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期貨
期貨業從業人數連續三年下降 “挖牆腳”盛行
作為金融子行業,近年來,隨著期貨行業創新業務的發展,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正在改善,2016年,期貨全行業實現淨利潤64.75億元。
雖然相對其他金融子行業,期貨行業盈利能力略顯“羞澀”,但證券時報記者調查和采訪了多家期貨公司後獲悉,期貨行業招聘的門檻大幅提高,多數公司傾向於招聘名校、重點學校的專業人才,一般是要求985或211院校畢業、海歸背景等,學曆以本科、碩士為主。此外,行業也出現了一些從證券、公募往期貨公司跳槽的現象。
名校、重點成標配
從多家期貨公司的招聘信息來看,除了其他具體工作、學習履曆的要求,幾乎都需要名校、重點學校的專業人才,甚至幾乎直接提出985、211院校畢業或有海外留學經驗等要求。
其中,金瑞期貨“招兵買馬”的需求最為強烈,共涉及營銷管理總部、資產管理部、信息技術部、研究所等八大業務部門,數十個具體崗位。金瑞期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公司快速發展對各類高端人才的急劇需求,金瑞期貨通過在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獵聘、校招等多種渠道發布招聘信息,廣泛引進公司急需的各類專業人才。
他表示,今年金瑞期貨招聘的職位種類多、數量大,以市場崗位為主,僅總部前、中、後台各類招聘職位就不下20種。在人才資質的選擇上,公司傾向於招聘具有名校學習經曆的專業人才,一般是要求985或211院校畢業、有海歸背景等,學曆以本科、碩士為主。
廣發期貨相關人員介紹,目前,公司在獵聘網、智聯招聘、前程無憂上都有投放職位的廣告,還會有一些校園招聘。具體招聘要985、211等重點高校本科以上,部分對專業要求比較高的部門,如研發、資管、風險管理等部門要求碩士以上學曆。
平安期貨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目前在招聘技術銷售、市場策劃等崗位的人才,除對工作內容和經驗上有一定要求外,都要求知名院校全日製本科及以上學曆;研究類崗位要求碩士、海歸以上;量化類崗位目前都是博士,行業從業經驗要求也較高。該負責人還講述了一個具體案例,此前他麵試了一位應聘者,工作經曆和能力都較符合要求,但由於其非985、211學校畢業,硬性指標達不到,最終沒能入職。
華東地區一家期貨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公司招聘新人,每一位都需要董事長親自“把關”,異地分支機構采取視頻麵試的方式。
現場麵試,現場拿offer
除了社會招聘,期貨公司在人才大戰中正在積極開辟“第二戰場”——校園招聘,而在以前,校園招聘更多是證券、銀行、保險等其他金融行業的主場。
10月份,長江期貨用半個月左右時間,先後去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武漢地區六所高校進行校園招聘。值得注意的是,長江期貨董事長將會參加所有宣講會,與求職大學生麵對麵交流。長江期貨更是直接打出了“現場麵試,現場拿offer(錄用通知)”的口號。
長江期貨工作人員介紹,長江期貨將安排工作人員簽到並現場收簡曆,宣講結束後進行麵試,優秀者可直通終麵,現場獲得offer;麵試未通過的,可繼續參加後續筆試和麵試。在具體招聘崗位方麵,共涉及資產管理、研究類、營銷策劃等10大類,近30個具體崗位,學曆要求本科及以上,資產管理、研究類、創新業務等崗位學曆要求碩士。
此外,中信期貨、永安期貨、華泰期貨等期貨公司也在組織校園招聘。其中,中信期貨網申截止時間為10月31日,每位學生最多隻能申請兩個職位。11月份組織筆試、麵試,2017年12月~2018年2月為實習階段,最後入職時間為2018年4~7月。
“挖牆腳”盛行
由於期貨行業專業、小眾,管理崗位人才大多數依靠行業自身培養,一些管理崗位也都是行業內部流動,很難從外部流入。
廣州期貨總經理嚴若中介紹,廣州期貨在人才引進方麵,主要依靠合作院校、重點高校等大量的實習生計劃以及社會招聘;在人才培養方麵,廣州期貨建立了內部培訓製度和“師傅帶頭”的模式,凡是新入職的員工,都必須確定一位師傅。此外,廣州期貨重點打造投研一體化,公司研究所是人才的孵化基地,源源不斷地給業務部門輸送人才。
很多中小期貨公司不惜去大公司“挖牆腳”,甚至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一家券商係期貨公司總經理表示,他們公司的營業部負責人幾乎都是從其他公司挖來的。
華南地區一家營業部的總經理稱,他在參加協會的一次培訓的時候,衝上台發言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挖人,在場有120多位期貨公司、行業從業人員,是非常好的機會。
