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82 返回首頁    go 期貨


海內外大佬齊聚鄭州,暢談“期貨市場如何服務國家戰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古箏 見習記者 何洪帥 文 白周峰 攝影

核心提示|9月7日至9日,由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主辦的“2017第二屆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論壇上,各界嘉賓圍繞期貨行業的對外開放、創新發展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進行了充分探討和熱議。

中國期貨行業的國際化路徑

對於本屆論壇而言,諸如“一帶一路”、期貨市場創新等都成為諸多嘉賓熱議的焦點,然而,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化,顯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在本屆論壇的開幕致辭中,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就表示,十八大以來,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取得了新成績。而這一成績主要體現在保稅交割試點全麵展開、引入境外投資者取得重大進展以及與境外證券期貨市場機構股權合作取得新突破三個方麵。

據了解,就保稅交割試點而言,在上期所率先開展銅、鋁期貨保稅交割試點的基礎上,大商所、鄭商所相繼開展了線型低密度塑料、甲醇、鐵礦石等期貨品種保稅交割試點,為引入境外投資者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在引入境外投資者方麵,方星海表示:“我們充分利用有利時機,抓緊推進原油期貨上市工作,目前原油上市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

不僅如此,在談到與境外證券期貨市場機構股權合作取得新突破時,方星海介紹說,中金所、上交所、深交所等3家交易所聯合競購了巴基斯坦交易所(以下簡稱巴交所)30%股權,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中金所、上交所與德意誌交易所在法蘭克福合資成立了中歐交易所,並上線了首支衍生品——滬深300指數ETF期貨合約。部分期貨公司收購境外期貨經營機構,成為主要國際交易所的結算會員。

盡管成績有目共睹,但從商品定價機製看,當前國際上主要的大宗商品已從傳統的生產商或貿易商主導定價,逐漸轉變為由相關多元各方參與的期貨市場主導定價。“在國際貿易定價體係中,中國的聲音還很弱,雖然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位,但主要由於沒有足夠數量的境外產業企業和機構投資者參與,期貨價格的權威性還不夠。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對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方星海表示。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表示,當前全球化退潮正為人民幣參與大宗商品定價權提供了一個戰略良機。在他看來,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過程當中,恰好是建立新的定價體係的絕佳時期,而目前全球大宗商品正好處在下行過程當中,是建立新的貿易規則和定價規則的好時期。

“原油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原油國際貿易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的時間窗口,原油期貨要盡快推出,千載難逢的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胡俞越表示。

對於下一步積極有序地推進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方星海給出了幾個方向:要加快引入境外投資者的步伐;擴大境內外交割區域;開展靈活多樣的對外合作;鼓勵期貨經營機構國際化發展;加強與境外監管機構的跨境監管合作。

尤其在談到引入境外投資者時,方星海表示,把原油期貨作為我國期貨市場全麵對外開放的起點和試點,平穩推進原油期貨上市工作。積極推進鐵礦石等條件成熟的商品期貨引入境外投資者,支持和鼓勵更多合格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商品期貨交易。同時,積極研究金融期貨引入境外投資者的方案,為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提供更加多樣的風險管理工具。

作為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原主席,蒂莫西·馬薩德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認為,期貨市場必須有全球的參與,因為現貨市場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交易,金屬原油尤其如此,中國期貨市場走向國際,一定要吸引更多的國際參與者。

此外,胡俞越也給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期貨市場國際化路徑選擇,那就是交易所國際化、品牌國際化、投資者國際化。

“一帶一路”帶來的開放新契機

紡織行業作為我國傳統的支柱行業之一,在2011年前後經曆了換擋減速之後,今年各項經濟指標有所回升,尤其是化纖行業增速明顯,對外出口大幅增加,網絡零售成為紡織行業的熱點。

按照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所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輸出國,製造能力世界頂尖,亟待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而眼下,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這種發展機遇已經到來。

數據顯示,在紡織行業貿易方麵,今年上半年全球總出口額1240億美元,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累計429億美元,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出口區域。

而在投資方麵,去年紡織行業全球投資26.6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達6.4億美元,其中以周邊如新加坡、越南等國家為主。除了周邊國家,還出現了向非洲國家延伸的趨勢。

其實,“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絕非紡織行業獨享,也已成為期貨行業對外開放的契機。

在胡俞越看來,“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實現一箭三雕:第一,可以促進中國經濟戰略轉型,促進中國產業的國際空間轉移;第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幾乎都是資源型國家,我國可以通過“一帶一路”來有效利用這些資源,因為大宗商品安全體係,就是資源可控製、價格可承受;第三,可以形成以中國為主導的貿易規則。

