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
期貨
十年磨一劍 期市綻鋒芒
——訪國泰君安期貨總裁王桂芳
引言
十年磨一劍。國泰君安期貨成立整整十年。公司經營範圍目前涵蓋商品期貨、金融期貨、資產管理、期貨投資谘詢、風險管理等各項業務,業績屢創新高,客戶權益、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等關鍵指標近年來一直位居行業前列。
瞄準目標突顯自身優勢
“回望曆史,國泰君安期貨自誕生伊始就肩負著打造一個與母公司行業地位相匹配的‘期貨及衍生品交易服務平台’的目標。十年來,公司始終堅持‘創建一流,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開創了眾多的行業第一,為行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正值國泰君安期貨十周年,公司總裁王桂芳驕傲地對期貨日報記者如是說。
王桂芳表示,國泰君安期貨定位於集團公司“金融衍生品平台”,堅持圍繞母公司“成為植根本土、覆蓋全球、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金融服務商”的企業發展願景,以及“穩中求進、紮實推進創新轉型”的總體要求,確定了“立足於期貨及衍生品金融服務,力爭把期貨公司打造成為期貨及衍生品交易服務最佳提供商”的戰略目標。
王桂芳告訴記者,國泰君安期貨積極采用“矩陣式”管理模式,不斷促進與母公司各業務條線的協同協作,同時在公司內部促進總部與分支機構、各業務部門與職能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此外,公司還采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優化內部經營管理流程,提升整體競爭力。
談及國泰君安期貨在行業內的優勢,王桂芳如數家珍。“一是品牌優勢顯著,行業聲譽良好,背靠母公司國泰君安證券,公司有著競爭對手所難以比擬的品牌競爭優勢,以及廣泛的市場影響力;二是人才儲備雄厚,專業能力突出,公司擁有行業內首屈一指的人才隊伍,在行業研究及各類創新業務發展方麵,具有明顯的優勢;三是業務綜合全麵,創新能力較強,公司業務涵蓋了經紀業務、資管業務、國際業務、風險管理業務等各類期貨及衍生品服務;四是管理模式科學,業務促進作用顯著,公司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四個統一’原則下的分類分級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內部管理效率;五是資本實力排名靠前,抗風險能力強,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淨資本在行業內位列第二,資本充足率大幅高於行業標準。”
王桂芳還特別提到一項優勢:國泰君安期貨高度重視合規風控,致力於將合規風控能力打造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國泰君安證券的全資子公司,我們秉承母公司‘合規、風控為本的企業文化’,注重通過建立健全與自身發展戰略相適應的風險管理體係,設立了包括董事會、經營管理層、風險管理部門、業務部門與分支機構的四級風險管理架構,實現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風險管理,不斷提升風控技術水平,打造行業領先的合規風控管理係統,完善風險評估、風險監控、風險預警、風險處置、壓力測試與風險應急機製,不斷改善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未來,國泰君安期貨致力於成為期貨市場一個以專業見長的負責任的大公司;立足金融市場,全方位服務實體產業;融入集團,彰顯期貨特色,努力實現更進一步的飛躍。”王桂芳說。
立足產業服務實體經濟
“國泰君安期貨對服務產業尤為重視,為此特別設立了產業服務研究所,以及圍繞產業客戶開展工作的部門和機構,真正實現了立足產業、貼近實體。”王桂芳告訴記者,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開拓產業客戶,國泰君安期貨紮實做好三方麵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產業客戶開發和服務模式創新。作為券商係期貨公司,國泰君安期貨不僅具有得天獨厚且被市場檢驗過的金融期貨的全麵優勢,同時管理層堅持“金融期貨和商品期貨並重”,雙輪驅動,秉持“貼近客戶、貼近市場、貼近業務”的服務理念,積極推進產業客戶開發,服務實體經濟。
“國泰君安期貨在黑色等產品研究和服務上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和特色。產業服務研究所黑色團隊與黑色行業的眾多大型金融機構和產業客戶保持著順暢的信息交流,提供定期及不定期的路演服務,為企業量身定製套期保值方案。”王桂芳介紹,在開發服務客戶的同時,國泰君安期貨還利用新媒體和互聯網+的概念,努力拓展金融服務的外延和內涵,為產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傳導和策略推介。
二是積極參與“保險+期貨”項目。國泰君安期貨積極參與“保險+期貨”項目,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這一跨界合作的金融創新有兩大意義:一是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並通過衍生品市場轉移賠付風險,對於完善我國農產品價格形成機製改革具有積極的探索意義;二是改變原有的農產品價格風險轉移方式和國家補貼方式,是傳統價格保險產品的升級,能有效利用期貨市場承接、轉移和分散農產品價格波動造成的風險。”王桂芳說,目前國泰君安期貨獲得了上期所橡膠“保險+期貨”、大商所玉米“保險+期貨”的立項,使“金融扶貧、精準扶貧”走進農戶,走進產地,助力農產品供給側改革。
三是推進發展風險管理子公司場外期權服務。“立足服務實體經濟,運用資本運作模式和專業化的管理理念,為產業客戶提供一攬子以期現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個性化服務產品,已成為風險管理子公司的主要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王桂芳告訴記者,在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風險管理子公司在創新工具、助力企業規避風險等方麵進行了大膽探索,特別是場外業務發展迅速。子公司采用“場外期權+場內期貨對衝”模式,為產業客戶進行個性化定製服務。“場外市場跟企業的生產周期完全合拍,更加靈活和多元化,做到了多方參與,多方共贏。”
資管時代期市持續向好
資管時代,結合公司業務實踐和市場發展現狀,公司堅持“鞏固後台,增大規模,均衡發展”的工作思路,兼顧業務規模和收入,力爭實現在資管產品數量、受托資產規模以及資管業務收入等方麵的目標。王桂芳解釋道,近期外部監管環境持續趨緊,通道類業務未來將持續萎縮。而對於自主管理業務來說,期貨公司在人才儲備上同券商和公募基金尚存在差距,整個行業的自主管理規模相對較小,不過期貨市場的良好機遇促使期貨公司不斷加強和深化風控方麵的理解,這有助於未來期貨行業自主管理業務的發展。公司將從“通道業務為主”朝著向“主動管理”為主的業務模式轉型,並持續強化政策配套,充分整合公司及母公司資源,切實拓寬期貨資管業務發展渠道。
對於期貨市場的發展前景,王桂芳認為,作為重要的大宗商品、金融現貨交易的避險市場,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在進行商品價格套期保值,以及股票、股指、國債的風險對衝方麵有著獨特的作用。“未來,期貨行業可以圍繞證券、保險、基金在業務創新方麵的需求,加強主動溝通和交流,加快設計與之配套的期貨及衍生品產品,滿足日益多變的客戶需求、金融市場的發展需求。”
“我們有理由對期貨的發展前景保持一個樂觀態度。”王桂芳表示,從經紀業務方麵來看,隨著原油期貨、商品期權等新品種、新業務的推出,市場孕育著巨大的潛力。從資管業務方麵來看,主動管理型業務未來市場前景廣闊,在大類資產配置、財富管理等方麵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未來,相關創新業務也將繼續推進、拓展,比如做市業務以及海外業務等,期貨行業發展將持續向好。”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7-18 09: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