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 返回首頁    go 美團網


從紅包設計的產品邏輯,看餓了麼、美團外賣的各自煩惱

點擊播放 GIF/34K

作者丨藍胖子 文丨PM成長之路(pmupday)

全文共 3475 字,閱讀需要 8 分鍾

—— BEGIN ——

借助紅包這個點,去反推產品,反推對方產品經理的思考過程,最後反推出需求的最根本原因——這是一個反推的過程,而這過程恰恰是學習和分析產品的好方式。

8 月 21 日,傳了許久的百度外賣出售給誰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至此,外賣江湖的三國殺,轉變為兩虎相鬥,似乎也在朝著如同滴滴、快的劇情發展。

根據艾瑞谘詢發布的 2017 年上半年的外賣市場報告來看:餓了麼以 41.7%份額保持領先,美團外賣以 41%隨其後,百度外賣仍保持著 13.2%的份額。那如今餓了麼和百度外賣合並,份額將超過 50%。

有趣的是,盡管在合並前,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低於餓了麼,在百度外賣傳出出售時,美團並無意參與報價收購。

好了說完了背景,就該說一說對於餓了麼、美團外賣這兩家各自的煩惱,當然並不是講什麼高深的戰略與市場思考,而是從一個很小的切入點,去講述產品的不同,從而探究餓了麼、美團外賣的各自的煩惱。

基於“屁股決定腦袋”的理論:產品行為的背後,是對當下困局的解題方案

不需要去考慮大的戰略等層麵,產品經理完全可以把產品,當做是解題答案,從答案去反推問題,反推產品的推演邏輯,從而推測出背後的核心問題。

做產品是正向操作,基於核心問題,進行分析,從而解題獲得答案。而分析問題,應該從產品出發,去反推問題,反推邏輯,從而推測背後的核心問題。

那這一次發現的切入點是什麼呢?

那就是——紅包。

當用戶在下單後,可獲得一個紅包可分享出去,自己和朋友可進行紅包的領取,為下一次購買提供優惠的機會。

對於屬於高頻的外賣市場來講,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屬於比較標準的模式。

紅包是個滾雪球的模式,行成一個閉環,同時也會基於紅包的分享,吸引更多的人進來領取——因此是個很好的模式,很多高頻、低頻的產品都在推行這樣的模式。

但紅包和紅包可是不一樣的。

請看下圖,這是餓了麼、美團外賣兩家分享出來的紅包截圖,這是分享給朋友的效果:

下麵那我就結合著紅包,去講一下推演思路,以及各自的煩惱。

餓了麼

如果你有留意過的話,餓了麼的紅包,基本上都是以異業合作為主。

如果是分享給好友的樣式的效果來看,乍一看會以為是一條微信圖文消息,加之又是異業合作,基本看不出是餓了麼的分享紅包。

打開頁麵,主要的 Banner 展示位,也是廣告,甚至都有“廣告”的標簽。

如果一般的思考會是這樣的:

偽裝成圖文消息,會增加用戶點擊的可能性,從而提高打開率,用於打開後如果該賬號與餓了麼賬號自動關聯,會自動領取,也就增加了領取。

從紅包的特性來講,用戶拿到了優惠券,就會產生消費的可能,自然會帶動活躍。

關於 Banner,是由於紅包的分享流量比較客觀,可以通過廣告的形式,去分攤發放紅包獲得成本,同時也不會影響用戶的體驗。

我們看到:不光是發放自己的紅包,還有異業合作的紅包發放——看模式很完美呀,那有問題嗎?

有的。

問題就是:用戶為什麼會主動分享紅包?

隻有有了用戶的主動分享紅包,才會有後續。

從目前市場的反饋來看,餓了麼的活躍用戶數比率上要比美團外賣要高,這也就是為什麼份額高的原因;同時餓了麼一直推行的會員製度,也是比較成功的,因此整體的活躍用戶數比率要好很多。

那作為獲得紅包的唯二方式(領取他人紅包;領取自己分享的紅包),自然用戶的主動分享率會高。

那既然主動分享率高,也就保證了流量,自然後續也是可以轉起來的,那難道就剩下唯一的原因:分攤紅包成本了。

當然,分攤紅包成本,或者說形成良好的商業模式,固然是讓業務能夠持續發展的因素。

那站到這個產品的角度,除了分攤紅包成本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

或者說: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據公開數據顯示,餓了麼目前的用戶數為 1.3 億,比起美團的近 4 億用戶數來講,用戶數要少很多很多。

如果去獲取更多的流量和用戶,是餓了麼未來能否勝利的關鍵勝負手。

那回到剛剛的那個紅包鏈路:

既然餓了麼的用戶主動分享率較高,就有很高的曝光率,對於餓了麼當前的用戶來講,點擊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在保證原本用戶領取的同時,非餓了麼用戶也會領取,那不就獲取了一個用戶嘛?

那從這個角度繼續往下推演:

如果我借助偽裝成圖文信息流,那對用戶點擊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勢必會產生新的用戶。

如此看來,紅包的分享,就變成了或者一直是獲取新用戶最廉價,但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那發放異業合作的券呢?

一樣的。

對於異業合作,本質上就是流量互換——通過雙方的流量互換,希望實現 1+1>2 的流量效果,也是一種比較低成本,但不是最直接的方式。

比如目前據筆者所知,在微信錢包裏,如果購買火車票後,會獲得一張餓了麼的紅包。

這也是異業合作,一種更深入的合作模式——通過關聯場景的異業合作,可以低成本的獲得用戶,獲得流量。

總結下來:

對於產品來講,關心的就是兩點:流量和轉化。

對於當前的餓了麼來講,轉化做的很好,那麼少的用戶數,能夠獲得那麼高的市場份額,足以說明問題,現在要解決的就是流量問題了。

因此,餓了麼基於流量出發問題出發,然後通過紅包模式來解決問題。

看樣子效果不錯。

那這個方案就沒有一點問題嗎?

其實還是有的,偽裝成圖文消息,確實是個方案,可以誘導用戶進行點擊。但由於太過於偽裝,導致無法很好的表達出業務,除了底部的來自分享源的展示,很多用戶看到後,根本不會認為是個外賣可領紅包的消息。

當然這或許是餓了麼的有意為之,但如此一來,勢必會將需要紅包,但對該信息無感的人過濾掉。

從筆者看來,如何更好地將信息與業務結合起來,是接下來要優化和改進的點。

最後更新:2017-10-08 04:06:34

  上一篇:go 美團旅行獨立APP上線,彰顯美團點評做大旅遊市場的決心
  下一篇:go 美團點評AI技術受讚,或幫助中國趕超美國AI領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