306)

最后更新:2017-07-18 09:06:57

  上一篇:go 蔡丹青:美国升息前景黯淡 金银延续反弹态势
  下一篇:go 郑商所就棉纱期货合约及规则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