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期貨
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建設全球銷區定價中心
“大商所黃大豆2號規則解讀”係列報道之一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解讀黃大豆2號合約規則修改的背景和意義
編者按
近日,大商所對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和相關規則進行了調整。為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調整後的黃大豆2號合約和規則,從今日起本報將刊發“大商所黃大豆2號規則解讀”係列報道,敬請關注。
近日,大商所對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和規則進行了修改。大商所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大商所與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國家質檢總局於2016年11月出台了進口大豆參與期貨交割的便利政策,為黃大豆2號合約的活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商所此次根據現貨市場變化,調整黃大豆2號合約及規則,將有利於促進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充分發揮市場功能,為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對保障我國糧油食品安全、提升我國國際大豆價格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該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壓榨行業的迅速發展,壓榨大豆需求不斷上升,2015年進口大豆規模突破8000萬噸,2016年進口數量繼續上升,達8391萬噸。而以壓榨大豆為交易標的的黃大豆2號合約卻長期不活躍,與日益增長的現貨市場規模十分不匹配。黃大豆2號合約不活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受現貨監管政策的影響,按照國家進境糧食檢驗檢疫相關法規要求,進口大豆現貨市場實行全流程封閉管理,期貨交割不便利;二是現行合約及規則不符合現貨市場最新情況。自2004年黃大豆2號合約上市以來,進口大豆現貨市場已出現較大變化,現行的合約及規則沒有反映現貨市場的變化,需要進行調整。
該負責人介紹,2014年以來,在國家質檢總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大商所與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研究論證便利交割的措施。國家質檢總局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出發,對進口大豆參與期貨交割的相關政策進行重大調整,於2016年11月開始實施《進口大豆期貨交割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規範》,采取五項措施,便利進口大豆參與交割:一是允許企業利用期貨交割庫倉容,辦理進口大豆檢疫許可,擴大了期貨交割主體範圍,更利於期貨市場活躍;二是允許在期貨交割與加工原料之間快速變更檢疫許可證,保障了每月達數百萬噸大豆的可供交割量;三是允許進口後供加工用庫存大豆轉化為期貨大豆,使中小企業也能夠順暢地參與交割,享受期貨市場帶來的紅利;四是結合我國進境糧食指定口岸製度,增設期貨指定交割倉庫,將交割區域從遼、魯、蘇三省擴大到全國主要沿海沿江省份;五是國家質檢總局下屬相關單位和部門與大商所聯合開發“進口大豆期貨監管信息係統”,為政策順利實施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安全保障。
在推動監管政策調整的同時,大商所廣泛調研壓榨原料市場,深入研究壓榨大豆現貨市場發生的相關變化。該負責人表示,現貨市場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進口大豆數量大幅增長,2004年黃大豆2號合約上市時,我國大豆年度進口量約2018萬噸,2016年增至8391萬噸,規模增長超過4倍;二是進口大豆來源格局發生較大變化,巴西已超過美國成為主要進口來源國,巴西大豆品質、儲存條件均與美國大豆存在區別;三是壓榨大豆的對外依存度已達85%,進口大豆已成為主要壓榨原料,國產大豆已基本不作為壓榨原料使用。該負責人表示,大商所根據現貨市場變化,積極對黃大豆2號合約及規則進行調整。交割質量標準兼顧巴西大豆特點,引入廠庫交割製度,優化期轉現交割流程。
該負責人表示,活躍黃大豆2號期貨,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掌握大豆國際定價權等方麵,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有利於製定國際通行的“中國標準”。他說,正如李克強總理所指出的:“標準是自主創新的製高點,誰掌握了標準製定的話語權,誰就掌握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期貨交易是國際農產品交易標準化的標誌。活躍黃大豆2號期貨,以中國期貨的交割質量標準為基礎,確定大豆國際貿易的質量標準,有利於在大豆國際貿易領域形成“中國標準”。
二是有利於形成公開透明的“中國價格”。他說,黃大豆2號期貨是以進口大豆為主要標的,具有國際化的基礎和屬性。黃大豆2號期貨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反映了中國市場價格。大商所將在其活躍後,推動黃大豆2號期貨國際化,通過引入境外投資者和在境外設立交割庫等措施,提高黃大豆2號期貨價格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使其逐步成為國際貿易的基準價格。
三是有利於貫徹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他說,大豆是糧油加工的原料,關乎國計民生。每年我國進口大豆8000多萬噸,如果在國內種植需要6億畝以上耕地,國內土地資源有限,必須依靠進口才能滿足國內植物油和蛋白需求。活躍黃大豆2號期貨,有助於保障大豆壓榨和飼料生產行業穩定經營,滿足我國大眾對大豆消費的需求,保障國家糧油食品供給。
四是有利於中國企業套期保值。他說,中國企業利用美國大豆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僅能規避美國大豆市場價格變化風險,影響了套保效果。利用黃大豆2號期貨套期保值,既能規避美國大豆市場價格變化風險,還可以規避基差、運費、匯率、稅費變化而產生的風險,風險管理效果將明顯改善。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6-18 01: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