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機器人
人工智能如何進化我們的生活?“未來架構師”王小川秀唇語識別拍照黑科技
在和風靡全球的暢銷書《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教授分享完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後,10月15日晚,搜狗CEO王小川再次登上央視財經頻道《未來架構師》舞台,帶上特意準備的驚喜,連放幾波“操作”讓現場觀眾紛紛“由路轉粉”。而現場到底情況如何,王小川又放了哪些大招呢?
大招一 網紅機器狗大秀新操作:除了答題,還能“唇語識別”拍照!
再度登上《未來架構師》舞台,王小川特意帶上“網紅答題狗”汪仔,更讓汪仔現場大秀了一波新操作,引得觀眾連連鼓掌。現場,王小川提議讓汪仔給他和主持人拍照,雙方擺好動作後,尚未聽到現場有人發出指令,汪仔便說出“哢擦,拍好了”,同時眼部呈現出拍好的照片,這讓觀眾一頭霧水。
對此,王小川解釋到,這是汪仔新增的一項技能——唇語識別拍照,汪仔在識別出他說“拍照”兩個字的唇部動作後,能夠進行拍照。這項技術可以有效應用於噪音太大或隻有攝像頭等無法捕捉聲音的場合中。
除了展示新學的操作,汪仔還以一挑五,跟未來觀察團的成員切磋了一番。從物理運動到體育競技,從音樂作品到影視劇,汪仔對各領域、甚至是多種類型的問題都應答自如。比如通過分析旋律,汪仔能快速準確地判斷出所放音樂出自經典影片“星球大戰”。
同時,汪仔自身的推理能力,更讓它在搶答環節如虎添翼。比如,當問到“憑借電影《臥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格萊美多項音樂大獎的是哪一位中國音樂人?”時,主持人題目剛念過半,汪仔就憑借電影名、獎項等信息推導出正確答案“譚盾”。速度之快、答題之準讓現場觀眾和觀察團成員邊感歎邊鼓掌。
大招二 燒腦演講:技術和生命的關係是什麼?
除了現場展示人工智能技術的新應用,王小川進一步探討了技術變革背後人類擔任的角色,並分享其對技術與生命的深入思考:技術會擁有生命嗎?創造技術的人類是否會被其顛覆?
以蝴蝶效應為例,王小川認為變化會給未來帶來很多不確定性,而生命的變化,則是更加複雜的變化過程。“雖然技術已能做到人類某個領域做不到的事情,但技術並不具備人類強大的創造力和生存能力。因此技術無法複製生命,也無法顛覆人類”。比如薄翅蜻蜓可以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飛行約六千公裏,受傷後能自我修複,還會產卵生出小蜻蜓,而飛機卻做不到。
那麼,人類應該如何看待技術和生命的關係呢?對此,王小川表示,技術與人相生相伴——以前人類靠走路到達目的地,而現在則有自行車、汽車,甚至飛機、火箭等多種交通工具,比人類的身體更有力量。“通過讓技術適應人,人類將被解放出來。在此基礎上再去操控這些技術,我們人類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比如,在節目現場展示的搜狗同傳技術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隨著王小川演講的進行,搜狗同傳會在屏幕上同步呈現中英字幕,方便現場觀眾了解演講內容。“機器翻譯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傳遞中文,讓中國能在世界中有平等對話的能力。放眼全世界,運用這種技術,整個人類甚至都能變得更加強大”。
在王小川看來,麵對技術,人類無需妄自菲薄,也不能太過自滿或自負,“人類應該以更好的姿態擁抱技術,讓個體變得更加強大,讓地球文明變得更加美好”。
而搜狗,也正不斷將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問答、語音和翻譯等形態應用於搜索和輸入法等產品中。借助問答技術,搜狗搜索能針對問題返回更加直接和精準的答案,而非羅列網頁鏈接,極大改善移動端的搜索體驗。語音方麵,2017年第二季度,搜狗移動輸入法語音輸入單日請求量已突破2億次,正幫助越來越多的用戶便捷輸入。翻譯方麵,搜狗英文搜索中能對英文結果網頁進行全文的中文翻譯,幫助中文用戶更好地了解世界信息,手機輸入法更支持用戶在聊天場景下進行語音和文字輸入的自動翻譯。
未來到底如何無人知曉。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像搜狗這樣的人工智能公司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而人類與技術共同架構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最後更新:2017-10-18 19: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