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89 返回首頁    go 美團網


王興之變:美團點評的社會企業新階段 使命如何驅動服務業的未來?

這也是互聯網公司與傳統公司的一大區別,傳統企業麵對的主要是市場,與“消費者”之間是買賣關係,而互聯網公司麵臨的卻是整個社會,與“用戶”之間的聯係千絲萬縷,互聯網公司天然的要肩負社會責任,互聯網巨頭天然的要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10月19日,美團點評宣布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達300億美元。

企業拿到巨額融資之後要去幹什麼?外界對此有個普遍看法,那就是市場擴張,或許企業在措辭上會比較委婉,但大體上應該是這樣的。比如2017年風頭最勁的兩家互聯網公司摩拜和ofo在今年分別拿到6億美元和7億美元融資,摩拜CEO王曉峰在講資金用途時就表示“一輪融資將用於推進摩拜單車的國際化進程,計劃於2017年年底進駐全球200座城市”;ofo戴威也說要“加速推進國內外戰略布局,引領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其實本質上都是要拿錢進行市場擴張。

但美團點評CEO在拿到40億美元後卻說了這麼一段話:“完成此輪融資後,公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秉承讓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的企業使命,美團點評將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帶動就業發展,建設更加開放合作、與全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企業。”

對於市場競爭,王興也沒有因為40億美元到手而顯露出進攻性,相反,他很韜光養晦的說:“並不是什麼事情都要我們自己做,也並不是什麼事情我們都要跟別人打到底,事實上我們的態度是:心態開放,方式多樣。”

在市場競爭方麵,美團點評給人的印象一直是一家很能拚的企業,麵對巨頭扶值下的代理人戰爭,美團點評可說是一路拚殺到今天的“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生活服務平台”地位,但王興這次融資後的表現(包括記者見麵會上的發言)都透露出美團點評某種內在的變化。事實上,這種變化在去年那一輪33億美元的融資後已經略見端倪,當時王興表現的也是一片平和,強調了使命、責任、開放合作、共進共贏、創造更美好生活等。

有人將之理解為官樣文章,認為並非出自內心,美團點評本質上還是一家咄咄逼人的企業(王興:“可能之前有些行業和媒體朋友認為我們是非常熱衷於打仗也比較善於打仗的公司,但我覺得這可能真的是對我們的誤解。”)。這實際上是忽視了美團點評坐穩行業第一位置之後的美團點評之變、王興之變。事實上,在合並最主要對手大眾點評之後,美團點評變為180億美元的企業,又變為300億美元的企業,美團點評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階段,沒有人能阻擋,包括王興自己。客觀說,在中國,一個沒有主要對手的企業,要想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種變化也是必須的。

這種變化不止是發生在美團點評身上,看阿裏、京東、Facebook這些企業在變為互聯網巨頭之後都有這種趨勢,比如馬雲先提到阿裏要做“國家企業”,後來又提到新零售,不但阿裏自己要發達,還得帶動實體零售業一起發達;比如劉強東先提到京東要做“國民企業”,最近又講第四次零售革命;紮克伯格則走得更遠,甚至要驅動Facebook參與社會治理。

這也是互聯網公司與傳統公司的一大區別,傳統企業麵對的主要是市場,與“消費者”之間是買賣關係,而互聯網公司麵臨的卻是整個社會,與“用戶”之間的聯係千絲萬縷,互聯網公司天然的要肩負社會責任,互聯網巨頭天然的要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至於像美團點評這樣的融合線上線下的互聯網+公司,它比一般的互聯網公司有更多的員工,有更多的合作夥伴,可以影響就業、影響產業發展、影響幾億人的“吃喝玩樂”,一旦做到300億美元這樣的巨頭規模,社會責任比一般的互聯網公司又要大得多。

所以,王興會說,美團點評現在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社會企業的階段。他把這個節點定位今年五月份,也就是大眾點評和美團點評雙方餐飲平台融合完成之時。言下之意其實是指,大眾點評和美團點評的全麵徹底融合,開啟了美團點評社會企業階段的新時代。

美團點評在新階段為什麼要變為一家“社會企業”?可以從三方麵理解,第一方麵之前已經講到,這是大多數互聯網企業成為巨頭之後的天然發展方向,尤其是是阿裏、美團點評這種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與全社會保持更密切關係的互聯網+企業更是如此。這樣的企業,你不為社會服務,而一心追逐私利,就很容易會被社會所拋棄,而一旦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則會迅速走入發展的快車道,它的發展已經與社會進步深度綁定。

事實上,無論是國家企業、國民企業還是社會企業,與社會發展深度綁定、肩負社會責任都不是指狹義的慈善或者公益,隻要其發展目標是為推動社會正向前進,企業的進步本身就是社會的進步。像美團點評這樣擁有2.8億年度活躍買家和500萬年度活躍商家的企業,隻算用科技和創新賦能傳統產業所引起的深刻社會變化,就已經是一種貢獻;再比如對就業的促進:截至目前,美團點評外賣在配送側直接帶動就業崗位超過50萬個,在這些活躍騎手中,31%曾是傳統產業工人,10%來自貧困地區,曆史累計接單騎手300萬人。

另一方麵是因為美團點評在沒有主要競爭對手之後,企業需要新的發展驅動力。這其實不止是美團點評要麵對的問題,而是所有“高處不勝寒”企業的普遍問題:當已經站在高處,我們下一步要戰勝誰,我們奮鬥的目標是什麼?這也是為什麼所有偉大的企業發展到高階都特別重視企業價值觀建設和公司文化建設。

所以王興認為美團點評不是一個競爭驅動的公司,而是一個使命驅動的公司。競爭有涯,而使命無涯。王興給美團點評設定了使命:“讓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用英文講是“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 ,live better”。

這句話看起來非常通俗,並不抽象,並不高大上,但卻頗為吻合主旋律,很容易令人想起正在舉行的黨代會的一些重要內容,比如報告所指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鬥目標;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美團點評的使命“讓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和社會大目標體現了一致性。

第三方麵則是出於王興對趨勢把握的擅長以及王興個人的追求。從校內網到飯否網再到美團網,到今天三百億美元的美團點評,接連引領創業風潮的王興,其成功已經不能歸結於運氣,而是確實對洞察大趨勢方麵非常重視,而社會企業則意味著一輪大趨勢。與此同時,技術出身的王興又像很多極客一樣具有理性主義特質,他信仰“科技改變世界”,在王興的未來目標中,“科技”和“改變世界”二者都不可或缺,在發展的最初,重點是科技,等公司做大,改變世界則提上日程。

王興近年來的變化很明顯,作為300億美元公司的CEO,正越來越多的參加到社會事務中去,而且常有契合大勢點睛之筆,除了美團點評關於“美好生活”的使命,王興九月份出席廈門金磚峰會上的講話也頗值得關注,他提出一個觀點稱:“在互聯網領域,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可能比美國經驗和美國方案,對其他金磚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更具有借鑒意義”。而在後來的黨代會報告中,“中國方案”也是社會廣為談論的熱詞之一,報告稱“中國走進世界舞台的中心、為人類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的時代。”

從這個角度講,很顯然,40億美元融資成功,不但意味著美團點評更有錢,也意味著美團點評正在帶著新使命,走進他的新時代。無論他的使命最後完成到什麼程度,對於全社會而言,一家更願意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企業,總是更值得歡迎的。

最後更新:2017-10-23 18:21:30

  上一篇:go 美團點評王興:是否以客戶為中心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成敗
  下一篇:go 滴滴、美團大戰一觸即發 原來竟然是因為U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