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69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科大訊飛:人工智能第一股真的值嗎?

1

佛語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你看到的,其實並不是你看到的。

所以,今天跟大家探討下,當前最熱的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所代表的第一股——科大訊飛,真的值得這個稱謂嗎?

在探討之前,筆者之前曾經寫過兩篇文章,今日500元的茅台,是未來五年最大的空頭!以及從樂視事件看人工智能的語音前景有多大?——淺談科大訊飛,都是在熱點股票上漲時進行的相對而言謹慎的預期,之所這麼做,因為在資本市場上,大多數上漲的時候,伴隨的都是無限放大的利好消息,投資者的預期都是美好的,而風險都是在此時開始累積,所以這樣謹慎甚至看空熱點個股的分析,筆者以後還會繼續發布,不希望真的語言成功,隻是希望能讓廣大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能比以前,更加謹慎。

因為投資能夠賺到錢,本身就應該是謹慎與風險的行為,而不是狂熱的行為。

2

言歸正傳,在筆者上一篇關於科大訊飛的分析中,從樂視事件看人工智能的語音前景有多大?——淺談科大訊飛,當時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要跟蹤半年報和2017年的年報,因為從之前的業績角度來說,科大訊飛並不是那麼的出色,而隨著半年報的出爐,我們終於可以再一次近距離的品一品了。

為什麼業績這麼重要,也許很多年以前,業績並沒有現在那麼的重要,那是一個概念滿天飛,ST是金礦的年代,那時候,業績差,反而是最大的利好,很有諷刺意味。但是所有的一切,在國家對金融監管加強之後,甚至於股災之後的種種措施,都是在規避風險,打擊內幕交易等等,雖然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炒殼”的情況已經大大的減少,各種高送轉被問詢、概念性重組被核查等等,其實已經很明確的告訴投資者了,未來是業績的天下,如果到現在你還沒有理解炒作跟之前不同,那下麵的文字你也不需要看了。

再看下圖形,圖形是最直觀,也是很多技術分析愛好者的首選,因為直觀,簡單。

之所以把圖形上的K線都給抹去,因為圖形其實沒有那麼複雜,這兩個圖,主要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件事,按照前複權,現在的價格已經是曆史的高位,或者說已經達到了股災前瘋狂時期的價格;第二件事,按照31左右的拉升點,目前價格已經**,即使按照36的突破點算,最高價64時其實也是短期接近**。

概括起來就是,目前價格,不低。

價格是衡量股票是否有投資價值的最重要的指標,我們不排除強者恒強,繼續創新高的可能,有,確實有,但是另外一點,如果價格沒有得到業績的支撐,或者說現在的價格已經包含了對未來業績增長的預期時,此時的買入風險是遠大於你可能得到業績再增長的收益的,這一點,希望大家體會。

然後,我們看下,最重要的業績:

營業收入實現快速增長。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02億元,同比增加43.79%。從具體業務來看,2017年上半年,大數據產品和服務表現最好,實現營業收入2.61億元,同比增長125.90%;支撐軟件及產品實現營業收入3.09億元,同比增長96.83%;教育行業產品及服務實現營業收入6.23億元,同比增長50.11%;信息工程及運維服務實現營業收入5.86億元,同比增長34.55%;互聯網產品及增值運營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61億元,同比增長22.56%;IFLYTEK-C3營收有所下滑,同比下降13.30%。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於股東淨利潤1.07億元,同比下降58.11%,主要原因是公司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麵的研發投入及攤銷都大幅增長,以及為拓展市場相應增加了銷售費用,同時,公司的折舊費用增長也降低了公司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水平。2017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達到48.84%,較去年同期的47.78%有所上升,產品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這麼多的數字,通俗的講吧,我覺得最重要一點,淨利潤下降了一半,這個是核心,當然主營收入是增長了,增漲了接近了一半,總營業收入是21個億,淨利潤1一個億,這在A股的同行業上市公司屬於什麼水平呢?

自己的體量跟盈利能力的協調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1個億的淨利潤絕對值是可以的,但是是在21個億的營收情況下,也說明目前的財務狀況,其實並不好。

那麼如此好的營收,為什麼沒有創造好的淨利潤,問題在哪呢?公告的解釋:公司實現歸屬於股東淨利潤1.07億元,同比下降58.11%,主要原因是公司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麵的研發投入及攤銷都大幅增長,以及為拓展市場相應增加了銷售費用,這個解釋,其實在2016年的年報時已經出現的問題,就是研發和銷售的費用,蠶食了大部分的利潤,這個情況理性的說,公司在推廣階段,肯定是需要研發和推廣費用的,不然的話,產品滲透市場也是有很大的難度,這是為了以後更好的鋪墊;但是另一方麵,我們作為投資者來說,必須警惕,警惕的原因,如果股價處於一個相對低位的話,那麼我們允許業績有一個相對來說可以理解的下滑,關鍵的問題在於,即便公司的長遠是好的,而如果買入的價格是高的,那麼理性的市場是需要很長時間等待業績真的兌現,因為高的價格,代表的是更好的預期,就目前淨利潤情況,顯然不符合理性的預期。

