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VS民航界!你們有信心應戰入侵民航領域的AI嗎?

源自航大青年|排版 苗曉健|文字楊誌恒|責編 易陽

幾個月之前,阿爾法狗與柯潔的世紀大戰吸引了無數圍棋迷的關注,最後柯潔以0:3敗北。但在幾周之前,幾位高考狀元在與AI進行高考數學的PK中卻戰勝了它,這讓我們認識到人工智能並不是強大到不可戰勝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代替了人類完成了許多工作,並大有取代之勢,有人不禁高唿“狼來了”。

那麼,在與我們大家息息相關的民航領域,AI又有怎樣的表現呢?今天小青年為大家帶來又一場人類與AI的PK,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ound 1 飛行員

AI可以通過雲計算、大數據處理等技術從每架飛機產生的海量數據中分析得出正確的飛行路線,以及通過學習功能產生多種應急預案,例如觀察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如何應對緊急情況,然後在遇到類似情況時采取相同的措施。

不足:過於死板,無法應對惡劣天氣或係統故障等挑戰,強氣流會導致其失效,甚至會通過糾正措施導致情況更加惡化。

人類飛行員:經過上千小時的飛行,有足夠的經驗來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且具有人類獨有的情感使得他們始終把安全飛行放在首位。

結果:平手

Round 2 空管

人工智能技術在空中交通流量預測、飛行間隔控製、飛行衝突智能調等方麵起到很大作用,它能使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高效、有序、安全,對空中飛行衝突進行有效的預測與解決。

AI根據飛行流量管理數據庫,儲存或讀取數據,計算流量,預測衝突,並且依據基本容量模型,建立算法數學模型 ,對航班進行動態與靜態排序,可以由此避免由於空管人員一時疏忽或壓力過大所造成的事故的發生。

不足: 在緊急情況下單純依據數據處理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策,導致控製區域內的多架飛機出現事故

專業空管員:有豐富的處理突發情況的經驗,通過合理分工安排,分別負責匯總航空計劃、氣象信息、航空公司和空管對接以及突發事件的指揮調度等。

不足: 每天上千架次的飛機起降使得空管員的工作量相當大,導致空管員壓力過大。

結果: AI略勝

Round 3 安檢員

AI機器人擁有自動巡視功能,並且處於同一物聯網中,使得它可通過攝像頭提供的信息實時追蹤鬧事者的位置。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在提前錄入的數據之上,AI的“眼睛”不會放過臉部的任何一絲小誤差。

不足:在危險物品檢查方麵,AI還需要人類從旁監督,圖像識別技能隻能識別形狀而不能辨別物品的成分。

專業安檢人員:憑借自身的經驗以及使用設備,可以搜查出危險物品,並且可以為旅客提供更人性化服務。

結果: 人類勝

最終結果: 人類獲勝

終述:這次的模擬PK雖然時人類獲勝,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工智能確實促進了民航業的發展,與其說是AI入侵民航圈,不如說是人類利用人工智能是民航業朝著更加便捷,安全的方向發展。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沒有過硬的技術,再好的設備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我們仍需肩負建設民航強國的夢想繼續前行。

未來如果人工智能大量入侵民航界

你認為我們該如何做?

而結果又會是如何?

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說不定未來發生時,你就是預言家

最後更新:2017-08-23 12:25:33

  上一篇:go 想變成《攻殼機動隊》機器人?抱歉,電腦還無法處理你的複雜大腦
  下一篇:go 曆時兩年研發的“天機1號”機器人亮相:智能打卡太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