不僅如此,各交易所很顯然也從中看到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鄭商所總經理熊軍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有著豐富的化工、能源、農副產品等資源,與鄭商所上市品種契合度也很高。鄭商所的棉花、白糖等期貨價格已經成為相關企業貿易定價的基準和經營的依據,PTA、甲醇等期貨價格已經成為國際相關行業的“風向標”。對鄭商所而言,隻有國際化發展,才能鞏固並擴大自己在國際市場的定價影響,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新加坡交易所上海區總經理陳世亮表示,全球海陸貿易已經從歐洲走向亞洲,50%到60%的航運貿易都是在亞洲。新加坡交易所的證券、債權、衍生品市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會受到正麵影響。

而巴交所副總經理遊航認為巴交所在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中資企業和其他企業提供融資平台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他指出,利用巴基斯坦交易所資本平台為“一帶一路”尤其是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提供融資方麵是巴交所必須要做的事情。

據記者了解,中歐國際交易所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和德意誌交易所共同出資設立,於2015年末在德國法蘭克福開業,是重要的歐洲離岸人民幣金融工具交易平台。

德意誌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執行官姒元忠認為,在中歐國際交易所平台下,可以跟中國的合作夥伴一起來協助實體,幫助他們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期貨創新與服務實體步伐加快

除了對外開放之外,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也是本次期貨論壇的重要議題之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在演講中說,在助力農產品價格改革中,期貨市場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和創新,包括完善市場規則、健全品種體係、優化交割機製、創新“保險+期貨”模式等方麵。她認為,農產品價格形成機製改革正在進一步深化,而服務於這種改革,就需要加快期貨市場創新發展。

對此,鄭商所理事長陳華平表示,要持續推出新產品新業務。“鄭商所將積極響應國家發展和實體企業需求,努力爭取各方支持,推動蘋果、紅棗等期貨品種早日上市;在確保白糖期權平穩運行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棉花、PTA期權研發工作;適應實體企業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爭取盡快推出場外交易平台。通過這些措施,使鄭商所的產品種類更加豐富,產品體係更加完善,產品結構更加合理,服務方式更加多樣,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陳華平表示。

不僅著力開發推出新品種,鄭商所還計劃著力做深做細現有品種。據陳華平表示,鄭商所將根據現貨市場變化和實體經濟需求,適時修改完善業務規則和期貨合約,平穩推進PTA、動力煤期貨連續活躍相關工作,促進現有品種功能更好發揮;完善產業企業服務體係,堅持開展“點”“麵”基地建設,引導更多產業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繼續深入推進“保險+期貨”試點,研究推出更多支持實體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的政策措施。通過這些措施,提升市場運行質量,擴大市場服務範圍,為產業企業利用期貨期權管理風險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

其實,近年來,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期貨業創新業務煥發勃勃生機,其中的“保險+期貨”業務,多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在服務三農方麵效果顯著。

九州期貨副總經理郝剛介紹說,從2015年開始,“保險+期貨”服務三農模式至今已運行了兩年,期貨交易所逐年擴大業務試點範圍,期貨公司則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從價格險到收入險,包括場外期權、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業務模式越發豐富,服務三農效果顯著。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棉花產區,當地有一半以上農民從事棉花生產,每年棉花收入占60%,可以說近年來新疆飽受棉花價格波動之苦,因此利用好期貨這類市場化工具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尤為重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西部銀力棉業副總經理馬力表示,受各方麵條件製約,棉農短期難以直接參與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而“保險+期貨”業務的推廣,降低了棉農的參與難度,既能將棉農虧損降到最低,也保留了棉花價格上漲時農民獲益的機會,提高了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在服務三農方麵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盡管如此,有行業人士建議,期貨公司與保險公司要不斷優化保費成本,同時唿籲政府實行長效補貼。另外,期貨和保險兩個行業要加強協作,進一步提高效率。

此外,新湖期貨副總經理金玉衛建議,“保險+期貨”業務應爭取與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形成融資、擔保、保險+期貨多位一體的新模式,為高保障水平的價格保險引入擔保功能,增強農民、地方政府參與的積極性。

來源:大河客戶端

最後更新:2017-10-08 03:19:14

  上一篇:go 期貨交易者的三種境界:哲學境界、技術境界、盲從境界
  下一篇:go 期貨人的一天,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