3

另外我們看下毛利率營運情況:

整體上的毛利率可以達到49%,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毛利率,在電信增值產品中,甚至可以達到82%!附和了人工智能第一股的龍頭地位,而另一方麵,這樣的高毛利率,能夠長期維持嗎?真的是一個可以提供如此的壁壘嗎?當然我們不否認目前的一些專利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科大訊飛保駕護航,但是另一方麵,高毛利率的行業必然帶來著激烈的競爭,除非這個行業的特殊性使得無法有後來者競爭,比如白酒行業,比如茅台,茅台永遠是茅台,五糧液永遠是五糧液,這個酒類身份的不同,無法通過技術革新所替代,而軟件服務行業有這樣的不可替代性嗎?很難,除非傾全國之力,唯我獨大,否則任何一個軟件,一個服務,另外一個軟件,在體驗感上,是沒有差別的,也就是說,高毛利的情況下,會引來資本進行競爭,這對未來科大訊飛的業績穩定性上來說,是有壓力的。

4

而被譽為人工智能第一股的稱號,更多是因為這個排名,市值排名,需要主要的是,61元對應的已經是860億的市值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距離千億市值,隻有一步之遙。而關於千億市值,在A股市場,其實是一個坎,當一個公司達到千億市值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個成熟的大公司了,換句話說,它的飛速成長期可能已經過了,再從千億市值到2千億市值的過程,很難,難度遠遠大於從500億到1000億的過程,因為其實到了千億市值,基本該兌現的利好和預期,已經兌現,除非公司能夠在相對成熟階段繼續開拓創新,又把握好風控,這個公司和個人是一樣的,當你的收入有10萬的時候,你想的是**,甚至翻幾倍來增長,當你的收入有100萬、1000萬的時候,你所做的就是穩健的增值即可,所以大多數公司規模體量到一定程度後,再飛速發展,是有難度的。

5

以上是相對中性的,僅僅對財報和股價進行的數據分析,另外對於行業,還有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觀點。

教育業務:報告期內,教育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71%,毛利同比增長105.56%,毛利率提升12.89%。投入在教育方向的費用同比增長21.27%,日益進入收獲期。但是筆者始終對在線教育的發展持懷疑態度,大多數的模式,這種補充型的教育,實際上很難替代傳統的教育,前車之鑒就是那一年的創業板的龍頭,就叫做全通教育,當然雙方在實質性的運營商肯定是有差別的,科大訊飛做的肯定是會比全通要好,這個沒有疑問,隻是這個智能教育,在線教育這塊,是否是可以做到壟斷性和持續盈利性,再誇張和通俗點說,在線教育如果特別好,要學區房做什麼?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一個教育的補充,而且競爭應該不低。

語音軟件:也就是科大訊飛賴以成名的根基,這個業務,對此,其實大家可以想一想,不管是蘋果還是安卓,你用SIRI的次數多麼,你會用語音搜索嗎?語音交互的絕對場景,是解放雙手或者雙手無法使用的情況下,這個場景,多嗎?你可以思索一下,語音交互,是不是未來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另外,科大訊飛回應: 以亞馬遜為例,其虧損近20年,估值卻達4800億美元,這就是其廣大投資者對其戰略和落地執行能力的認可。另外,公司半年度報告及相關投資者調研活動中,對當前經營情況、公司成長性等情況進行了公開透明的分析與詳細說明,相關經營策略也是近年來董事會、股東大會的一致共識。

對於這個回應,我想說,亞馬遜也好,京東也好,它們的虧損而股價繼續,是有著與科大訊飛根本性不同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筆者上述所說的,不可替代性和必須性,網上購物是必須的,是在生活場景中頻率非常高一件事,所以這樣的公司隻要占據了,而且後來者無法替代,因為平台的先入性所導致,其實相當於他們是沒有競爭者的;而人工智能,在語音交互這塊,並不是必須的,即便是必須的,與這些平台可以相對壟斷不同,軟件服務很難有壟斷性,科技的替代者有很多,這就是差別。

所以,科大訊飛所做的,不過是說在業績一般的時候,告訴投資者,我們值這個價,而這個價到底值不值,關鍵是,業績什麼時候兌現,亞馬遜和京東的平台壟斷性,其實就是業績早晚兌現的保障,科大訊飛,沒有這種保障。

綜上,筆者從公司角度,是認同科大訊飛是一個好公司,但是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你要做的不僅是找到一個好公司,而是這個好公司,對應了一個好的價格,或者說一個低的價格,任何在相對高處的股票,都是好消息,為了讓投資者相信值得這個價格,投資者要做的是什麼,你相信這個公司,然後以更低的價格買入,這就是投資。

文|九尾

最後更新:2017-08-31 22:32:51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將全麵普及,又有一大批農民工要失業了,以後靠啥掙錢?
  下一篇:go 現在連垃圾回收桶都有 AI 人工智能了