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7 返回首頁    go 期貨


一根螺紋鋼“攪局”期貨江湖:“韭菜”瘋狂大佬神傷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期貨市場亦是如此,多空雙方的直接對決,加上較高的杠杆,一招走錯便可能全盤皆輸。

近期,黑色係期貨集體狂飆引發市場矚目。各路資金紛紛殺入期貨市場做多。一時間,早已上漲多時的黑色係集體暴漲,打得不少看空的大佬措手不及。

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市場資深人士,試圖多維度解析此次螺紋鋼期貨的暴漲。

瘋狂的螺紋鋼

首先來回顧近期黑色係中螺紋鋼主力合約走勢,連續數日暴漲,天量成交,讓不少投資者腎上腺素分泌急劇增加。

如果成交金額還不夠刺激,那麼其合約量則足以讓人瞠目結舌。據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螺紋鋼總產量為2.1527億噸。而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4月21日僅螺紋鋼主力合約rb1610合約成交量為2236萬,以一手10噸計算,上市交易量達2.236億噸,抵得上我國一年螺紋鋼的產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4月22日出現震蕩,但是螺紋鋼主力合約成交依然驚人,成交量達到了2192萬手。查閱上海期貨交易所數據發現,不少堅守的空頭也招架不住,開始減倉。

“期貨市場是一個對手方的市場,空頭大幅減倉,現在多頭對手方減少,所以出現了震蕩。目前雙方戰鬥基本上告一段落。目前來看,螺紋主力持倉開始出現分歧。一些此前堅定看多的席位開始看空。從資金建倉角度來看,可能會展開震蕩行情。”一位市場觀察人士說道。

三維度解析暴漲

螺紋鋼的爆發看似橫空出世,其實可以發現早有蹤跡。其中,基本麵上短期供需失衡、神秘資金突然殺入以及政策麵上的春風缺一不可。

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試圖從多方位解讀此次螺紋鋼行情的爆發。

信達期貨研發中心煤焦鋼分析師韓飛表示,對於這一波上漲的邏輯,首先是基本麵上供給跟不上需求,產業鏈低庫存所致。年後產業鏈下遊開始複工,不過在采購時卻發現貿易商手裏沒貨。經過去年的寒冬,鋼廠產量形成窪地,這樣需求上來,短期內供應不上來,形成了短期供需的錯配。今年一季度的需求實際是超預期的,近期政策麵的力度也是比較大的。“從我們觀測到的一個上海線螺終端采購數據來看,螺紋鋼采購這一塊要比去年翻了一倍,量上直逼2013年的一個高點。供給端方麵,鋼廠在去年表現慘淡,開工率下降不少,部分鋼廠資金鏈在去年出現斷裂,短期複產存在一定難度。政策層麵,供給側改革去鋼鐵產能及唐山園博會限產預期,使得市場對未來鋼材產量增長存疑,短期出貨順暢,鋼廠庫存迅速下降。”

當然,基本麵上需求增加還不足以造成如此暴力的行情。金融市場上,資金才是左右走勢的關鍵因素,也隻有資金才能推動如次暴漲的行情。期貨本身的高杠杆,加上大量湧入的資金,螺紋鋼期貨市場成了多頭狩獵的盛宴。

“資金炒作是此次期貨市場暴漲的重要因素。從3月下旬到4月份,螺紋鋼持倉量迅速增長。供需基本麵隻是催化劑,出現暴漲則是短期內出貨緊張,資金趁勢參與炒作。”韓飛表示。

上海大陸期貨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葛寧同樣持類似觀點,他表示:“如果按照期貨本身的存量資金,還不足以這樣漲。股市債市資金比較大,這部分資金進入期貨市場後,風格相對彪悍。”

當然,政策麵的因素同樣值得關注。韓飛表示,“螺紋鋼漲這麼快。還有一個因素則是螺紋鋼的上遊煤炭產業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嚴格控製產量,導致上遊資源的短期緊張,對煤焦鋼產業鏈品種價格的抬升起到了支撐作用。如山西地區對煤炭產量的嚴格控製,原有的生產工作日由330天調整至276天。上遊原料也緊張,整個產業鏈價格都在提升。”

大佬遇瘋狂“韭菜”

股市中的“割韭菜”指的是一部分人虧本離場,新生力量又加入股市,就像韭菜一樣,割一茬很快又長一茬。在“韭菜”入場之際,市場上原來的大佬已經舉起了鐮刀,準備收割。

投資者的熱情,其實從開戶的情況就可以看出。葛寧告訴記者:“去年股市好的時候投資者排著隊開戶,現在又開始到期貨公司排隊開戶。期貨開展了20多年,很少出現目前排隊開戶的情況。”

行情如火如荼,資金不斷湧入。麵對如此多的“韭菜”,此前已經準備收割的期貨老手們卻遭遇了滑鐵盧。

葛寧表示:“這次新進入的資金十分凶勐,這股資金從持倉角度看多集中在江浙。”

數據顯示,4月第二周(4月5日~8日)混沌天成還處於RB1610合約空單持倉排名前二十中較末位置,持倉量維持在3萬手左右。不過,進入4月第三周(11日~15日),混沌天成開始了大幅度加倉,4月11日當日即增加3.78萬手,隨後幾日一路增加至4月14日的12.21萬手。4月19日,混沌天成再度加倉至12.84萬手。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混沌天成席位每天通過加加減減,外界無法清楚洞悉其真實成本,但從該合約的表現來看,砍掉3.13萬手空單的混沌天成席位背後的空方虧損的可能性非常大。

最後更新:2017-10-08 04:11:26

  上一篇:go 期貨之路千千萬,可我唯獨愛此路!
  下一篇:go 期貨小白讀書記1:墨菲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