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機器人
馬斯克:人工智能恐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人工智能的發展給人類既帶來了機遇又存在挑戰,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發出警告,作為人類存亡最大的威脅,人工智能恐怕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據新華社9月7日報道,馬斯克(Elon Musk)9月4日在社交網站“推特”上說:“在我看來,最有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是國家層麵為了獲取人工智能優勢而進行的競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月5日報道,馬斯克作出這一“可怕預言”是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最近有關人工智能的看法。
按照普京的說法,人工智能是全人類的未來,它“不僅帶來巨大的機會,也有難以預料的威脅”,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
馬斯克認為,目前人工智能競爭由美國、中國和印度三國引領,其他國家也在千方百計迎頭趕上。
英國《衛報》報道,馬斯克不僅擔心戰爭會由某國領導人發動,也擔心“過分謹慎”的人工智能認定“先發製人式打擊是最可能通向勝利的途徑”,繼而挑起戰爭。
8月,116名科技界精英聯名簽署一封信,敦促聯合國迅速采取行動遏製“機器人殺手”,以免為時過晚。馬斯克是其中之一。
信中寫道,“機器人殺手”、即能致人死命的自動武器會改變戰爭的方式,使武力衝突“擴大至前所未有的範圍”,甚至有可能“遠超人們所能理解的程度”。此外,恐怖組織可能通過黑客技術盜用“機器人殺手”,進而傷害無辜平民。
這些科技界領袖唿籲聯合國立即采取行動,“我們所剩的時間不多了。一旦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就很難再關上”。
綜合媒體早前報道,早在6月份,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發出的類似警告,機器永遠不會勝過人類,但我們必須重視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帶來的風險和機遇。
6月20日阿裏巴巴在美國底特律主辦“連接世界”美國中小企業論壇,活動期間,馬雲向CNBC表示,人工智能和全球化既帶來機遇又產生風險,這是他遊說各國政府領導人的原因,“如果他們不迅速行動就會有麻煩”,現在必須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馬雲說,人工智能可能帶來一些益處,比如減少人類的工作時長,多一些旅遊休閑的時間。
馬雲認為,除非政府表現出做“艱難抉擇”的意願,否則數據和自動化就會越來越深化貧富差距。他警告應技術革命對就業的巨大影響,認為各國領導人應該關注教育係統,避免自動化可能造成的傷害。
他說,第一次技術革命和第二次技術革命先後引發了一戰和二戰。這次是第三次技術革命。隨著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消滅工作崗位,“第三次技術革命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不過,馬雲還是認為,機器永遠不會獲得人類那樣的智慧和經驗,“人類會贏”。現在不應該製造像人類的機器,應該保證機器可以做人類無法勝任的工作。
(世界軍備,請你關注支持)
最後更新:2017-09-07 22: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