另外一家同樣參加了此次培訓的營業部負責人也表示,他在簽到的時候特意看了參會人員的名單,特別留意了永安期貨、南華期貨等公司的參會人員情況。
的確,一些中小期貨公司更樂意從排名靠前的期貨公司中發現人才。記者認識的一位大型券商係期貨公司經紀業務部門的總經理,跳槽去了廣州地區的中小期貨公司直接當了總經理。
有意思的是,以往從期貨公司到券商、基金公司的情況較為普遍,但近幾年,期貨行業出現了一些從證券、公募跳往期貨公司的人才“回流”現象。華南地區一家券商係期貨公司的部門負責人介紹,他此前在深圳地區一家公募基金擔任基金經理,選擇期貨行業,是因為看好未來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前景。
此外,記者獲悉,深圳地區幾家期貨公司的部門或者公司負責人均是從證券公司轉投期貨行業的。
從業人數連續三年下降
雖然出現了人才“回流”的案例,但近幾年,期貨公司從業人員還是處於淨流出狀態,就職從業人員數量持續下降。中期協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在協會行業信息管理平台等級的期貨公司員工總數為29486人,包括28574名從業人員和912名非從業人員。期貨公司就職從業人員數量較2015年末減少756人,降幅為2.58%。不過,相較於2014年3.16%和2015年5.79%的同比降幅,2016年期貨公司就職從業人員數量下降幅度有所放緩。
從季度變化來看,2016年第一季度期貨公司就職從業人員數量出現最大環比降幅2.45%;第二季度環比降幅開始縮小,直至第三、第四季度出現環比小幅增長。由此可見,期貨公司在春節後流失從業人員較多,於是在下半年的“招聘季”中進行了補充。
在人員數量上,同證券、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動輒上萬人不同,期貨公司絕對屬於“小身板”。中期協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149家期貨公司,平均每家公司擁有從業人員192人。其中,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是中信期貨,擁有從業人員891人;其次為永安期貨、南華期貨、銀河期貨和弘業期貨,從業人員數量分別為808人、719人、661人和646人。從業人員數量最少的5家期貨公司為九州期貨、瑞銀期貨、黑龍江時代期貨、乾坤期貨和摩根大通期貨,分別為23人、25人、25人、25人和28人。
各方聯動破解人才困局
雖然期貨行業前景廣闊,但高素質人才始終緊缺,巨大的人才缺口將成為期貨業發展的一大掣肘。
早在2006年,在全行業麵臨人才匱乏的背景下,大商所就在行業人才培養上進行重點投入,成立了期貨學院,持續開展針對市場各類人群的中、高、低不同類別的培訓項目。今年以來,期貨學院轉型升級,開展了麵向期貨公司講師、分析師、後台業務人員、交易員、風險子公司、首席風險官等六類人員的豆粕期權專項培訓。
此外,今年大商所也啟動了高校大學生期貨人才培育項目,將衍生品人才培育工作前置至人才供給源頭的重要環節——高等院校。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截至10月中旬,大商所已與8個地方期貨業協會、25個期貨公司以及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在內的33所高校合作完成了37個期貨知識培育方案,其中學分教育占全部項目的83%。
華泰期貨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強表示,今年,華泰期貨將借大商所高校期貨人才培育工程項目的開展,繼續推進建立以企業“走進高校”、高校“走進企業”雙向輪動模式的產學研合作基地,聘請企業高管和專業人才為學校校外導師,學校教授為企業簽約講師,共建導師資源庫,解決高校在期貨及衍生品人才培養方麵滯後的困局。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陳冬生
私募基金一站式服務平台
服務內容:
1.入駐全國各大金融城、基金小鎮注冊金融類公司,展業稅務籌劃、合法合理避稅,申請落地獎勵,政府補貼
2.輔導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出具法律意見書、入會事宜
3.基金產品備案、基金保殼、各類通道業務,基金公司孵化投資、資金匹配、高管獵聘
4.金融類公司殼、私募基金牌照的收購及轉讓
5.從業考試輔導,財經媒體路演,金融海外遊學
6.提供全市場有競爭力的股票、期貨交易手續費
服務特點:高效、專業、優惠
最後更新:2017-10-26 0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