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直播
大資本湧入市場,直播平台何去何從?
資本對直播的熱情好像一直不減。近日,就有記者對映客投資人、金沙江創投合夥人羅斌進行訪談,探討直播平台的資本概況。
小科普
金沙江創投成立於2004年,其專注於投資,立足中國,麵向全球市場的早期高新技術初創企業。主要項目有映客、去哪兒網、百合網、OFO單車、餓了麼等公司。
大資金湧入直播市場
整個2016年,直播變成了一個投資風口,巨大的市場吸引著源源不斷的資金湧入。
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占網民總體的45.8%。包括電腦端秀場直播、遊戲直播、泛娛樂直播、廣告和遊戲聯運等各種商業模式在內,2020年直播行業市場規模可達到1060億。
艾媒谘詢CEO張毅曾公開對媒體表示,現在已經出現200餘家直播平台。但是資本並不是一個萬能的神話,它有可能會讓一個行業變得更好,也有可能會讓一個行業變得更壞,直播就像當年的外賣、網約車一樣,用無止盡的燒錢來博取流量、占領市場。業內人士表示,直播這場戰役打到最後,拚的就是資金實力。
11月21日,一下科技高調宣布獲得由新浪微博領投的5億美金,據悉,這已經是新浪微博第四輪投資一下科技了,其中包括三輪領投,一輪跟投,足以窺見微博在直播領域的野心。
當然,在這個已經廝殺成一片紅海的行業中不會隻有微博一個大玩家,8月15日,鬥魚直播宣布完成15億元C輪融資,由鳳凰資本、騰訊領投,而就在5個月以前,鬥魚獲得騰訊領投的1億美元(約6.7億元)B輪融資。
根據公開的主要直播平台的融資情況的相關資料顯示,自2016年以來,大多數直播平台進入數億元融資級別,前有龍珠獲得蘇寧集團旗下聚力傳媒(PPTV) 20億元融資,並對外表示是直播行業規模最大的注資。6天以後,一直播就刷新了記錄,一下科技(一直播為旗下產品)獲得5億美元融資。
直播一定要燒錢嗎?
對於“直播行業一定要靠燒錢才能贏得市場”這個觀點,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映客投資人羅斌表示,他並不這麼認為,“映客到目前為止,也隻融了一兩個億,這和20億相比實在是太少了,可是我們依然是行業老大”。
據公開資料顯示,映客從2015年7月到2016年1月進行了三輪融資,融資規模大概在1億元左右。在短短不到半年內,映客瘋狂融資數億元,曾一度被媒體質疑為是“to vc(即企業創業是等待風險投資公司來投資入股。)”的項目,現在看來,確實言之過早了。
映客的邏輯很簡單,就是主打平民化的社交模式,真實是直播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明星、網紅有太多粉飾的東西,更要命的是,它破壞了整個平台的生態,一兩個網紅、明星就可以吸走平台的大部分流量,那誰還來映客上直播呢?所以我們平台上現在有一百萬人在直播,內容夠豐富,根本無需網紅、明星。
與映客截然相反的是,鬥魚、一直播一直不吝嗇於在網紅、明星上燒錢。有媒體報道鬥魚一擲千金,花費數億元簽下知名遊戲主播MISS,與此同時,鬥魚也頻頻爆出有拖欠主播薪資的問題。而在一下科技新一輪的融資發布會上,甚至直接任命趙麗穎為副總裁。“帶寬成本已經很高了,再加上巨額簽網紅、明星的費用,錢肯定不夠花”,羅斌認為。
龍珠在接受蘇寧20億投資後,談到直播市場的燒錢模式,龍珠直播創始人兼CEO陳琦棟直言,“20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20億可以解決問題,那現在就不會出現這麼多直播平台了。”
映客的模式是否正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不過,到目前為止,映客是唯一盈利的直播平台。昆侖萬維的公告顯示,2015年映客總收入為3048.36萬元,淨利潤167.28萬元。另一方麵虎牙2015年虧損高達3.87億元,而龍珠TV2015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5885萬元,但虧損也高達5212萬元。鬥魚雖未公布營收情況,但虧損情況隻會比虎牙更多。在一個普遍燒錢、虧損的行業,能夠盈利則顯得格外獨特。
“我們不燒錢且盈利,還是行業老大,這一定能說明一些問題”,羅斌表示。
融資虛高,市場泡沫
虛報融資金額是每個行業都存在的現象,羅斌表示,直播行業虛報融資數額的現象很普遍,我們投資人都很清楚,你乘了多少係數,我們會給你除回來,再進行新一輪的投資。
YY直播就被爆出融資數額誇大2300萬美元。2011年2月,多玩網曾宣布獲得1億美元融資,可是在其招股書financing activities 一欄可以看出,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YY所融資金額為7770萬美元。
羅斌表示,一直播融資5億美金,鬥魚融15億人民幣,都是很高的數額,我們不說它的數據一定造假,但是融資金額虛報這事太普遍了,到底融了多少錢很難說清楚。我們隻能保證映客的融資數據是真實的,你看我們到目前為止,所公布的融資金額也就1個億左右。
除了融資以外,直播平台的高估值問題也一直被外界認為是一個泡沫。
據媒體報道,一直播所在的一下科技估值10億美元,鬥魚估值10億美元,花椒估值15億人民幣,映客更是在半年時間內從1億人民幣估值攀升到70億,漲了70倍。
對此羅斌認為,這沒有什麼泡沫不泡沫的,昆侖萬維是上市公司,它2.1億轉讓了映客3%的股權,這是可以查證的事情,一旦造假要負法律責任,既然有人願意花這麼高的價格買,那映客就值這個價。
同時羅斌表示,要說泡沫的話,那就是這個市場太熱了。很多直播公司已經關了。其實也不是泡沫破裂,而是一直在淘汰,最後直播行業可能隻剩兩三家。就像滴滴和uber,剩下神州、首汽約車都半死不活。直播在未來三個月內最多也就剩二十家了,再過半年可能就剩十家不到了。
直播變現依然是個難解的問題
直播行業雖然湧進大量資本,但是整個行業都處在一種資本狂熱的階段,隻見花錢不見入賬。各大視頻直播平台一方麵要承擔巨大的寬帶成本和高價簽約的主播費,另一方麵靠與主播禮物分成獲得微乎其微的收入。如何將龐大的用戶和流量變現成為整個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
對此羅斌認為,產品的思路決定用戶的屬性,映客並不簽網紅,可以減少部分成本,“我們的用戶大部分是富二代、海龜,不差錢,也肯在映客上花錢。某號稱國民老公的富二代在我們平台上花了二百萬。”
但是映客似乎還未形成一條明晰的商業化路徑,羅斌也表示,映客流量變現靠虛擬物品的交易,將來會在醫療、教育、社交娛樂等領域垂直深耕,也會在APP內形成交易閉環。
速途研究院院長曾說,目前的移動直播方向走偏了,很多打著美女、色情的擦邊球直播,短期內雖然可以獲得大量的用戶,但長期來看對直播的損害性更大,直播必須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才能健康發展。在工業、農業、教育行業的等一些生產生活中的直播才更有價值,而現在這些走偏的直播平台終究會走向終結。
羅斌最後描繪了一個商家開業直播的場景,商家在平台上與用戶進行實時交流、解答疑問,還可以發布優惠券增加用戶的購物熱情,直播一下子拉近商家和用戶的距離,可以使購物體驗得到很大程度的優化。當然,在用戶用直播購物的習慣沒被培養起來之前,這還僅僅是一個暢想。
最後更新:2017-10-19 04: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