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機器人
人工智能兵臨城下,未來哪個行業、職業有前途?
這幾年人工智能很火,無人駕駛、智慧超市、阿法狗為人津津樂道。
李彥宏說,AI影響將遠超互聯網,不在乎與AT市值差距。
花了幾百塊買了個幾塊錢成本的“VR眼鏡”失望透頂後,屌絲說,操你媽的人工智能。
那人工智能到底是啥玩意兒?業界學界眾說紛紜,人對自己的“智能”構成要素尚且不太清晰,更談何定義人工智能,但給一個概念框架問題還是不大的——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係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人工智能作為發軔於計算機科學的一支,自上世紀40年代計算機出現,讓計算機如何像人一樣思考就成了一個重要課題,在隨後的1956年一群美國科學家在一次聚會中正式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標誌著這一學科的正式誕生。
阿裏無人超市
自這一學科誕生,人類其實已經可以做出了在某個板塊非常擅長的人工智能,例如工廠裏的機械手臂,無人機,掃地機器人……這一階段被稱為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 (ANI),目前我們所處的階段主要位於這一部分。
互聯網的迅勐發展,近年來人工智能借助深度學習算法,在海量數據的喂養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人工智能走向強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階段提供了一條重要方向。“像人類一樣思考”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特征,目前在自動駕駛的應用可歸入這一階段的初級部分,吊打李世乭的阿法狗也是這一階段的成果。
當今咱們就位於人工智能從弱階段向強階段飛躍的當口,前途一片光明。
此外學界還有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ASI) 的說法,也就是人工智能通過自主學習已經遠超人類智能,這一階段的人工智能視角下的人類將如蟲蟻一般。反過來說,那個時候的人工智能將牛逼到人類的智商完全無法理解。
如果說了這麼多你還是沒法理解人工智能,仍舊沒關係,絲毫不影響咱們今天這篇文章的分析。你隻要明白人工智能可以實現對人更複雜工作的替代就成,再扯白一點就是,當今有這麼一個牛逼技術,可以替代人做越來越多的事,而這背後意味著人類業態翻天覆地的大變革。
業態大崩解,90%的人淪為行屍
簡單重複的體力勞動在工業時代就已經被大範圍替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複雜工作被替代,直至幾乎所有的工作被替代。
在當今的統計口徑下,美國3億多人口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不到1%,依據目前對農業、工業、服務業的定義口徑,不久的將來工農業直接從業人口降到0.01%也沒啥好奇怪的。
服務於工農業的間接從業人口仍會是一個非常可觀的量級,經濟活動各個部分各個環節本身就水乳交融,三十年河東三十河西,過去對各個產業的界定會變得莫名其妙。例如,一個工廠的網絡推廣部可以視為工廠的一部分,但專業的代運營公司往往會視為第三產業,但這明明是同一個職能。
特斯拉“無人”車間
一聽到某個產業人口劇減,不少單細胞動物恐怕馬上就想到是不是農業不行了,實體不行了。而實際情況是工農業都是有史以來最強壯的時候,小學老師不是教過比重輕不代表量就小嗎?
如果你還在玩刀耕火種,勞動密集型,作為個體這確實是個“最壞的時代”。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來看看咱們國家三大產業從業人員的結構情況,作為一個極大概率接棒美帝引領太陽係前進方向的國度,在人工智能大潮即將席卷的當口,至少超過一半的人口還在幹著不應該是人幹的活。
更篤定的是,90%以上的人在新時期如果不改變技能結構將變得如行屍走肉一般沒有絲毫的競爭力。
東方不亮哪裏亮?
變革時期的這茬人大部分都醒不過來,日子莫名其妙逐漸慘淡(跟混得好的相比),一輩子不了了之。
互聯網人相對幸運一些,畢竟相對敏銳普遍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
未來職業最後的高地全部都會是非理性的“藝術性”工作,例如營銷,谘詢,美術,音樂,寫小說,管理,設計……
從程式化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不按套路出牌,活成獨一無二的“人”,將是你無可取代的競爭力。
人類知識庫空前龐大而完備,任何一個行業先驅的精湛技藝都能得到沉澱,這意味著,任何一行都不缺師傅。
最可貴的能力將是知識識別檢索調取能力,將是日後學習力的代名詞。
任何一個行業的存在都是奔滿足人類需求去的,都是“生產性”的行業,將成為共識。
以個性化為重要特色的“務虛”經濟將呈現爆炸式增長,重實體輕虛擬將同“重農抑商”“重工輕農”一道成為曆史溝渠的過眼雲煙。
-------------------------
徐戈,網絡營銷魔法師,互聯網項目操盤手,多名大V幕後運營策劃推手。
更多勐料文章參見微信公眾號:daai1024,老徐有話說。微博@徐戈。
最後更新:2017-08-28 1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